钜大LARGE | 点击量:834次 | 2019年07月04日
抛弃捞一笔心态 才是跳出被淘汰的第一步
中国的新造车企业们:
您们好!
新造车企业,这个在三年前还不能称之为一个常用词的词语,如今已俨然是一个流行词语了,当然也有人称呼你们为“造车新势力”。从整个称呼可以看出,人们对你们还是满心期待,希望你们给汽车行业带来的重要改变,带来“新”迹象。
你们的企业名称是全新的,你们是蔚来汽车、威马汽车、小鹏汽车、天际汽车、拜腾汽车、零跑汽车,以及更多没有提到名字的为造车梦想而努力奋斗的创业企业,你们的数量已经多到已经无法完全罗列。
你们的影响力是全新的。如果要评出过去两三年里汽车行业中人气最火的“网红企业”,那么非新造车企业莫属。你们是媒体镁光灯的全新焦点,相较之下,传统汽车企业巨头们都开始变得黯然失色;你们是投资圈热烈追逐的投资对象,围绕着你们的是一轮又一轮的融资,抑或是在股市敲响的钟声;你们更是智能互联网时代的宠儿,一批新技术、新概念、新思维和新模式因你们而前所未有地迸发出来,智能互联、共享出行、新零售等等,一时间让人应接不暇。
在“不明真相”的人看来,新造车企业就是似乎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存在,是这个时代全新的富豪“制造机”——只要能够短时间内发展起来并成功上市,那么创始人就实现了财务自由。然而事实是怎样的?
首先,要成为新势力并不容易。新造车企业的兴起离不开国家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突破百万辆,发展势头领跑全球,这成为新造车企业生存的大背景。三年前,国家为了进一步激活新能源行业的创造力,在顶层设计中“允许放一批鲶鱼进来”,这才有了新造车企业的拔地而起。不久之后,你们就开始了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操作。
每当你们举办品牌发布会,就必定是一场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盛会,巨幅屏幕上投射着精美绝伦的PPT,台上的创始人发表着激情澎湃的演说,一箩筐大胆而激进的颠覆性思维冲击着听众的大脑。你们总是轻易就能给人制造出“你们最牛”的印象。
在造车的路上,你们的执行力也着实也令人振奋过。你们获得一轮又一轮融资的消息满天飞,看得出投资圈对你们青睐有加,无论是最终站了BAT谁的队,都算是在资金上找到了靠山。有了资金后你们开始招兵买马,招揽一大批传统汽车制造企业的人才加入造车计划。你们的制造基地和厂房在各地开始兴建,新产品开始投入生产。你们的一家家新销售门店——你们称之为新零售体系或者其他什么新颖名称的店面,也在各大城市核心商圈陆续开业。你们为造车梦奋斗不止的精神感染着行业里的每一个人,你们所掀起的行业新浪潮足以让全社会为之而喝彩。
但表面风光的背后,你们也内心沧桑。你们中的每一家企业都曾为一张造车资质而奔波,曾为产品的生产制造操碎心,如今又为量产车的交付而发愁,当然如何找钱(融资)更是心中的痛。为解决资质问题,你们当中有不少企业不情愿地委身于传统车企,与他们达成代工合作关系;也有一些企业不惜花高价从别的企业手中购买了资质。虽然这些都是政策规定下的无奈之举,但这成为造车路上所经历的第一重巨大考验。
时间来到2018年,你们当中跑得比较快的蔚来汽车,在美国完成了上市,还完成了首批1万辆新车的交付工作,紧随其后的威马汽车也已经开启了首批量产车的交付。这两家走在前列的企业,让外界看到了新造车企业的活力所在。这无疑是令人欣慰的,新造车企业短短两三年就结出了果实,虽然这个果实看起来还很小很小。
仔细想一想,刚刚过去的2018年,实际上正是压力开始显现的年份,一些让你们紧张的问题已经一点一点地爆发出来。蔚来汽车交付给客户的ES8,时不时会因为软件问题故障被客户投诉,而蔚来为车主提供的“移动加电车”服务更是引起了业内的热议。威马汽车的首批交付未能在2018年内如期完成,威马汽车董事长沈晖称“交付环节非常复杂”。对于传统汽车企业而言,车辆交付根本不是一件值得讨论的事,因为单车月销超过1万辆的车比比皆是,但就是这看似简单的1万辆,对你们而言,却是艰巨的挑战。
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似乎也已经有迹可循。第一,按照汽车行业的生产制造规律,一款新车的开发验证周期通常需要4-6年时间,但新造车企业截至目前成立才3年时间,因此产品开发验证周期被大大压缩至2年。虽然当前的一些新制造平台理论上确实可以缩短汽车的开发生产周期,但加上产品验证只有短短2年时间,依然是汽车行业从未有过的速度。因此,新造车企业暴露出来的产品质量风险随之产生。其二,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还远没有到成熟的程度,虽然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热情在逐年高涨,但是对于新造车企业的产品,他们是不是抱有的疑虑大于信心?被新造车企业奉为圭臬的“互联网思维”,究竟在汽车行业里能不能行得通,恐怕还需要长期的检验。
除了产品交付问题,更令你们紧张的恐怕还是资金。你们前期的融资经过资质投入、生产基地建设、销售渠道搭建等几道门槛的消耗,已经所剩无几,但后续投资却难以跟上,因为整个行业的投资环境已经大不如以前。“没有200亿造不出车”,这是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曾说过的话,不知道那些无法获得这么多钱的企业是不是将永远无法将自己心中的车从图纸变成现实。2018年12月,国家发改委正式颁发《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其中有关新能源车投资方的严格限制性条款,让资本无法再如以前一样从容进出。当然,这一政策初衷是为了遏制行业内出现的投资过热,但无形中增加了新造车企业获得资金的难度,而这意味着新造车企业所面临的困难程度将呈现指数级上升。
2018年里,你们中的一些企业已经感受到了严重的饥渴,融资难的话题在行业里疯狂传播,引得全行业人心惶惶。你们中有些企业也确实已经坚持不下去了。华夏幸福从合众新能源撤资、长江汽车母公司五龙电动车被神州租车收购重组,远在美国的贾跃亭与他的FF闹出了与投资方恒大集团的控股权纠纷,双方甚至撕破脸面闹上法庭,而恒大与FF分手后就立即找到另一家新造车企业瑞典国能电动车(NEVS)……这些发生在新造车企业身上的资产重组和股权纷争案例,不由得引人推测:还没有发展几年的新造车企业,竟然如此之快就进入了行业淘汰期。
“创业难,做创业者难,而要做造车的创业者更是难上加难”。在当今中国的商业环境中,创业者群体一向是被推崇和尊敬的群体,他们的努力奋斗改变着经济和社会的面貌。但是在新造车企业当中,却存在一些让人难以分辨其真正动机的企业,你们究竟是为改变行业而造车,还是只为了跟风捞快钱?从新造车企业出现的第一天起,业内就不乏有如此质疑的声音。
站在今天的时间点来看,会发现新造车企业留下来的遗憾还有很多。有些似乎已经偏离了国家部委们“放一批鲶鱼进来”的初心。人们恍然发现,新造车企业生产出来的车并没有比传统车企的车高明到哪里去,而那些被吹的天花乱坠的商业模式基本还沉睡在PPT中。换句话说,全行业所期待的“鲶鱼效应”一直没有出现,“鲶鱼”自己能不能活下去都成了一个问题。
2019年来了, 你们的对手将比过去更多,既有比亚迪、北汽新能源等传统车企的新能源车不断推出,也有奔驰、宝马、奥迪等外资车企巨头的新能源车入侵,你们必定会迎来一场恶战。你们会比从前更加焦虑吗?短期内你们还难以改变资金短缺、交付困难、产品质量问题即将爆发等等压力,不过你们也有自己的优势,有的在于技术,有的在于服务,有的则在于产品性价比。越是残酷的竞争越能证明自身的价值,作为行业创新者的新造车企业,愿你们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坚守初心、脚踏实地,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先活下去,然后给行业带来真正有价值的改变。
遥祝新的一年一切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