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大LARGE | 点击量:1517次 | 2018年05月28日
石墨被MoS2“完虐”
石墨类材料(例如人造石墨,天然石墨,中间相碳微球等)容量已经接近其理论极限(372mAh/g),随着人们对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要求的不断提高,石墨负极被淘汰的命运已经无法避免,先是硅基负极,锡基负极的崛起,现在又蹦出一个MoS2,石墨材料被轮番吊打,MoS2相比于硅负极,锡负极,只是一个小辈,但是说起吊打石墨可一点不比前辈们差,三个字形容“稳、准、狠”,招招击中要害,今天我们就聊聊MoS2。
与石墨相比,MoS2具有更高的比容量,纳米结构的MoS2的可逆容量甚至可以达到1290mAh/g,与Si负极和锡基负极相比,具有更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快速充放电的能力,是一种十分具有潜力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MoS2是一种过渡金属硫化物,具有非常典型的S-Mo-S三明治结构,即两个硫层夹一个Mo金属层。在层内原子之间靠强的共价键连接在一起,而在层之间则靠相对较弱的范德华力相互连接,这种结构使得锂离子可以快速的嵌入和脱出。MoS2的工作电压范围为0-3.0V,首次充放电时,在1.1V左右会出现一个明显的放电平台,在此时晶体结构会发生改变。在3.0-1.1V的范围内,锂离子可以可逆的嵌入到MoS2晶体内部,这一部分的容量相当于167mAh/g,当锂离子继续嵌入时,材料的电压会进一步下降到1.1V以下,此时MoS2晶体会发生一系列的相变,在0.6V左右,还会出现一个电压平台,关于这个平台所对应的反应,目前大家还有争论。
MoS2是一种理想的负极材料,但是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会影响MoS2的循环性能,同时由于较低的离子扩散速率和电子电导率,使得材料的倍率性能也较差,这影响了材料快速充放电的能力。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将MoS2与石墨材料进行结合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例如Jiang等将单层的MoS2纳米片与介孔碳材料结合,这种材料不仅有着良好的储锂特性,而且在3℃的低温和50℃的高温,都表现出了良好的容量和循环稳定性。JieShao等,成功的将MoS2与氮掺杂石墨材料(MNCDs)进行了结合,制备了高性能MoS2与MNCDs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在10A/g的电流密度下(相当于10C左右),复合材料的比容量仍然高达915mAh/g。
制备的过程分为两步,首先是合成氮掺杂石墨材料(MNCDs),然后在制备好的MNCDs上生长MoS2。其中MNCDs制备是利用了共沉淀法与高温分解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将Zn(CH3COO)2与2-甲基咪唑分别溶解于甲醇溶液中,利用共沉淀法制得前驱体,并在高温下,进行裂解反应制得MNCDs。MoS2的生长过程是在MNCDs浆料中,(NH4)2MoS4与N2H4·H2O反应,MNCDs巨大的表面积为MoS2提供了众多的生长点。然后在Ar气氛下进行烧结,制得MoS2和MNCDs的复合材料。
在50mA/g的电流密度下,MoS2和MNCDs的复合材料的初始容量达到1121mAh/g,首次效率为69%,第三次循环容量达到1099mAh/g,库伦效率达到96%。MoS2和MNCDs的复合材料的实际容量要高于其理论容量(669mAh/g),目前认为,这主要是因为锂储存在Mo和Li2S界面。材料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当电流密度为100,1000,2000,5000,10000mAh/g,材料的比容量分别达到了1070,1039,1028,1004,915mAh/g,倍率从0.1C提高到10C材料的容量只有很少的下降。并且在首100次循环过程中,材料的容量逐渐提高,这可能与氮掺杂多孔石墨有关,氮掺杂石墨在材料中起到两个作用,首先能起到储存锂的作用,其次则起到了电子导体的作用,因此使得MoS2和MNCDs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快速充放电性能。MoS2和MNCDs的复合材料是一种优异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鉴于其独特的电化学性能,相信该材料还能应用于其他领域,例如超级电容,钠离子电池和催化剂等领域。
充电温度:0~45℃
-放电温度:-40~+55℃
-40℃最大放电倍率:1C
-40℃ 0.5放电容量保持率≥70%
上一篇:手机快充技术会影响电池寿命吗?
下一篇:石墨vs硅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