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液在电极表面的氧化机理的研究
目前电解液在电极表面的氧化机理还不十分明确,Joho等认为PC的稳定性跟电解质中水的含量有关,水的含量越低,PC的稳定性就越好。1mol/LLiClOd/PC的含水量为9.3X10-4(质量比)时,3V时电极上就有C02放出;含水量为1.73X10-4(质量比)时,PC的氧化电位增加到4V,而无水时电解液的氧化电位达5V左右。红外光谱研究表明,极化至5V后,lmol/LLiCl04/EC电解液中的COz吸收峰比lmol/lLiCl04/PC电解液低得多,说明EC的抗氧化性比PC好,原因可能是EC的黏度高,降低了反应速率的缘故。Kumai等[02]认为正极材料在高压或过充电时发生氧化反应放出02,02引起电解液组分氧化分解,释放出C02。
这无疑使DMC的电化学稳定性降低。在锂离子电池常用正极材料中,LiNi02的稳定性最差,在电解液中部分脱锂后容易发生分解释放出氧气,因此PC在LiNi02电极上4.2V便氧化放出COz,而在结构稳定的LiC002和LiMn20d表面,4.8V时才有COz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