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3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正极材料在电解液中的溶解

来源:钜大LARGE    2011-06-04 10:01:00    点击量:353

正极材料在电解液中固有的溶解性、活性物质因电解液中HF或其它酸性物质的生成而被侵蚀,以及电极电化学过程中部分金属离子转变成可溶性盐进入电解液,这些因素都会导致电极活性物质的溶解。与其它正极材料(如LiC002、LiNi02、LiFeP04等)相比,尖晶石LiMn20q在电解液中的溶解要严重得多。
电解液对尖晶石LiMn20d的溶解包括热力学溶解和电极过程中的溶解,Jang和Xia等详细研究了4V级Li/LiMn04电池中LiMn04在1mol/LLiPF6/EC+EMC(体积比:1:2)和lmol/LLiCl04/PC+DME(体积比1:1)电解液中的热力学溶解与电极过程中的溶解特征,确定了不同条件下电解液中的Mn浓度(见表3—8)。由表可见,LiMn20q在电解液中的热力学溶解量远小于电极循环过程中的溶解量,说明电解液在电极过程与非电极过程中溶解LiMn20。的机制不同。
电化学过程中Mn的溶解量与电极循环的电位范围、温度和电极导电剂的用量都有关系。例如,在室温条件下,LiMn20d在3.5~4.0V(vs.Li+/Li)的电位范围内循环,电解液对LiMn20d的溶解量并不大,由此造成的电极容量损失不超过5%;而在3.5~4.5V电位范围内循环时,Mn的溶解量明显增加。电极在高温(50℃)和3.5~4.5V间循环时,Mn的溶解量成倍增长,电极容量损失高达20%左右。同等条件下,电极导电剂乙炔黑用量越多,Mn的溶解量越大,这与电解液在电极表面的氧化反应有关。

钜大锂电,23年专注锂电池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