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3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正极材料本身的结构变化

来源:钜大LARGE    2011-06-04 10:02:00    点击量:193

正极材料在电化学循环过程中,特别是在过充电或过放电的条件下,都会发生不同程度、不同性质的结构转变。结构转变会使其全部或部分丧失电化学活性,减小电池的循环容量和循环寿命。其中,尖晶石LiMn20‘的结构转变最为明显,这就是目前研究较多的Jahn-Teller效应。
按照晶体场理论,过渡金属阳离子的d电子在六个阴离子所形成的八面体中会分裂成两组:三个低能级的t2。(dJJ,d)q,du)轨道和两个高能级的(d。2—,2,d::)轨道,如果d电子在这些轨道上不能均等占有,就会使配位体位置发生偏离,对应产生某种畸变,以使中心离子稳定。在尖晶石LiMn20d正极材料中,由于Mn4+和Mn2+的数目相等,Mn的平均氧化价为3.5在电极深度放电或局部深度放电至Mn3+的比例超过50%这个临界点时,Mn的平均氧化价小于3.5,LiMn20‘中Mn3+的d电子云呈非八面体对称性,尖晶石LiMn20d的晶体结构将发生转变。其结果是Mn—O键沿c轴方向拉长,沿(:x轴和6轴方向缩短,晶型由立方晶相转变为四方晶相,这就是Jahn-Teller效应。Jahn-Teller效应可以使尖晶石LiMn20+的晶体的f/I:2和晶胞单元体积均明显增加,材料的电化学活性下降甚至丧失。
随着充放电循环的不断进行,锂离子的不断脱出和嵌入尖晶石结构,晶胞也不断地膨胀和收缩,这也更加剧了Jahn-Teller效应。立方相的尖晶石LiMn20l不断转化并生成对称性低和无序性明显的四方晶相结构,这种结构的LiMn20d的电化学活性差,脱、嵌锂离子的可逆程度小,从而表现为LiMnzO:正极材料的可逆容量的不断衰减。

钜大锂电,23年专注锂电池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