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3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电池巨头正面对抗 LG化学与SKI矛盾难以调和

钜大LARGE  |  点击量:534次  |  2021年06月02日  

近期,围绕两家韩系动力电池巨头LG化学SKInnovation(下称“SKI”)的战不仅没有停歇,反而愈演愈烈。从了解韩系电池企业的知情人士处获悉,目前两家企业已“基本放弃”通过协商达成一致,并计划通过继续应诉来解决争端。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两家公司曾经不下十次会面,其中包括法务部门负责人、中高层领导人会面,两家公司的总裁也曾在去年中秋前夕会面。


“不过,由于两家公司提出的条件相差过于悬殊,且双方基本没有让步的空间,因而两家公司内部已经基本放弃协调的可能性。”SKI方面向LG化学提出千亿韩元级别的赔偿金,但LG化学则要求“至少要”万亿韩元,两者相差了近十倍。


SKI一直希望在10月5日美国ITC(国际贸易委员会)发布裁决之前解决此项争议,但两者金额要求相差太大,且双方均表示“若按照对方的请求,则公司会涉及到渎职的危险”。


两家公司负责人对上述信息均未予以正面回答,但其中一家公司负责人承认,协商过程中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不过目前尚未放弃协商解决的可能性,并将持续保持沟通。

过针刺 低温防爆18650 2200mah
符合Exic IIB T4 Gc防爆标准

充电温度:0~45℃
-放电温度:-40~+55℃
-40℃最大放电倍率:1C
-40℃ 0.5放电容量保持率≥70%

值得注意的是,9月7日,两家公司针对涉及动力电池材料配比的“994专利”及其附属专利的归属再度互发声明,反驳对方的立场,LG化学方面指责SKI将LG化学的工作人员挖到SKI,并窃取了核心机密后发明了“994专利”。


SKI方面则认为,虽然专利研发者确实来自LG化学,但研发者于2008年就从LG化学离职,远早于LG化学利用相关技术进行开发的2013年,因而LG化学方面的指控不成立,并反控LG化学利用SKI的“994专利”进行研发,且未获得SKI的许可。


公开信息显示,两家企业的拉锯战源于2019年4月,当时LG化学方面指控SKI共计挖走76名LG化学动力电池事业部的工作人员,并借此方式窃取了其核心技术,由此向美国ITC提出控告。


随后,SKI向ITC反诉LG化学“非法利用其拥有的994专利”,并要求LG化学方面进行赔偿。


除了在美国,两家公司在韩国本土也对簿公堂。2019年6月,SKI曾向首尔中央地方提出,LG化学,并要求针对无端指责SKI的行为进行道歉和赔偿10亿韩元(约合575.04万元人民币)。

无人船智能锂电池
IP67防水,充放电分口 安全可靠

标称电压:28.8V
标称容量:34.3Ah
电池尺寸:(92.75±0.5)* (211±0.3)* (281±0.3)mm
应用领域:勘探测绘、无人设备

受到特斯拉、大众等搭载韩系动力电池的汽车销量好转影响,韩系动力电池企业的全球市场装机量普遍上涨。根据全球动力电池调研机构SNEResearch的数据,今年1~7月,LG化学在全球市场的动力电池装机市占率为25.1%,超过宁德时代占据首位;SKI同期数据则为4.1%,首次进入前十名,为第六名。


不过,在韩国新韩证券分析师李先烨看来,两家企业的拉锯战不断持续,表面上的原因是挖角所引发的技术泄露,背后则体现了韩国,乃至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的复杂竞争。


2018年11月,大众汽车集团宣布SKI为其基于模块化电动工具包(MEB)平台的电动汽车供应电池;SKI为此决定在距离大众工厂较近的美国佐治亚州杰克逊县(JacksonCounty)新建动力电池工厂,该工厂预计2022年投入生产,总投资金额将达到1.14万亿韩元(约合65.58亿元人民币),投产初期年产目标值为9.8GWh;另据韩国媒体的报道,在LG化学“拿下”特斯拉的订单前,两家公司也曾为了敲响特斯拉的订单进行“拉锯式”的竞争。


李先烨认为,使LG化学和SKI剑拔弩张的最直接原因,是SKI拿下了大众动力电池的订单,此外由于两者的主力产品均为方形三元锂电池包,因而存在高度的竞合性。


“由此,LG化学认为SKI方面进入市场的时间较短,能够取代行业内具有领先地位的LG化学的背后,是因为SKI在过去两年挖走许多研发人员,并积极汲取其核心技术所促成。”李先烨进而认为,由于ITC已经在预裁决中发布了对于LG化学更有利的裁决,因此SKI方面会急于达成协议,并认为未来若双方达成一致,SKI的让步可能会更大。



钜大锂电,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钜大核心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