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1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电池界的当红新秀 宁德时代为何如此抢手?

钜大LARGE  |  点击量:784次  |  2019年09月29日  

如果没有目前的电池保护政策,宁德时代还能如此抢手吗?


这两天接连看到宁德时代和车企签约的消息,于是我把这家电池企业几年来的新闻翻了个遍,就是想数一数它到底有多少整车企业的合作伙伴。


据我的粗略统计,不算汽车集团下面的合资公司,目前国内外和宁德时代牵手的整车企业已经27家了。而从电池出货量上统计,2017年宁德时代已经超过了松下和比亚迪,排名全球第一,今年上半年它的市场份额达到了42.3%。


成立才7年的宁德时代一下子成了车企都想牵手的对象,到底是为什么?它这种爆红的状态又能持续多久呢?


出道遇贵人最重要


简单回顾下宁德时代的崛起之路,1999年宁德人曾毓群在香港创立了ATL(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进入消费电池行业。2004年他们成为了苹果公司的供应商,算是第一次转机。


2011年ATL的动力电池业务单独剥离出来,宁德时代(CATL)成立了。由于有之前苹果的背书,2012年宁德时代拿到了华晨宝马的订单,开始为之诺1E制造电池。


与华晨宝马的合作帮助宁德时代进入了跨国车企的电池供应链,也让他们实现了从纯电动汽车电池的研发设计到开发认证和测试的全流程。


苹果和宝马的两次合作让宁德时代有了知名度,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从2009年开始,国家开始对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电动汽车开始成为国家主推的发展方向。


不断扩大的朋友圈


目前,国内的汽车企业中有不少都是宁德时代的客户,包括宇通客车、上汽、东风汽车、长安汽车、北汽、吉利、广汽、奇瑞、福汽、海格、金龙、重汽等。


新造车企业也有很多选择宁德时代的电池,比如威马、蔚来、爱驰、拜腾、电咖、云度、车和家。


这些企业除了是宁德时代的大客户,还有一些与它成立了合资公司。今天广汽集团就和宁德时代在广州签署了协议,共同出资成立了广汽时代和时代广汽两家合资公司,注册资本加起来有11亿元。


实际上这种模式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去年上汽集团就与宁德时代合资成立了时代上汽和上汽时代两家公司,总注册资本高达23亿元,合资公司生产的电池除了供上汽集团旗下所有新能源车企使用,未来还有可能向其他车企供货。


今年4月,宁德时代又与东风电动车成立了合资公司东风时代,计划到2020年实现19.2万台的产能。


除了建立合资公司,车企们也在寻求资本层面的合作。东风汽车就在去年入股了宁德时代,长安汽车也在去年10月底通过间接持股的方式,以5.19亿元换得了宁德时代0.3855%的股权。


从今年开始,多家跨国车企也和宁德时代签订了电池采购合同,包括宝马、大众集团、捷豹路虎、戴姆勒、雷诺、日产,本田在5月份还宣布与宁德时代进行技术合作,共同开发电动汽车电池。


这些车企中最积极的当然是宝马,毕竟双方的合作六年前就开始了。不久前宁德时代宣布在德国建厂,宝马随即与之签了40亿欧元的采购订单,其中15亿欧元就来自宁德时代德国新工厂。


而两天前,宁德时代又与华晨宝马签署了深化合作的合约,除了采购订单,华晨宝马还提到有可能向宁德时代进行股权投资。


最大的电动车市场+电池准入政策=保护伞?


国内车企纷纷选择宁德时代作为供应商不难理解,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扩张速度惊人,而国内的电池供应商中,沃特玛主要为商用车供货,比亚迪的电池此前又没有对外开放,所以市场给了宁德时代机会。


更重要的一点是,2016年开始推出的电池企业准入目录,让外国电池企业无法进入中国市场,这一保护政策给了宁德时代等国产电池企业一把保护伞,当然保护伞2020年就要收走,留给宁德时代去抢占份额的时间只有五年。


不过宁德时代肯定也意识到了危机,所以才会拼命开拓国际市场,毕竟窝里横不算什么,没了保护之后它就必须和松下、LG站在一条跑道上比拼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十分重要,就是技术本身,电动车领域的发展速度有多快大家都很清楚,两年前续航150公里的电动车就是唯一选择了,而如今不到500公里的续航都不好意思放在新车PPT上。


尤其是当日本和欧洲车企们都在拼命研究颠覆性的固态电池时,中国电池企业如果不能在新技术上抢先,就有可能被迅速淘汰掉,毕竟市场是异常残酷的。


本文摘自:每日汽车观察


钜大锂电,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钜大核心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