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大LARGE | 点击量:1056次 | 2019年10月08日
北京大学新材料学院潘锋教授获2018年度美国电化学会电池科技奖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学院潘锋教授获2018年度美国电化学会(ECS)电池科技奖(BatteryTechnologyAward),在日前由美国电化学学会、SMEQ、SBEE、SIBAE和ACEQ联合举行的第234次美国电化学和固体科学国际会议(AiMES)(墨西哥坎昆)会上,潘锋进行了题为“锂电池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界面结构与性能研究”的获奖报告,此次会议有来自世界各地相关研究领域约2000人出席。
报告对新材料学院近年来在储能和动力电池及材料领域取得的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介绍了团队在电动车动力电池产业应用的正极材料如磷酸铁锂和三元层状材料的“材料基因”与功能、负极碳材料的界面无机电解质膜(SEI)的形成机理及新型超浓电解质溶液的结构与电化学窗口的相关性等研究进展。报告提及,将电化学方法与称量原子/分子重量石英微天平(EQCM)、观察原子尺度形貌的原子力显微镜(AFM)和监测产生极微量气体组成的微分质谱(DEMS)进行巧妙协同策略,实现了原位定量监测在不同电位下碳负极界面SEI的形成过程,该工作发表在最近的《自然·纳米技术》(NatureNanotechnology,DOI:10.1038/s41565-018-0284-y,影响因子为37.5)上。
获奖证书
潘锋简介
潘锋于2011年在北大深圳研究生院创建新材料学院,把新能源材料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应用作为学院的重点方向,开展材料计算、制备、表征及装备开发等交叉学科的协同研发和创新。2012—2016年他作为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和技术总负责联合深圳8家企业承担和完成了国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创新工程重大专项。2015年联合国际电动车动力电池与材料领域的知名实验室建立国家科技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与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成为深圳市首个国家级的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016年他作为首席科学家牵头联合11家单位承担国家“基于材料基因组的全固态锂电池及关键材料研发”重点专项。目前他的团队正在将材料大数据库、人工智能、物理化学原理、同步辐射和中子大科学装置测量等相结合,探索新能源材料的基因科学和工程,在研发新一代的热电、光电(太阳能电池)和储能材料与器件方面取得很大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