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大LARGE | 点击量:1556次 | 2018年06月07日
磷酸铁锂是主流 技术提升看三元
相比传统车市场的微增长,201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可谓“风景独好”。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如何发展,记者特别采访诸多业内专家,围绕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五大产业链,各抒己见、畅谈2016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
全国政协常委、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组长、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欧阳明高认为,近两年,环境、政策、技术成熟三大因素促使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并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2016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将继续高速发展,相关技术快速提升,有希望成为“技术提升年”。他认为,未来乘用车更趋向采用三元锂电池,商用客车因为安全性要求更高,仍会采用安全系数较高的磷酸铁锂电池。在技术方面,欧阳明高将“十三五”的技术升级战略概括为“动力深度电气化、整车智能网联化、车身结构轻量化”,认为“三化”融合将是下一步科技攻关的重点。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八研究所电池首席专家肖成伟认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磷酸铁锂电池仍会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流动力电池。提升锂电池质量和安全性是电池企业的重中之重。在未来新型电池的选择上,肖成伟表示由于电池产业的发展速度很快,因此未来电池的材料和产业结构选择尚不明确,但能够产业化并取代锂电池的候选者依旧没有出现。
动力电池市场:磷酸铁锂是主流技术提升看三元
电机:优化电机性能节约材料成本
充电温度:0~45℃
-放电温度:-40~+55℃
-40℃最大放电倍率:1C
-40℃ 0.5放电容量保持率≥70%
精进电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国家入选专家蔡蔚表示,对于电机电控产业,“十二五”期间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在“十三五”期间要解决从有到优的问题,“要有质的飞跃”。早期电动汽车的电机和电驱动系统还比较薄弱。未来要把电机的可靠性、耐久性提高上去,降低电机的振动和噪音,还要减小或者去除电机系统对其他无线电系统的干扰。提高电机的使用效率,增加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
蔡蔚补充表示,未来电机生产还需要进一步节省材料和成本,并提高电机生产的材料利用效率。我国稀土资源比较丰富,成本相对较低,现在部分电机企业在使用这种原材料上不注重利用率的提高,已造成资源浪费。这些问题相信会在“十三五”期间引起众多企业重视。
充电设施:互联充电时代到来新国标落地待考
上海交大汽车节能技术研究所所长殷承良表示,电动汽车充电新国标发布之后,国内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可能会掀起一个新高潮。因为充电基础设施技术门槛低,各类资本涌入这一领域后,可能会造成重复建设或冒进式建设。他表示,充电设施运营领域将迎来新一轮产业“洗牌”,原先只靠收取充电服务费赚取利润的企业将被淘汰,多元化发展,融合互联网技术的充电运营商将脱颖而出。
中国汽车工程协会电动车分会主任陈全世表示,新国标发布之后,重点还要关注实施过程。他认为,充电标准更多涉及桩与车、桩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问题,需谨慎改造实施。目前国内电动汽车保有量已超30万辆,如果升级这些车的软件,来适应新国标充电桩,是一个庞大工程。而且,2016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新国标,何时能真正落地仍不清楚。这将是2016年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纯电动汽车:里程忧虑缓解多元化发展成趋势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表示,受益于纯电动汽车整条产业链的扩大,动力电池在能量密度和质量控制上提升明显,允许整车企业研发更大的纯电动汽车。从市场反映来看,消费者在购买纯电动汽车的时候,也更倾向于车身尺寸更大的车型。现在A级和SUV纯电动汽车的增多就是例证,是整车企业满足市场需求的正常反映。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电动汽车分会秘书长、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田光宇认为,电动汽车发展已经度过受制于电池密度不足的初期困境,尽管电池能量密度仍不理想,但已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消费者的里程忧虑问题。未来纯电动汽车产品将更加多元化,消费者的选择余地更大。消费者可以按照自身的需求,购买相应续驶里程的产品。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中大型车定位补贴需区别对待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2016年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推广有望迎来一个高潮。新能源汽车产业应该坚持纯电动汽车小型化,中大型汽车和SUV插电化的做法。消费者更加倾向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如果未来产品增多,这类产品的售价必然降低。如果消费者用传统车的购车成本就可以购买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这块市场必将出现爆发式增长。
科技部电动汽车重大项目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秉刚建议,部分城市应该给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打开一条通道,对具备充电条件的消费者,可以给予相应的政策优惠。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但应拉开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补贴金额,并严格审查消费者的充电设施,杜绝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当作燃油车来使用。
下一篇:国内动力电池缺少核心技术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