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1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迎来新周期又三年!上游锂电材料在20-22年的再库存或难以防止

钜大LARGE  |  点击量:916次  |  2020年03月23日  

摘要:上游锂电储能材料在20-22年的再库存或难以防止。随着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海外巨头快速发展,三元材料呈现高镍化趋势,而低熔点氢氧化锂是高镍化必需品。


1、新能源金属与材料:迎来三年新周期。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临近后补贴时代,消费驱动与政策驱动并行;海外碳排放标准趋严、补贴不断加码、与特斯拉竞争下,各大车企加速电动化战略。5G手机则“换机潮”将至,宏基站建设提速。2020年为起点,钴锂铜箔磁材等上游原料及材料整体将进入景气度上行的三年新周期。特别的,随着海外新能源汽车的发力,上游原料龙头公司产业链地位愈发重要,龙头溢价也会愈发明显。


2、近期催化:Tesla快速发展,划时代产品出现,持续领跑全球电动汽车企。自2017年七月Model 3正式交付开始,特斯拉Model 3显著放量,市场认可度凸显,是全球最为畅销车型,这也成就tesla成为全球电动汽车企的领跑者;并且,受益于Model 3放量,自2018Q3起,tesla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在2019Q4特斯拉表现再超市场预期,Model3交付92620辆,环比上升16.21%,同比上升46.18%, 2019Q4特斯拉营收约73.8亿美元(2.2 YoY,7.2QoQ),继续保持盈利,归母净利润约1.05亿美元。


3、近期变化:短时间MB钴价面对上行风险,国内钴价受成本支撑明显:1、MB钴价近期持续上涨:去年十二月底,随着贸易商逐步补货,并且上周ERG宣布要对其电钴产线进行维护检修,形成一定程度上的货源紧张预期,再叠加电钴终端需求厂家低库存,MB钴价在过去几周持续攀升;2、受此次疫情影响,MB钴价短时间面对更多上行风险:国内电钴净出口量约2300吨,而海外需求2.4-2.5万吨市场,占比接近10%,此次疫情或将使得清关变得缓慢,并影响物流运输;3、国内钴价受原料支撑明显:MB钴价上涨将使得国内冶炼厂原料成本上行,国内钴价可能会被动上涨;此外,国内冶炼厂经过假期前后消耗,原料库存位于低位,二月到港的原料,也可能会因为当前疫情而导致的物流紧张,若不能及时到厂,冶炼厂被动减产也不无可能。


4、中期趋势:钴供不应求或不可防止,锂供需边际改善,叠加锂离子电池产业链自身库存周期,价格或将超预期。1、钴供不应求或不可防止:嘉能可20至22年产量锐减——去年十二月嘉能可确定Mutanda矿进入停产检修阶段,并且手抓矿大幅回落,其他增量项目有限且有序释放,供给收缩明确,钴供需结构趋势性扭转;2、锂供需边际改善:澳洲西部矿山经营性现金流普遍较差,减产、停产等不断,19Q4澳洲西部矿山产量上升继续放缓,盐湖公司亦在放缓扩产节奏,锂供需结构边际改善,预计锂过剩占比由15%附近回落至2%左右;3、但不能不考虑锂离子电池产业链自身库存周期,钴锂价格或将超预期:钴锂价格持续下跌后,中下游钴库存已经大幅度去化,当然,有去库存就有补库存,需求是核心。在我们看来,上游锂电材料在20-22年的再库存或难以防止。4、氢氧化锂是高镍化必需品,拥有较高产业链壁垒,龙头公司优势显著:随着以tesla为代表的海外巨头快速发展,三元材料呈现高镍化趋势,而低熔点氢氧化锂是高镍化必需品,而氢氧化锂在生产过程、产品品质以及产业认证等方面拥有较高的产业链壁垒,龙头公司优势显著。要强调的是,这与钴价上涨并不矛盾,结构上的钴含量减少,并不影响带电总量上的上升拉动钴需求。


5、磁材:新能源车用钕铁硼放量引领行业进入新周期。钕铁硼行业整体看是一个市场竞争较为充分的行业,高低端钕铁硼盈利水平差异明显,出现了明显的行业景气两极分化,新能源车用钕铁硼新增需求空间大、增速快,但进入壁垒相对较高,尤其是海外车厂供应链体系,所以新能源汽车用钕铁硼成为竞争的关键,而国内磁材龙头公司则拥有高品质、低成本产品,快响应研发等明显“性价比”竞争优势。


6、锂电铜箔:深蹲起跳,加工费上涨或将重演。21年锂电铜箔将逐渐结束供给过剩的局面,虽然锂电铜箔产量仍按部就班投建释放,但是由于需求的快速上升,最终使得锂电铜箔转归供应不足。我们预计1、加工费也将在20-21年走入上升通道,当然2020年呈现出来的也可能是进一步的洗牌和集中度提升——进入海内外锂离子电池巨头产业链是公司未来发展的核心,也是面对的现实选择;2、更进一步,为了能量密度提升,6μm锂电铜箔渗透率将持续提升,或将从2019年的50%逐渐新增至80%以上,结构性差异也将愈发明显。


7、投资建议:上游锂电原料钴锂铜箔磁材等将迎来3年上行周期,2020百舸争流,维持行业“增持”评级。


8、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行业政策波动,产销量不及预期风险;需求端表现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原标题:新能源金属与材料:迎来新周期又三年


钜大锂电,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钜大核心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