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1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海外相关经验可鉴 我国锂电回收产业链已加速布局

钜大LARGE  |  点击量:1061次  |  2020年03月27日  

随着首批动力锂电池报废季来临,我国锂电回收市场逐渐打开;近年来顶层设计尤其是生产者责任制,正在不断推出和完善;钴价上涨对今年回收公司的盈利能力有较大提升用途。总体看,今年锂电回收基本面较去年将有明显改善。但从我国目前整个回收产业市场体系发展程度看,相比于日本、欧盟、美国等已较为成熟的体系,还有很大差距,或者说,也是我国产业正不断发展的方向。


1.1相关经验一:政策法律完善责权主体明确


日本:立法规范回收流程,明确生产商回收责任并给予补贴。1993年起日本颁布了多部相关法律,施行3R计划(Recycling-Reuse-Reduce)。2000年起规定电池产品设计须利于回收,电池生产商负责镍氢和锂离子电池的回收与处理,政府给予电池生产公司一定补贴。2005年和2013年分别颁布的《汽车循环利用法》和《小型家电回收利用法》中,政府、生产商、零售商、消费者、加工公司和移动电话运营商都有责任开展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回收活动。


欧盟:强制生产商承担重要责任,押金制度辅助回收。自2008年起,欧盟强制要求电池生产商建立汽车废旧电池回收体系,同时通过押金制度促使消费者主动上交废旧电池。欧盟各成员国会在欧盟框架指令的基础上制定本国法规。


例如德国,电池生产和进口商必须在政府登记,经销商要组织收回机制,同时消费者有义务将废旧电池交给指定的回收机构。关于车载动力锂电池,消费者在购买时要缴纳7.5欧元的押金,押金在回收旧电池时予以返还,使得德国电池回收率近100%。


美国:生产者责任制延伸、押金制度。政府采取附加环境费的方式,由消费者购买电池时收取一定数额的手续费,由电池生产商出资一部分回收费,作为产品报废回收的资金支持,同时废旧电池回收公司以协议价将提纯的原材料卖给电池生产公司。同时,美国国际电池协会还制定了押金制度,促使消费者主动上交废旧电池产品。


1.2相关经验二:产业联盟支撑回收体系成熟


日本:自愿回收为主,打造逆向物流回收体系。基于良好的国民回收意识,日本形成了由电池生产商、电池零售商、汽车销售商、消费者所共同构成的电池回收网络:消费者将含废旧电池的产品交付销售、维修公司、地方自治体等,再交由专业回收公司处理,形成了与锂离子电池销售正向物流相反的逆向物流回收路径。


2018年,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启动一个覆盖整个行业的退役锂离子电池回收协会,包含丰田、日产等多家日本汽车厂商。协会重要的职责有:日常负责与政府、公司等各方面沟通,协助相关法律的制定;共同赞助汽车回收再利用促进中心,并协助其完成工作;赞助其他相关回收公司。


德国:基金会形式的产业联盟,覆盖80%电池市场。1998年,德国当时8大领先电池生产商和行业协会共同创建了共同回收系统(GRS),系欧洲最大锂离子电池回收组织。该系统以基金会的形式成立,不以盈利为目的。电池公司按其市场份额,电池重量和类型向GRS支付费用,并共享基金会的回收网络。


协会自1998年创立以来,会员数由8家上升至2018年的超过4300家,重要为电池生产商和进口商,对应电池总量占德国市场的80%以上。截至2018年底,协会在全德国范围内的零售店和超市共设立超过17万个回收点,回收电池16615吨,回收率达45.6%,已回收电池利用率达100%。


美国:行业协会联合全球产业链。美国便携式充电电池协会(PRBA)于1991年成立,是由5大电池商联合的非盈利性行业协会,重要制定回收计划和措施来实现工业用电池的循环利用。目前PRBA已经构建起了由4万多家零售店、3万多个社区集中回收点和350多家公司机构回收点组成的回收网络。PRBA协会成员包括通用汽车、丰田汽车等行业领先车企,三星SDI、劲量等全球知名电池生产商,苹果公司,戴尔等著名电子产品生产商,以及一直以来致力于锂电回收的优美科。


1.3相关经验三:再生利用为主梯次利用广阔


目前,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重要包括梯级利用和直接拆解。梯级利用是将容量下降到80%以下的动力锂电池进行改造,利用在储能(电网调峰调频、削峰填谷、风光储能、铁塔基站)及低速电动汽车等领域。直接拆解是对已经报废的动力锂电池进行破碎、拆解和冶炼等,实现镍钴锂等资源的回收利用。


海外直接拆解回收产业已较成熟。欧美和日本的消费电池、家电电子等回收利用已经较为成熟,为动力锂电池的拆解利用打下了良好基础。动力锂电池再生公司大多为专业的金属冶炼回收公司或材料公司转型而来,如美国的RetrievTechnologies,比利时优美科,日本住友矿山公司,法国的Recupyl,以及近年新秀美国锰业公司等。


目前,各国均在努力研究和试点梯次利用,下游应用领域较为广阔。海外各国梯次利用涉及智能电网,家庭储能,商业储能,制成移动电站等领域,且展现出跨国跨公司合作的趋势,特别是电力公司和车企的合作,如法国电力公司与日本三菱,德国BMW和瑞士Vattenfall电力公司。梯次利用在技术上仍有待突破,目前在下游应用领域体量较小,海外很多梯次利用项目还处于试验和研究阶段,大规模铺开仍需时间。


1.4我国产业链各环节加速锂电回收布局


2019年来我国广东、江苏、四川等省份已相继设立针对区域市场的大型产业联盟,涵盖新能源汽车生产、动力锂电池生产、第三方专业回收处理等公司以及地方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等。目前产业链各环节均在加速布局锂电回收产业,根据各自优势,布局形式各不相同。


整车公司优势在于能快速建立起成熟回收渠道,且更能满足梯次利用技术要求。


1)整车公司重要采取与4S店及其经销商合作建立电池回收服务网点来回收退役锂离子电池;


2)梯次利用难点在于电池一致性(满足单座基站需将同一辆纯电动汽车的退役电池重组)和安全性(通常要公司建立大数据追溯系统平台和电池检测评价方法,大数据包括电单体研发数据、电池包研发生产数据、电池包车载运行监控数据等)。显然,整车公司具有天然优势。


动力锂电池(材料)生产公司能够自主构建原材料正极材料动力锂电池循环利用的闭环产业链,实现原材料端降本。近几年,龙头公司重要通过并购或者自建生产线的方式构建闭环。


第三方回收处理公司更具技术和环保壁垒,并通过向材料生产端延伸提高盈利能力。格林美、光华科技等,以其更高的电池材料回收率和完善的环保配套设施形成壁垒(如实现拆解自动化、改善湿法回收工艺),并将产业链延伸至正极材料再生产,而非仅停留在前驱体。但在回收渠道上要依赖与整车公司、电池生产商的合作实现规模化。


钜大锂电,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钜大核心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