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1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城市群牵手布“链”,谁能抓住新风口?

钜大LARGE  |  点击量:740次  |  2021年01月08日  

十一月,国务院公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


红星新闻注意到,2019年全国汽车累计销量为2576.9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0.6万辆,占比4.7%。此时,离目标仍有15.3%的距离,无疑是一片巨大市场。


同时,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制造”二字,意在政策支撑。


无论是协同能力最强的“长三角”,还是制造基底深厚的“大湾区”,以及势头正猛的“成渝”、长江中游城市群等等,全国以“制造”闻名的城市群,谁能抓住新一轮机遇更上一层楼,引人期待。


▲四月十七日,全国首批新能源二手车通过成都铁路口岸报关出口至哈萨克斯坦


01,城市群申报正火


今年九月,五部委下发《有关开展燃料动力锂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其中鼓励城市燃料动力锂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申报。


根据“氢云链”整理,截至十一月二十七日,已有16个城市群申报,其中山东、湖北、江苏、内蒙古已在官方宣布,分别以济南、武汉、苏州、鄂尔多斯四市为牵头城市,参与城市最多的为湖北省,共有襄阳、宜昌、十堰、黄冈、荆门、孝感、淄博、岳阳、潍坊、聊城10个城市加入。


在这份申报名单里,四川省、重庆市,以及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均是共同形成城市群参与申报;上海、浙江、江苏则各自分开,已申报的江苏省,则与陕西和宁夏中产业基础较好的城市共同组成。此外,内蒙古正式开启联合申报“国家燃料动力锂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上海市嘉定区作为参与方加入。


这并不是新能源车第一次以城市群的方式进行发展。2013年,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四部委确认了28个新能源汽车推广城市群名单。


当年公布的《有关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也提出,要重点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节能减排任务较重的区域中选择积极性高的特大城市或城市群执行。


为何?


有研究显示,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演进,区域劳动分工日益细化,特别是交通、通信技术的提升,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在产业分工联系、交通通信组织方面具备了更好的基础,城市自身发展扩张需求和区域生产力布局优化发展的需求更加强烈。


“很多公司加入了多个城市群。”氢云链也指出,一方面体现了公司的纽带效应,另一方面也是地方保护主义的体现——不在本地区落地,则难以参与本地区的示范规划——这可能会造成大量的重复建设。


▲新能源汽车备受消费者青睐


02,产业链的差异


从公司分布来看,其实,“长三角”“大湾区”“京津冀”“成渝”等城市群在新能源车的生产制造上有所布局。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十二月二十五日,长三角城市群(上海、浙江、江苏、安徽)共有超1万家经营范围含“新能源汽车”,同时包含“生产、制造”,且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新能源汽车中游相关公司。


广东省和长江中游城市群(湖北、湖南、江西)相关公司均超4000家,成渝城市群(四川、重庆、西安)相关公司超3000家,京津冀城市群(北京、天津、河北)相关公司为1500余家。


但产业链不仅是整车制造,还包括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正负电极等上游产业链。而天眼查专业版的数据则出现了较大差距——


截至十二月二十五日,广东省共有超1万家经营范围含“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正负电极”,且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新能源汽车上游相关公司。


包含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和安徽省四个省市在内的长三角城市群共有超6000家此类相关公司。


长江中游城市群(湖北、湖南、江西)共有超1000家新能源汽车上游相关公司。京津冀城市群(北京、天津、河北)和包括西安在内的成渝城市群均不足1000家。


一方面,以广东为核心的粤港澳大湾区一直是全国重要汽车制造基地,转型新能源汽车产业时间较早,分工较为明确。目前,广州、深圳、佛山新能源汽车核心集聚区,而东莞、中山、惠州、肇庆等地区则重点发展关键零部件及新材料配套项目,实现了区域布局协调发展,提升产业规模和竞争力。


公开资料显示,在电池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拥有一批动力锂离子电池龙头公司,包括比亚迪、亿纬锂能、比克电池等,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同时,通过主机厂配套资源,已经吸引宁德时代落户广州,并带动了一批配套新材料公司的发展。在电控方面,早在2017年底,粤港澳大湾区内已经具备量产功率7.5—130千瓦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能力。


而从几大车企在长三角的布局中,大多都以上海为总部、在苏浙皖形成制造基地。这是因为各省市不同的产业底色——


上海的创新能力和服务业发展水平优势明显,江苏先进制造业密集,浙江民营经济发达,安徽创新资源丰富,同时劳动力资源充沛。




▲图据图虫创意


03,“产业互补”或是解法


但对更多城市群而言,新能源产业链机会仍在,但有很长的路要走。


前不久,在“第八届开发区对话500强”上,中企会公司家俱乐部理事长、大唐集团原副总经理邹嘉华曾表示,成都重庆两地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达到0.96,“要深度研究产业的分工协作方式,对内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区域内恶性竞争”。


事实上,在汽车产业的发展上,成渝两地的产业集群优势突出——重庆汽车产量长期位居全国第一,成都也是全国前十大汽车生产基地,成都市经信局汽车产业处处长文彬透露,今年疫情影响下,2020年全年实现整车产量仍将保持百万量级。


关键是,如何分工?重庆市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张进提到了“产业互补”,在他看来,双方正在加强合作,下一步还有提升的空间,“其实产业同质化并不一定是坏事,可以共同把产业做大,形成产业互补,双方也在加强合作,下一步还有提升的空间”。


而在氢云链整理的燃料动力锂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申报情况中,除了成渝两地,阿坝州、资阳市、内江市、乐山市、攀枝花市、凉山市、雅安市、绵阳市、眉山市、自贡市、德阳市也均列入参与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下半场,除了车,充电桩也是一个巨大的风口。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十二月二十五日,长三角城市群(上海、浙江、江苏、安徽)共有近2万家经营范围含“充电桩、新能源智能充电、电动汽车充电”,且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充电桩相关公司。


广东省现有超16000家充电桩相关公司,长江中游城市群(湖北、湖南、江西)相关公司超12000家,成渝城市群(四川、重庆、西安)相关公司超8000家,京津冀城市群(北京、天津、河北)相关公司为5000余家。


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助理刘斌此前在“大湾区汽车产业创新发展主题”研讨会也提到,智能化和新能源化的布局投入大,而且产出期非常长,汽车开发时间一般要4年左右。


“在风险如此大的情况下,合作是必然趋势。”刘斌说,大家要拿出自己擅长的内容来进行合作,均摊开发成本并把产品做得更完善。


钜大锂电,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钜大核心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