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1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僵尸企业”能否死而复生

钜大LARGE  |  点击量:1138次  |  2018年07月06日  

从今年一系列结构性经济政策来看,上半年的车市景气度很可能会在下半年延续。也就是说,车市增速维持乃至超过上半年的近6%,都是很有可能的。因为上半年国家通过银行定向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减税等组合政策,使去年以来的“钱荒”得到缓解,汽车消费随之兴旺。6月24日,为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央行宣布自7月5日起定向降准0.5个百分点。有人估计此举将释放出7000亿元的资金,广义货币因此可能增加3.78万亿元。另有专家预计,央行下半年还将采取降准措施。看来,下半年市场上的“钱紧”或将变成“钱多”。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特别指出,7月5日开始发放的定向降准资金不支持“僵尸企业”。但是,笔者以为,一部分资金流向“僵尸企业”在所难免。有些“僵尸企业”会以转型升级或者技术改造为由,贷更多的款、集更多的资,扩大产能,从而加重行业落后产能过剩的局面。

这无疑增加了治理“僵尸企业”的难度。这就要求中央政府采取更为严格的措施,综合施策,稳步推进“僵尸企业”清理工作,有效铲除经济转型升级路上这个大障碍。清理工作稍有松懈,很多“僵尸企业”吸“血”的力度会比以前更大,以后清理起来更难。

好在5月底被业界关注的《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是一个力度非常大的清理举措。它禁止燃油车企业变更股权,“僵尸企业”迁移至外省的路子也被堵死,改玩新能源汽车也受到极大的限制。国家发改委把目的说得很明白,即鼓励兼并重组,走大集团发展的路子。工信部也从《公告》方面,大力推进“僵尸企业”清理工作。2012年,工信部就发出建立汽车企业退出机制的通知,取消了车企资质的终身制;从2013年起,已有两批车企被陆续强迫退市。

今年年初,各地方政府换届,新能源汽车作为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香饽饽”,很多地方出台了更为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但《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规定:“地方政府不得违规为汽车投资项目提供税收、资金、土地等优惠条件。”这有利于遏制各地盲目上马新能源汽车项目、新“僵尸企业”大量增加的势头,也打碎了部分在心里打着小算盘,意欲空手套白狼、靠政府投资补贴过日子、不行就卷铺盖走人、走人也没啥损失的“造车新势力”的如意美梦。

汽车工业属于重资产行业,“僵尸企业”比较多。大多数车企又都属于地方国企,所以政府干预较多。所以,地方政府是清理“僵尸企业”的关键环节所在。地方政府不仅需要车企这样的利税大户,也为“僵尸企业”的下岗人员安置问题愁眉不展。“钱荒”、“钱紧”时,“僵尸企业”很难吸到“血”,企业和政府都无可奈何,只能坐以待毙。但是,一旦资金市场流动性活跃起来,他们就会像“久旱逢甘霖”一样缓过劲来,从奈何桥上折返回来。

准确地说,“僵尸企业”是经济体上的“吸血虫企业”,而非“造血企业”。当然,也不排除有些“僵尸企业”死而复生的可能性,这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对于持续亏损、不符合经济结构调整方向的“僵尸企业”,无疑应该坚决稳妥地予以破产清算。用行政力量搞“拉郎配”,让肥的拖着瘦的,不见得会有好结果。汽车行业这种失败的例子并不鲜见,比如当年特种行业的几家车企被强行配在一起,结果没几年就不欢而散。当然,那几家车企当时并非“僵尸企业”,但非市场化操作的弊端显而易见。

当然,对于“僵尸企业”死而不僵、死而复活的情况,也不必过于担心。首先,国家发改委在积极地“封路”、工信部在认真地“淘汰”,目前来看,还是有一定效果的。去年,金融行业刮起监管风暴,打赢防范和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战役的势头非常强劲,今年定向降准释放出来的资金大规模违规流向“僵尸企业”的可能性也不大。无论是去除落后产能还是去杠杆,抑或是环保督查,想必汽车行业和社会上的大多数人已经看得很清楚,国家在大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方面的决心坚定不移,推进技术创新和发展模式创新的力度毫不松懈。聪明的地方政府不会再把“僵尸企业”从奈何桥上召回来,而会加快“僵尸车企”破产速度,下大力气转移和安排好有关企业职工的工作岗位,扬长避短,集中有限的资源聚焦正确的方向,全力寻求突破。

钜大锂电,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钜大核心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