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大LARGE | 点击量:663次 | 2021年05月29日
动力电池公司开始抢占中小公司的目标市场
到2020年国内动力锂离子电池公司还剩多少家?随着动力锂离子电池产业深度洗牌已经开启,出局者将越来越多,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动力锂离子电池公司人士,在多个场合讨论交流中,给出的预测结果都不太乐观。同时,业内人士建议,除了部分巨头外,中小公司应重视差异化优势,明确市场定位,找准细分市场发力。然而,现实情况是,很多大的动力锂离子电池公司已经开始抢占中小公司的目标市场。
第二梯队部分动力锂离子电池公司已瞄准细分领域
2018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广州鹏辉能源公布通告称,为与公司动力锂离子电池业务出现协同效应,拟斥资8300万元,获得三家新能源综合服务、出行以及租赁公司股权或控股权。换句话说,鹏辉能源已开始为自家动力锂离子电池产品另寻出路。
鹏辉能源算中小公司吗?动力锂离子电池应用分会统计数据显示,鹏辉能源在2018年1-十一月动力锂离子电池装机量达到0.54GWh,位居国内动力锂离子电池公司装机量第9位。从国内近百家动力锂离子电池公司来看,排名第9,怎么着也算第二梯队的公司了,算中小公司太苛刻。但数据又显示,鹏辉能源2018年1-十一月份装机量市场占比仅为1.24%,排名第一的宁德时代高达41%,第二位的比亚迪,也占了21.99%,而第三位到第十位的总市场份额仅为21.47%,还抵不上比亚迪一家的装机量。
2018年八月,鹏辉能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与C公司供应给东风特汽的动力锂离子电池产品都是装配在物流车上,但是,公司供应的方形铝壳电池正极用的是多元复合锂材料,不是磷酸铁锂,电池产品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产品性价比也很好,安全系数也比较高。装机量位居前十,不能算中小公司,但是感受“寒意”的鹏辉能源已开始重视差异化优势,向细分市场发力了。
充电温度:0~45℃
-放电温度:-40~+55℃
-40℃最大放电倍率:1C
-40℃ 0.5放电容量保持率≥70%
斥资8300万元,鹏辉能源发力的正是物流车及出行租赁领域。
鹏辉能源通告称,2018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董事会审议通过了《有关收购广州绿圆鑫能汽车租赁有限公司100%股权暨对外投资的议案》,拟投资收购鑫能汽车100%股权。鹏辉能源表示,此次收购意在延伸公司新能源产业链,同时也为了贴近新能源物流车市场和用户,分析新能源物流车使用的技术数据和用户使用习惯,指导公司后续产品研发、制造和销售,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的竞争力。
另一家被鹏辉能源看中的是广州市骥鑫汽车有限公司。据电池我国网了解,骥鑫汽车主营新能源汽车销售、租赁、运营、售后服务等综合业务,拥有1030辆租赁及分时租赁业务车型,近两百辆车有网约车运营牌照。鹏辉能源表示,为在市场竞争中寻求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公司拟对骥鑫汽车增资,公司投资骥鑫汽车后,将立足新能源电池业务,并直接打通新能源产业链,依托多样的终端消费场景获取充足的数据,以最终提升公司新能源电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同时,为增强鹏辉能源产品品牌张力,促使与动力锂离子电池业务出现协同效应,鹏辉能源还拟投资入股广东幸福叮咚出行科技有限公司。
资料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鹏辉能源动力锂离子电池产量约为5.5GWh。另外,公司常州10GWh锂离子动力锂离子电池和5GWh锂离子动力锂离子电池PACK项目已于2018年开工建设。全部建成后,预计公司动力锂离子电池产量将达到16GWh。动力锂离子电池应用分会统计的数据显示,鹏辉能源乘用车客户5家、客车客户2家、专用车客户6家,能否消化其产量尚未可知。
随着财政补贴的退坡、第一第二梯队公司产量扩张速度的加快,行业竞争愈发激烈,洗牌加剧。鹏辉能源斥巨资打通下游,选择细分领域,意在与自家动力锂离子电池业务打好组合拳,实现电池与车辆的“绑定”,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宁德时代们的近忧
其实,即使是2018年风光无限的宁德时代,也表现出一丝近忧。在财政补贴即将退坡的大环境下,日韩电池公司正积极筹备,卷土重来。据电池我国网统计,2018年韩国LG化学、三星SDI和SKI在华投资已经超过350亿元。
有机构统计,目前松下、LG化学、三星SDI三家公司在除我国以外的国际市场的占有率高达76%。目前包括宝马、戴姆勒、大众、雷诺、沃尔沃、通用、丰田、现代等在内的几乎全球所有主流汽车制造商都是这些日韩电池公司的客户,且已合作多年。随着我国动力锂离子电池市场大门的打开,日韩电池公司与这些国际车企在我国市场的合作将更加有优势。“假如外国公司下半年就回来,我们还可以蒙着眼睛睡大觉吗?”也难怪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表示,未来公司将继续向好发展,但是从整个行业来看,形势并不乐观。
实际上,哪怕是巨头宁德时代,对日韩电池公司的威胁也不可能视而不见,而是积极与车企绑定,成立合资公司,“占山为王”,借此稳定下游客户。在这一点上,宁德时代的嗅觉似乎比国内其他电池公司更为敏锐。
2017年,宁德时代宣布与上汽集团合资成立时代上汽与上汽时代两家公司。时代上汽负责电芯生产,宁德时代持股51%、上汽持股49%;上汽时代负责PACK生产,宁德时代持股49%、上汽持股51%。自此便开启了宁德时代的“合资时代”,一年多的时间,宁德时代又先后与东风汽车、广汽集团、吉利汽车等新能源整车公司成立了7家合资公司,进行深度绑定,在多个合资公司中,宁德时代都持有较大比例的股权,以应对其他电池公司的竞争。
除了成立合资公司,宁德时代还在2018年加快与大众、戴姆勒、华晨宝马等车企的合作,迅速切入跨国公司的电池供应链。
宁德时代的“骚操作”很快被其他动力锂离子电池公司觉察。2018年七月,比亚迪宣布与长安汽车合作,成立合资公司,聚焦动力锂离子电池生产、销售等业务板块,产量按照10GWh规划。今年1-十一月动力锂离子电池装机量第三位的国轩高科则通过股权交易进入北汽蓝谷(北汽新能源)前十大股东之列,为其动力锂离子电池销售打通渠道。当然,更多的动力锂离子电池公司仍把重要精力放在与整车公司在车型开发上下功夫。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的逐步退出,国内外动力锂离子电池巨头纷纷加大对我国市场的投资,未来全球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伴随着日韩电池公司的进入,国内的洗牌结束后恐将再迎一轮全球性的洗牌,出局者将越来越多。强如宁德时代,也早已开始为应对国内后发势力崛起及日韩电池公司进入带来的威胁和风险寻找出路,有关更多的中小型动力锂离子电池公司来说,如何生存下去?2018年假如没有想好出路,2019年可能要慎重思考了,但无疑,剩下思考的时间已经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