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大LARGE | 点击量:795次 | 2021年10月18日
国产燃料动力电池膜电极进击战
膜电极是燃料动力锂电池中最为核心的部件,被誉为燃料动力锂电池芯片,其性能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着燃料动力锂电池的应用表现。
长期以来,应用于燃料动力锂电池汽车市场的核心材料膜电极重要依赖进口。国际燃料动力锂电池领先公司巴拉德更是凭借自产膜电极,占据国内膜电极市场头把交椅。除了巴拉德,来自英国的庄信万丰也占据国内膜电极领域较高的市场份额。
不过,这种局面正在逐渐改观,随着国内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国产膜电极公司开始涌入行业,国产膜电极的分量正在不断加重。
“2020年膜电极的国产化占有率有望突破30%。”国内一家电堆公司高层认为,现阶段一些头部公司的膜电极还重要倾向进口,国产取代进口还要一定的时间。
电堆国产化拉动膜电极需求
充电温度:0~45℃
-放电温度:-40~+55℃
-40℃最大放电倍率:1C
-40℃ 0.5放电容量保持率≥70%
国产膜电极份额的上升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电堆自主化程度的提升,特别是2019年,国产自主品牌的电堆实现逆袭。
根据高工产研氢电产业研究所(GGII)统计数据,2019年国内自主技术燃料动力锂电池电堆厂家出货量有了明显的上升,自主技术电堆功率出货量占比58%(统计范围包含以系统形式出货电堆数量,直通率以80%计),较2018年上升30.40%。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产膜电极也在加紧扩充产量。根据公开的数据,2019年国内共建成膜电极产线5条,总体规划产量大于35万平方米/年。截至2019年十二月三十日,国内在建膜电极产线2条,产量约为15万平米/年。
“随着膜电极技术进步,需求量提升,膜电极产线建设数量仍将保持上升。”GGII分析师认为,膜电极产量的扩充重要来自以下三方面:1、国内新进入者要建设第一批产线,以拓展市场;2、国内膜电极生产工艺进步,部分公司需进行产线升级及技术提升,以紧跟市场技术发展进程;3、下游市场增大,已具备批量生产量力的公司,需扩大产量或提前进行多地布局,保障后期自身市场竞争力。
从市场规模来看,GGII调研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膜电极市场销售规模为2.28亿元。GGII预计,到2025年我国车用领域氢燃料动力锂电池膜电极市场需求有望达到23亿元,在2022年冬奥会后,国内氢燃料动力锂电池市场将会在2023年进入调整期,因此膜电极的需求量较2022年将会下降。
2017-2022年我国车用领域氢燃料动力锂电池膜电极市场需求及预测(亿元,%)
数据来源:高工产研氢电研究所(GGII)
国内膜电极行业竞争加剧
电堆国产化程度提升在新增了国产膜电极需求,即使是受到疫情的影响情形下,膜电极公司也在进行积极准备。
“假如保持现在疫情病例零新增的状态,公司四月复工的希望很大。”武汉理工氢电一位高层在接受高工氢电电话采访时表示,受疫情影响,公司的膜电极产线自春节以来都在停工,目前公司已经积累一批客户订单尚未交付,希望疫情能尽快过去。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可以量产交付膜电极的公司,武汉理工氢电进入行业时间更早,有较长时间的相关相关经验积累和客户匹配,这也使其在膜电极的出货量方面一直名列国内前茅。
据了解,武汉理工氢电的前身武汉理工新能源成立于2006年,公司从2007年开始将膜电极产品出口到国外。2012年公司在科技部支持下建成国内第一条膜电极自动化产线,2018年在武汉新建产业化基地。
除了武汉理工氢电在为交付订单准备复工,其它膜电极生产厂商也已经开始加紧备战。
“擎动从二月就已经开始复工了,疫情没有影响到公司现有的产量。”苏州擎动总经理朱威告诉高工氢电,除了计划扩产的设备交付有所延后,其它方面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
作为膜电极领域的后起之秀,苏州擎动在去年二月首套“卷对卷直接涂布法”膜电极生产线正式投产之后,迅速切入市场,其供应的膜电极已经被国内电堆厂装堆应用。
随着国内有越来越多的膜电极生产商开始涌现出来,行业的竞争也开始加剧。
据统计,现阶段实现量产供货的公司除了武汉理工氢电和苏州擎动,还有美锦能源参股的鸿基创能。而泰极动力、喜玛拉雅、俊吉科技、亚南电机、江苏延长桑莱特等公司取得一定进展,在加快进行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电堆厂将产业链条延伸到膜电极领域,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膜电极市场的复杂性。
据了解,国内老牌的燃料动力锂电池厂商新源动力和清能股份都是自产膜电极,而后起之秀爱德曼、明天氢能、东方氢能、南科燃料也建立起生产线,实现膜电极自产。
“不同电堆厂对膜电极尺寸规格的要求也各不相同,膜电极现阶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一家电堆厂负责人认为,并非所有的电堆厂都有实力自己做膜电极,现阶段百家争鸣是好事,未来只有少数专业的膜电极公司能留下来。
上一篇:燃料动力电池物流车市场分析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