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大LARGE | 点击量:609次 | 2022年01月05日
工信部规范动力锂电池行业 抑制盲目扩张产量
十一月二十二日,工信部公布了《汽车动力锂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7年)的意见稿,其核心内容如下:
单体电芯公司:1)锂离子动力锂电池单体公司年产量力不低于80亿瓦时;2)金属氢化物镍动力锂电池单体公司年产量力不低于1亿瓦时;3)超级电容器单体公司年产量力不低于1千万瓦时。
系统公司:系统公司年产量力不低于80000套或40亿瓦时。
生产多种类型的动力锂电池单体公司、系统公司,其年产量力需分别满足上述要求。
对此,我们简评如下:
充电温度:0~45℃
-放电温度:-40~+55℃
-40℃最大放电倍率:1C
-40℃ 0.5放电容量保持率≥70%
以产量规模作为准入判据是否合理?此次工信部指定的电池公司产量作为准入标准其意图明确,一言蔽之,集中优势资源发展龙头公司,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带动整个产业的良性发展,有其合理性且意义重大:
1)通过规模控制电池供应商数量:一方面通过产量规模来抑制产量盲目扩张;另一方面,此政策将会促使下游车企优选其电池供应商,杜绝类似2015年质量层次不齐的电池产品流入市场,利于市场规范发展。
由于之前新能源汽车政策漏洞较多,导致2015年电动汽车"病态"的抢装行情,顺延出现下游动力锂电池产量不足及短暂供不应求的假象,叠加部分具有先发优势动力锂电池公司的利润(率)持续上升居高不下,各类动力锂电池公司(规划)产量高速扩张,导致行业产量扩张过热,给电动汽车产业发展造成较大负面影响;
2)规模化有利于降低成本:动力锂电池成本高企一直受行业诟病,假如单个电池公司能达到8GWh以上的规模化生产,电池公司将加强对下游客户的竞价能力,有利于降低原材料和设备采购等成本;同时,规划化生产对有效较低单位电池的摊销费用;
3)有利于国内龙头参和全球市场竞争:鉴于动力锂电池的门槛极高,传统锂离子电池强国日本仅有松下、AESC等少数公司发展较好,而后进者韩国集中优势资源发展了LGC、三星、SK等巨头。比较而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拥有200余家公司宣称有布局动力锂电池产量,其巨大的资源浪费和恶性竞争将有重蹈3C电池产业之迹象,权其厉害取其轻,为规范产业健康发展,规模化是重要标准;
4)未来补贴、资源向优势公司集中,强者恒强:我国是推动新能源汽车力度最强的先行者,补贴之巨、力度之强、范围之广皆领先于全球,然而,资源、资金等并未流向优势公司。
此次通过规范动力锂电池行业从而使优势资源流向龙头公司并带动全产业链的良性发展,电池龙头受益显著。
电池龙头及供应链将破茧成蝶,凸显长期投资价值,坚定看好:动力锂电池作为产业链中承上启下的最关键关节,下列简单分析也许对未来投资有些许帮助;
1)行业产量相对过剩:从GGII三季度电池数据可以看出,截止至2016Q3国内动力锂电池公司年化产量约66GWh,而利用率仅为40%;根据调研,预计在Q4将会20GWh以上的产量释放,即到年底行业产量将高达80GWh以上。
同时,我们预测17年动力锂电池需求量在32~35GWh,对应60~65万电动汽车的销量预期,从供求比较而言,动力锂电池产量大幅过剩已不言而喻。显而易见,随着未来政策提高相应补贴和准入门槛,低端、无效产量将被淘汰;
2)电池龙头的话语权将得以延续:此政策如得以落实,我们认为,未来高端产量依然紧俏,将不会出现类似3C电池价格战的恶性竞争,高端产量将会维持相对较好的供需平衡状态,电池龙头的定价权不会大幅削弱,推断未来电池价格将会比之前预期坚挺,龙头的盈利龙头将会得以保障,仍然是最值得投资的重要领域;
3)行业集中度较高:目前总产量规模前四的为比亚迪、CATL、沃特玛和国轩高科,年化产量为10、7.2、7.2和4.8GWh,Q3相应的产量利用分别为76%、86%、69%和60%,对应的出货量远高于其他友商,未来产量规划高于8GWh有亿纬锂能、中航锂电等其他公司;
4)务必重视细分龙头投资价值:一定意义上讲,政策导向明确,期望打造少数龙头公司推动产业链良性发展,从五年以上维度来判断,动力锂电池有望重走3C电池路线,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国内能获得稳定盈利的动力锂电池公司大概率不会超过10家,因此,坚定投资龙头公司及供应链的细分龙头,将能享受其成长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