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大LARGE | 点击量:483次 | 2022年06月22日
备战电动化 车企集体发力固态电池
为加快电动化转型,国际主机厂纷纷加速自研电池进程,并将固态电池作为其竞逐新能源赛道的核心。
日前,日产汽车宣布和美国太空总署NASA以及东京工业大学等单位达成合作,将共同研究用何种材料打造基于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全固态电池(ASSB),同时也对固态电池内部化学反应分析等研究,目前完成了能量密度为1000Wh/L级电极的充放电测试。
作为"日产汽车2030愿景"的一部分,日产2022年将进行实验室级别的全固态电池研发量产的可行性研究,计划于2024年在日本横滨建造试点厂进行小规模量产,预计到2028年推出搭载日产独创全固态电池的电动汽车型。
除了日产之外,本田和丰田也披露了其在固态电池领域的规划目标。
本田决定投资约43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2亿元)建设一条全固态电池示范生产线,计划于2024年春季建成投产。目标是在2026-2030年推出搭载全固态电池的电动汽车型。
充电温度:0~45℃
-放电温度:-40~+55℃
-40℃最大放电倍率:1C
-40℃ 0.5放电容量保持率≥70%
丰田则计划到2030年投入1.5万亿日元用于开发动力锂电池及其电池供应链,预计在2025年前实现全固态电池小规模量产,2030年前推出全固态电池电动汽车型。
这意味三家主流日本车企都选择将固态电池技术作为其电气化转型的重要方向,并都计划自产固态电池以加强其对新型动力锂电池技术的掌控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上述三家日本车企之外,包括大众、宝马、奔驰、福特、Stellantis、通用、现代等国际主机厂也在布局固态电池技术,并制定了固态电池车型的量产时间表。
此外,包括上汽、广汽、北汽、长城、东风、蔚来等本土主机厂也在通过投资或自主研发方式布局固态电池技术,并积极推进固态电池在商业化应用。
目前,固态电池领域的重要参和者包括三类:第一类是主机厂,代表车企有丰田、本田、日产等,重要目的是配套其旗下的电动汽车型,掌握动力锂电池核心技术以提升市场竞争力。
第二类是动力锂电池公司,目前包括CATL、国轩高科、孚能科技、松下、LG新能源、三星SDI、SKon等中日韩动力锂电池公司都在积极研发固态电池,重要为其主机厂客户供应配套,保持其在动力锂电池领域的竞争优势。
第三类是初创固态电池公司,包括卫蓝新能源、清陶能源、辉能科技、太蓝新能源、QuantumScape、SolidPower、FactorialEnergy等初创固态电池公司都获得了来自主机厂、电池公司和投资机构的投资,成为目前固态电池赛道最最活跃的选手。
整体来看,主机厂在固态电池领域的布局持续升温,是固态电池技术的投资主体,表明车企对下一代电池技术需求的急迫性。
目前,包括大众、奔驰、宝马、Stellantis、福特、通用、现代等国际主机厂都在积极投资固态电池初创公司,通过联合开发的形式加快实现固态电池商业化。同时供应资金帮助被投资的固态电池公司建设厂房和扩充产量,并积极测试其固态电池样品。
从上述车企制定的固态电池车型量产时间表来看,普遍在2025年前开始对配备全固态电池的车辆进行路测,在2030年左右实现大规模应用,这表明全固态电池要实现商业化还面对诸多困难。
在此情况之下,混合固液电解质电池(半固态电池)兼容液态锂电池大部分材料、设备和工艺,综合平衡安全性、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循环寿命、高低温性等性能,有望率先实现商业化。
例如,蔚来汽车和卫蓝新能源达成合作,计划基于蔚来ET7车型,推出单次充电续航1000km的混合固液电解质电池,电池包容量达150KWh,能量密度为360Wh/kg;东风汽车率先公布搭载赣锋锂电混合固液电解质锂电池的电动汽车-风神E70等。
和此同时,包括合肥国轩、孚能科技等电池公司也在加快其半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程。
上述车企和电池公司的共识是,全固态电池大规模量产目前还面对诸多现实困难,加上新能源汽车对高安全、高能量密度动力锂电池的迫切需求,固液混合电解质电池可以作为固态电池发展的过渡方法率先实现商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