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大LARGE | 点击量:456次 | 2022年06月28日
锂电新一轮IPO冲刺"前夜"
资本实力被视为公司未来发展和竞争力的重要砝码。当前,锂电产业链正在上演新一轮资本扩张行动,一大波公司冲刺IPO在途。
高工锂电注意到,去年IPO成功的锂电产业链公司包括科瑞技术、德方纳米、容百科技、嘉元科技、杭可科技、天奈科技、瀚川智能7家公司。其中前两家奔赴A股上市,后五家则是登陆科创板。
现如今,A股IPO在途的锂电产业链公司还包括中伟新材料(材料)、惠强新材(材料)、振华新材(材料);
冲刺科创板IPO的包括星恒电源(电池)、派能科技(电池)、孚能科技(电池)、科隆新能源(材料)、紫江材料(材料)、联赢激光(设备)、奥特维(设备)、康鹏科技(材料)、先惠技术(设备)等等。
当前,在补贴退坡、产量过剩和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压力之下,大部分锂电产业链公司深陷现金流困境,而冲刺IPO,增资扩产、降低制造成本、提升研发实力、增强资金实力,已经成为优质锂电公司的重要出路。
充电温度:0~45℃
-放电温度:-40~+55℃
-40℃最大放电倍率:1C
-40℃ 0.5放电容量保持率≥70%
可以看到的是,新一轮奔赴资本市场的公司本身已经具备较强的竞争力,IPO的成功无疑会进一步加强其综合实力。而越来越多锂电公司跻身上市赛道,未来锂电市场的竞争维度无疑将再向上升级。
新一轮赛道变化
和上一轮多为谋求增资扩产的公司不同,新一轮奔赴资本市场赛道的公司,从公司自身、市场环境到上市原因都有了一些新的特点和变化。
一是多为细分领域表现出色的隐形龙头。
从竞争资质看,新一轮冲刺IPO的锂电公司本身已具备较强的竞争实力,
如星恒电源,其实际为欧洲第二大电动自行车锂电池供应商,在国内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市场占比超过50%,配套量排名第一。截止2019年八月,其锂电池配套的轻型车超过1000万辆,配套的新能源汽车超过4.5万辆。
再如中伟新材,GGII数据显示,近三年出货量大幅新增,一跃进入国内前驱体出货量前三,2019年国内出货量市占率超过20%。
2018年、2019年1-七月,公司分别实现营收30.69亿元和27.39亿元;分别实现净利润6313万元和8839万元。
此外,紫江材料、派能科技、孚能科技等拥有强劲的上市公司或国资背景股东做支撑,拟通过独立上市的道路,加大锂电业务板块的进一步投入。先惠技术、振华新材、联赢激光等则是拥有国际或国内车企/动力锂电池龙头公司客户的背书,盈利能力良好。
二是投资体量增大,融资环境不理想。
从市场大环境看,虽然补贴大幅退坡市场竞争加剧,但是锂电产业链公司投资扩产的脚步并没有停止。
高工锂电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国内锂电产业领域投扩产项目超过60起,规划投资金额千亿以上。
而和此形成比较的是,由于补贴退坡以及消费信心不足等因素,投资机构有关新能源领域越来越慎重,2019年我国新能源产业风投融资金额更是呈现断崖式下降。不少锂电公司都向高工锂电透露过有融资需求。
一方面是行业产量的扩产竞争的压力,一方面是融资环境的不理想,奔赴IPO似乎已经成为锂电产业链公司寻求融资渠道的最佳选择。
三是市场环境低迷,公司亟需融资"造血"。
由于补贴大幅退坡,2019年下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市场低迷,整车公司经营也遇到困难,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领先的北汽、比亚迪仅完成年度目标的一半。
祸不单行的是,2020年开局的新冠疫情影响,更是加剧了本就萎靡不振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截止今年一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惨遭7连降。
一位锂电公司高层指出,此次疫情对新能源车行业的影响很大,特别是物流车、乘用车,本身消费者就是路政和补贴之下被迫选择购买新能源车,且不具首次成本优势,假如今年城市为了首先顾好整体经济,对路政做相应调整,那对乘用车的市场影响很大。
"本身锂电池行业的现金流就不好,受疫情影响,会加重很多公司的资金周转,银行放贷也会优先央企、国企。在经济下行的状况,国家和政府先会顾好大的经济,不一定会太多支持给予新能源行业。"
由此可见,接下来,资金将会成为锂电产业链公司要应对的最大危机,面对短时间内低迷的市场环境,公司要提升自身的"造血"能力,维稳高企的应收账款及流动资金风险。
四是科创板开闸,IPO门槛相对降低。
值得一提的是,科创板的开闸也给具备科创标签的锂电产业链公司开启了新的融资渠道。此前登陆新三板的锂电公司,也因融资受限等原因纷纷转战科创板。
从当前冲刺IPO的路径来看,锂电公司大多选择了科创板这一赛道选项。
市场格局或被重塑
一方面,基于研发、产量、销售、流动资金等大量资金需求,越来越多锂电产业链公司加速扑向资本市场,公司体量的增大、技术的进步、流动资金的补给等将进一步增强上市公司的综合实力。
另一方面,在产量规模、技术实力、成本控制、现金流和不具备竞争优势的锂电公司正在面对淘汰出局的局面。
由此,市场洗牌、格局重塑将成为大概率事件。
高工锂电了解到,目前部分二三线动力锂电池公司已经陷入危机边缘。
首先是下游车企的销量颓势,使得动力锂电池公司普遍面对盈利承压、应收账款高企、现金流等难题。
其次是在寡头效应叠加外资电池公司挣食冲击的大环境下,二三线电池公司竞争日益剧烈,应对上述难题更是首当其冲。
由此引发的上游供应商的连锁反应更是一触即发。从这个角度看,材料、设备等产业链公司纷纷奔赴IPO,也是基于迫切的自救需求。
要警惕的是,奔赴IPO的锂电公司越来越多,在IPO中折戟的也不在少数。遭遇上交所多番问询的更是前仆后继。
综合来看,在IPO中折戟公司普遍存在的原因在于:资产率水平较高、客户集中度过高、关联交易、独立性缺失、继续获利能力存疑、募集项目堪忧、未规范运作等等。
当前,在补贴退坡、产量过剩和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压力之下,包括材料、电池、设备等领域的锂电公司普遍出现了营收净利及毛利率下降、严重依赖大客户、应收账款高企、公司现金流持续为负等经营困难。
受此情况影响,预计未来锂电公司IPO闯关的难度会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