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1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造车中心重新"论资排辈",哪里能成为新能源之都?

钜大LARGE  |  点击量:252次  |  2023年03月23日  

宣布造车三个月后,小米汽车花落北京亦庄,成为继理想之后,第二个和北京牵手的新造车势力。不少人为上海、武汉、合肥等城市惋惜——错过了一个潜力项目。


2021年,城市间造车之争越发激烈,小米这样靠谱的造车项目更是可遇不可求。大家都想成为下一个合肥——抄底蔚来、投资零跑,签约比亚迪、大众,成为"我国最牛风投"。


有人说安徽合肥是我国的"新能源之都"。只不过,对新造车虎视眈眈的地方政府,又何止安徽?


杨景诒|作者


李拓|编辑

过针刺 低温防爆18650 2200mah
符合Exic IIB T4 Gc防爆标准

充电温度:0~45℃
-放电温度:-40~+55℃
-40℃最大放电倍率:1C
-40℃ 0.5放电容量保持率≥70%

放大灯团队|策划


国内造车中心重新"论资排辈"


制造汽车的工序多、产业链长,建设产业集群十分必要。


集群式发展不仅能完善产业链、提高产业效率,而且能带动地方经济。美国底特律、日本爱知县、德国斯图加特、意大利都灵等知名"汽车城"均是如此。


跟国外相比,我国的传统汽车工业相对分散,有东北、京津、中部、西南、长三角和珠三角,六个大片区和广西的柳州、湖北的十堰等零散的小型生产基地等。因此,以美国为代表的汽车产业集群布局相关经验,一直是国内学习的对象[1]。

无人船智能锂电池
IP67防水,充放电分口 安全可靠

标称电压:28.8V
标称容量:34.3Ah
电池尺寸:(92.75±0.5)* (211±0.3)* (281±0.3)mm
应用领域:勘探测绘、无人设备

随着汽车行业进入新能源时代,局面发生了变化。


地图来源:标准地图服务系统


从新能源公司的分布上,我们仍然能看到传统汽车工业留下的影子,但比二十年前更为集中。江浙沪皖粤五地,奠定了国内的新能源汽车的主战场。


车企为何选择了它们?


这五个地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江浙沪为代表的老贵族,它们的汽车制造历史悠久,又有产业集群优势。新能源汽车普及后,三地的汽车产业迅速转型,在造车环节上的功能区分越发明显。


上海市第一辆汽车,能够追溯到光绪年间。到民国时期,上海已有3万辆汽车,被称为"万国汽车博览馆"。上汽集团也应运而生,一度成全国最大的整车制造集团。


改革开放后,占尽天时地利的上海开始引入外资,成了大众、通用在我国的大本营。上海的汽车工业一片繁荣。但寸土寸金的上海,无法满足这么多大型车企的制造需求,外溢的生产力就转移至隔壁江浙。


在上海庞大需求拉动下,浙江和江苏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也变得十分发达。其中,浙江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实力居全国首位,全省有数百家零部件生产公司[2];而江苏也在丹阳、无锡、靖江、仪征等地形成相关产业集群,零部件成为江苏的特色产业[3]。


如今,上海的角色也从大型车企的总部,变成造车新势力的研发中心。蔚来、理想、合众新能源的研发中心均设立于此,而TSLA在美国海外的第一个研发中心也即将竣工。


上海忙着转变身份的同时,浙江也不再满足于"配件生意"。本地车企巨头吉利,先后推出帝豪新能源、领克、极星、几何、极氪等品牌。这让浙江在保持汽车制造优势的同时,在新能源领域占了一个山头。


只有江苏,几番折腾仍未跳出原本的角色,从传统车企的厂变成了造车新势力的厂,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而造车新贵,当属广东和安徽。


实际上,广东也是造车老贵族的代表,广汽集团已有近25年历史,但在新能源领域,后来居上的比亚迪让造车粤军旧貌焕新。


比亚迪本是一家电池供应商,到2003年才宣布进入汽车行业。因在电池方面具有优势,比亚迪在2009年推出了首款混动车型F3DM和F6DM,是国内最早一批研发和生产新能源汽车的传统车企,而其总部所在的深圳,也成为我国新能源行业绕不开的一座城市。


而安徽的情况和江浙类似。


安徽汽车工业本就起步于零部件生产。江淮汽车的前身,便是建于1964年的巢湖汽车配件厂。配件厂后和内燃机厂合并,迁往合肥为一汽解放和南汽跃进生产零部件。同时期的零部件生产商,还有安徽红旗机械厂、合肥天力汽车油泵有限责任公司,分别专注于生产汽车内饰和油泵[4]。


说到安徽,就不得不提奇瑞汽车。1997年初,奇瑞汽车的前身——安徽汽车零配件有限公司在芜湖市成立。因彼时的政策,奇瑞早年不得不"挂靠"上汽,才得以正式生产汽车。


1999年底,奇瑞造出了第一辆轿车。到2007年,第100万辆奇瑞汽车下线,奇瑞也有了乘用车公司、发动机公司、变速箱公司、汽车工程研究总院等生产、研发单位[5]。


同年,合肥成为国家级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汽车零部件业的年销售收入达90亿元。安徽坐拥江淮、奇瑞、中鼎、环新、国轩高科等整车及零部件制造公司,汽车工业也成为安徽的支柱产业[6]。


后来,国内乘用车市场低迷,江淮汽车受到影响,销量萎靡,又叠加产量过剩、质量缺陷等问题,险些破产。


好在,江淮汽车命不该绝。2020年起,合肥先后投资蔚来、零跑、威马等新造车势力,不仅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投出了名声,还顺手挽救了岌岌可危的江淮汽车。今年,合肥又分别和比亚迪、大众签约,吸引它们在合肥建厂、建总部,开始有了新能源汽车中心的样子。


江浙沪皖粤各有优势,但它们之间又孰高孰下呢?


江浙沪皖粤,谁的赢面更大?


从出台的政策上看,各省的野心都不小。


2016年到2021年,5地支持新能源汽车的部分省级文件|放大灯团队制图


政策中的内容包括投资、人才、土地等等。地方政府准备好了一切,就等新能源车企"拎包入住"。


但是地方政府的卑微和急切,换来的不一定就是蒸蒸日上的产业。


江浙粤?还差点意思


广东的新能源车企虽强,但多年未有新品牌诞生。


广东省三大新能源品牌比亚迪、广汽埃安和小鹏,其中成立最晚的是2017年的广汽埃安(前身为广汽新能源)。


虽然2018年恒大也宣布造车,但三年过去,车还没卖呢先准备出售业务了。期间,恒大集团还和广州政府签署合约,将投资1600亿元在广州建设新能源汽车基地。如今,关于广东政府来说,未尝不是一颗"大雷"。


比亚迪、广汽、小鹏、恒大都是当地的产业,它们的总部在广东、研发中心在广东,除比亚迪外,广汽埃安的智能生态厂和小鹏的肇庆厂也设在广东省内。里面的公司难出去,外面的公司也因较高的土地和人工成本,对广东意兴阑珊。广东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多少有点"圈地自萌"的味道。


浙江的情况,比广东好一些。


钜大锂电,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钜大核心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