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大LARGE | 点击量:1081次 | 2013年03月09日
中日两国之间对锂电池负极材料产业的竞争
锂电池企业全球市场份额主要掌握在东亚三国中日韩之中,同时,也在这三国之间起伏不定。而锂电池负极材料之间的竞争则主要在中日两国之间进行。中国的优势是资源,不足是技术,日本则正好相反。这一现象特别表现在负极材料的主要原料石墨上。
因为资源优势,中国的锂电池采用天然石墨资源;因为技术优势,日本的锂电池采用人造石墨。在锂电池发展早期,因为总体市场份额的关系,2009年之前,日本企业垄断着负极材料市场,庞大的市场需求使得它们纷纷在本土扩大产能。但中国的锂电池发展起来以后,因为占有负极材料资源优势而对日本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造企业造成了冲击,使得全球市场份额向中国倾斜。自2010年之后,在低成本方面占尽优势的中国企业如贝特瑞、杉杉科技等在技术方面追赶上来之后,开始在负极材料市场攻城略地,而2011年东日本311大地震令日本企业雪上加霜,日立化成、JFE 化学、日本碳素等企业的主要日本队负极材料产能均在震区。
经过这样一种转换,贝特瑞和杉杉科技的市场份额迅速增加,其中贝特瑞更是在2010年04月的时候就宣布自己已成本全球负极材料最大供应商,而2009 年的时候IIT 还认为贝特瑞只有11%的市场份额。
在此形势下,日本负极材料企业的市场份额迅速下降,而其已经扩张的产能也无用武之地。现状迫使他们开始考虑改变,而“变”的主要思路是:一是进行相关产能升级,二是转移低端产能。产能升级的方向主要是向动力电池等高端负极材料应用发展;低端产能主要是向中国转移。虽然在2012年也有因为人力成本原因向东南亚转移产能的情况,但因主要原料产地在中国,无论是石墨资源的储量,还是石墨产品的产量,中国大陆的全球占比都在70%以上,这些日企不得不把转移的产能放在中国。
因为资源优势,中国的锂电池采用天然石墨资源;因为技术优势,日本的锂电池采用人造石墨。在锂电池发展早期,因为总体市场份额的关系,2009年之前,日本企业垄断着负极材料市场,庞大的市场需求使得它们纷纷在本土扩大产能。但中国的锂电池发展起来以后,因为占有负极材料资源优势而对日本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造企业造成了冲击,使得全球市场份额向中国倾斜。自2010年之后,在低成本方面占尽优势的中国企业如贝特瑞、杉杉科技等在技术方面追赶上来之后,开始在负极材料市场攻城略地,而2011年东日本311大地震令日本企业雪上加霜,日立化成、JFE 化学、日本碳素等企业的主要日本队负极材料产能均在震区。
经过这样一种转换,贝特瑞和杉杉科技的市场份额迅速增加,其中贝特瑞更是在2010年04月的时候就宣布自己已成本全球负极材料最大供应商,而2009 年的时候IIT 还认为贝特瑞只有11%的市场份额。
在此形势下,日本负极材料企业的市场份额迅速下降,而其已经扩张的产能也无用武之地。现状迫使他们开始考虑改变,而“变”的主要思路是:一是进行相关产能升级,二是转移低端产能。产能升级的方向主要是向动力电池等高端负极材料应用发展;低端产能主要是向中国转移。虽然在2012年也有因为人力成本原因向东南亚转移产能的情况,但因主要原料产地在中国,无论是石墨资源的储量,还是石墨产品的产量,中国大陆的全球占比都在70%以上,这些日企不得不把转移的产能放在中国。
下一篇:松下公布“云服务”锂电池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