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1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锂离子电池的产业生态分析

钜大LARGE  |  点击量:800次  |  2018年11月28日  

国家政策调整变动极其频繁,深刻影响和改变着锂电产业格局和企业的生存状态。值此行业大变革之际,锂电企业如何把握机遇、规避风险?

从国家政策、资本兼并购及项目扩张、各个细分领域产销实况及发展趋势、创新技术及产品等多个维度,用10组数据还原一个真实的2016年锂电产业生态,以帮助锂电企业更好地“了解当下、研判未来”。且看下文:

1、国家政策方面:3大类

国家政策对锂电及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引导作用,且对整个产业链的竞争格局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从目前来看,国内的新能源汽车政策已经逐步形成体系,涵盖了宏观政策、推广应用及优惠政策、行业管理政策、科技创新政策、基础设施政策等。

盘点

梳理国家层面颁布的各项政策,可分为3大类,分别为策略类、趋势类和强制类。

策略性政策包括碳配额交易制度、新能源汽车积分制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等,主要特征是长期看利于整个行业发展,但短期内作用较小;强制性政策包括《电动客车安全技术条件》、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目录》、《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等,特点是具有强制性,不可预见性,短期内对于企业影响较大;趋势性政策则包括补贴退坡、针对产业龙头企业的扶持政策等,特征是跨度周期较长,同时具有可预见性。

尽管部分政策的出台仍存在较大的争议,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其正在向多维度体系化的方向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会对于整个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起到积极推进作用。

2、新能源汽车方面:40.2万辆/60.4%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42.7万辆和40.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9.0%和60.4%。

分月份来看,11月份产量出现较大突破,达到84796辆,同比增长27.3%,环比增长99.6%;分车型种类来看,乘用车、客车、专用车产量占比分别为48.4%、33.4%、18.2%,乘用车仍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构成部分;分动力类型看,专用车EV占比100.0%;乘用车EV占比89.1%,乘用车PHEV占比10.9%;客车EV占比86.4%,客车PHEV占比13.6%。总体来看,纯电动占比90.2%,插电式混合动力占比9.8%。纯电动仍是各车型种类重点推广方向。

3、动力电池方面:142亿瓦时/60Gwh/34%

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配套总量达142亿瓦时,其中纯电动汽车车型动力电池配套量超过129亿瓦时,占比为91%;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动力电池配套量12亿瓦时,占比为9%。

在政策和资本的双重驱动下,2016年动力电池产能达60GWh。主流动力电池厂处于扩产状态,到2016年底动力电池产能较去年同期增长超100%;2016年受补贴、三元暂缓、骗补、动力电池规范调整等影响,部分扩产规划搁浅;2017年开始产能过剩,价格竞争开始,降成本压力加大。

在动力电池的市场走向中,三元正在成为大趋势,2016年三元动力电池产量占比34%,同比增长11个百分点,主要受乘用车增长拉动;三元客车“解禁”将进一步推动三元发展;国家2020年300Wh/kg能量密度要求,必须通过新材料体系、新电池技术来实现。

4、降成本方面:35%-40%

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发文“严惩新能源汽车骗补行为规范产业发展秩序”中显示,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220瓦时/公斤,系统价格降至2元/瓦时;驱动电机功率密度超过3千瓦/公斤,与国际水平基本相当;快充系统充电效率、功率密度、输出电压范围稳步提升,实现了双枪充电和移动支付等功能,成本较2015年下降了30%以上。

随着补贴的退坡,降成本将成为动力电池企业在2017年面临的最大压力。据了解,整车厂对于电池厂家的价格要求是要比2016年要降低35%-40%。

车企的成本压力之下,动力电池的毛利将会在2017年出现明显下滑,同时原材料的价格也会随着产能逐步释放中稳步下降,未来动力电池成本下降的着力点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规模化效应显现;二是制造合格率提升;三是源于自动化程度提高。

5、资本方面:1200亿元/55起

国内锂电产业投资(含拟投资)超过1200亿元,实际投资550亿元,其中动力电池、正极材料、隔膜投资额最多;动力电池和正极材料投资规模较大,一方面与项目资金需求有关,另一方面市场机会有关。

与投资并行的是疯狂的资本兼并购。国内锂电产业并购项目55起,并购案例类型有:1)产业上下游整合;2)跨界收购,开拓新业务。利润较高行业锂材料、设备关注度较高。多家企业通过并购整合加速产业链上下游延伸,镍、钴、锂资源型标的关注度提高。

6、四大关键材料方面:340亿元/50.8%

四大关键材料产值340亿元,增长50.8%。2016年四大材料产值增长超过50%,

主要原因:1)正极材料和电解液价格大幅上涨;

2)动力电池产量增长,拉动材料需求;

3)国产化率进一步增长,出口量继续保持增长,负极出口超过15%。

7、新型材料方面:8大类

按照国家的规划目标,动力电池企业提升产品性能已经迫在眉睫,其中最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材料的不断升级来实现。据不完全统计,进入2016年以来,包括高镍三元、硅碳负极、三层复合隔膜、新型锂盐LiFSI、水性粘合剂、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有机硅胶、相变材料等8大类新型材料处于产业化提速或正在被业界试用状态。

8、碳酸锂方面:6起兼并购/8个项目

从今年整体情况来看,受新能源汽车行业波动影响,下游需求没有达到预期,碳酸锂价格从年初最高18万元/吨左右逐渐跌至12万元/吨左右,到了下半年基本处于“趋稳”状态。而基于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长远看好,今年仍有大量投资用于碳酸锂标的的兼并购,很多锂产品生产企业都启动了扩产项目。

6大兼并购及投资事件分别是:坚瑞沃能入主澳洲Altura矿业、比亚迪与盐湖股份等合资5亿成立新公司、*ST江泉腾笼换鸟拟22亿元收购瑞福锂业、西部矿业拟作价17.76亿元收购青海锂业100%股权、吉恩镍业5.13亿元收购加拿大锂矿公司、赣锋锂业进一步收购RIM公司18.1%股权。

8大扩产项目分别是:天齐锂业投20亿建设年产2.4万吨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项目、赣锋锂业投3.03亿建2万吨单水氢氧化锂、斯太尔1.8万吨碳酸锂项目、江特电机年产6000吨碳酸锂技改项目(已经完成)、瑞福锂业年产2万吨碳酸锂项目(预计2017年投产)、永正锂电年产5000吨电池级氢氧化锂/高纯碳酸锂项目、肥城投资11亿年产2万吨碳酸锂项目12月试运行、青海盐湖比亚迪将启动3万吨碳酸锂项目。

9、设备方面:50%/三高三化

锂电设备最早出现在日本和韩国,但中国锂电设备行业经过近15年的技术引进和学习,已经在市场中具备了领先优势。目前国产化程度达到50%的水平,份额还在不断提升,预计到2020年将提高到80%。可以说,锂电池中国制造的时代已经到来。

值得一提的是,为适应锂电池制造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锂电设备将朝着高精度(提高实际值与目标值之间的差距)、高稳定(单机平均无故障时间越来越长)、高速度(生产效率提高)和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无人化(减少人工成本、减少人为误差)、数字化(对锂电池生产的重要环节进行在线监测和数据收集)方向发展。

钜大锂电,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钜大核心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