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1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欧赛能源正极材料营收暴增15倍

钜大LARGE  |  点击量:1416次  |  2018年12月08日  

4月10日,欧赛能源(836058)发布2016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2亿元,同比增长69.32%;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81.8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1.58%.

其中电芯业务营收1009万元,占比4.5%;电源业务营收7789万元,占比35%;正极材料业务营收1.3亿元,同比增幅15倍,占比60%。

公司表示,营业收入增加69.32%,主要原因为公司2016年销售结构发生改变,由电池组为主调整为正极材料为主。国家产业政策调整,新能源行业爆发,下游动力电池行业增长,导致公司的正极材料销售收入显著增加。

欧赛能源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专注于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研发生产和动力电池系统集成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从上游原材料到下游动力电池等锂电产品都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增长态势。欧赛能源也抓住了这个机会顺利实现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投扩产。

去年8月8日,欧赛能源6000T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正式投产,同时采用行业内先进技术和设备,使产品性能在原有基础上有了大幅改善;烧结工序采用辊道炉进行烧结并配备自动称重上料系统,确保了产品的一致性。扩产后,公司产能在2015年的基础上翻了三倍,达到预期的目标,为材料销售的突破性的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欧赛能源表示,根据公司的发展规划和公司现有的产品结构状况,公司决定再次扩大正极材料生产规模,即在现有基础上将产能提升到年产10000吨,成为国内顶级磷酸铁锂材料生产厂商。

新补贴政策将补贴金额与能量密度挂钩,提升电池能量密度成为了当前电池企业的首要任务,这也对正极材料企业在提升产品性能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此,欧赛能源在2016年完成了包括高纯磷酸铁、高能量长寿命磷酸铁锂材料、IFR26650EC3.7Ah电芯开发、基于主动均衡技术的BMS开发等共十五个项目并顺利结案,其中有8个项目实现了量产,达到预期的设计要求;7个项目实现了工艺优化,大幅度提升了产品的质量。

其中,欧赛能源在铁锂材料、动力电池产品技术攻关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

据了解,公司完成了长寿命型铁锂材料开发并量产,其克容量达到了155~160mAh/g、全电池克容量发挥≥145mAh/g、压实密度可达2.4g/cm3以上,循环寿命≥3000次,满足行业和政策对能量密度和循环性能的要求;采用该材料所制电芯性能处于行业内领先水平。

公司实现了高容量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开发,公司主打钢壳圆柱型铁锂电池,其中IFR26650EC3.7Ah开发并小试成功,能量密度可达140.5Wh/kg,高于125wh/kg的行业水平,实际系统搭建效果系统能量密度约为101.6Wh/kg,满足国家最新的《客车补贴调整方案》中非快充类纯电动客车里1.0的补贴系数。

公司实现了低温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开发:EC电芯可在-20℃下实现1C放电,容量可达到常温容量的80%以上,满足电动汽车电池国标≥70%的技术要求。

目前,欧赛能源已经和天津力神、江苏海四达、广州鹏辉、湖北金泉、迈科新能源、湖北骆驼等动力电池企业形成合作关系。同时公司的动力电池系统集成业务也和上海申沃、东风集团等整车企业进行了深度合作。

“我们执行定制型的差异化服务,给我们的客户供货都是固定专线生产,保证客户产品批次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欧赛能源副总经理梁永光对高工锂电网表示,公司6000吨产能都是按照客户的需求来设计的,新建产线只有经过客户审核通过后才会生产供货。一方面可以保证客户的产品品质,另一方面也可以规避产能过剩风险,提升企业竞争力。

梁永光认为,面对磷酸铁锂材料产能过剩、客户要求产品降价、产品毛利率下滑等多重压力,对内企业需要通过设备升级和技术创新加强生产成本控制,对外则应该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内外联动,在提升产品品质的同时争取利润空间。

目前,欧赛能源已具备从合成正磷酸铁、正极材料,到制造电芯、电池模块,再到模块化电源系统的研发及生产能力,贯通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系统产业链的中上游,可从源头开始控制公司产品的性能和成本。同时公司由于自主研发和生产产业链上的各种产品,对材料的各项性能更加熟悉,能够迅速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工艺配方的调整。

同日,欧赛能源发布对外投资公告,拟设立全资子公司五峰县欧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00万元,将从事电池原材料等产品研发、生产、销售。

钜大锂电,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钜大核心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