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大LARGE | 点击量:872次 | 2019年05月08日
评电动车自燃事件:比起火更可怕的,是车企藏着掖着不作为
在这个四月,特斯拉、蔚来、比亚迪、荣威都有车发生起火事件,尤其是特斯拉和蔚来在24小时内相继发生自燃,因为燃烧速度快而烈,其自燃视频在微信群和网络上得到了广泛传播,引发了人们对新能源汽车安全问题的强烈关注。
其实,燃油车也经常发生起火事件,但相对而言,人们不会有太大担心,因为人们对其着火的原因和后果有相对清晰的认识,而油箱本身的防爆技术已近成熟。但新能源汽车还是新生事物,人们对电池的特性都还不熟悉,对于起火的原因和后果尚未有清晰认知,因而也会有更多担心。
鉴于此,第一电动认为,比着火更可怕的,是车企藏着掖着不作为。对于每一起着火事件,车企都应认真对待,出具详细可信的调查报告,充分保障用户乃至全社会的知情权,并在事后采取相关防范和改进措施。
因而,我们在这期稿件中,先是盘点了上述四家车企的表现,然后对多位车主、行业专家和车企技术人员做了深度交流,从各个角度对于这次新能源车扎堆起火事件做了反思和建议,以期更好地防患于未然。
连续四起烧车事件,相关车企处理方式大不同
充电温度:0~45℃
-放电温度:-40~+55℃
-40℃最大放电倍率:1C
-40℃ 0.5放电容量保持率≥70%
特斯拉报告至今未出,马斯克“傲慢”转移话题
4月21日晚间,位于上海徐汇区文定路某小区地下车库,一台特斯拉Model S发生自燃,并引燃了身边的奥迪、雷克萨斯两台车。三台车烧得惨不忍睹,全部报废,幸好没有人员伤亡。各车主均表示希望特斯拉官方能够正确对待问题,并勇于承担责任。
事故现场一片狼藉,三辆车几乎都面目全非。
对此,特斯拉在官方微博先后发布三条相关声明。
截至目前,特斯拉官微再无其他相关声明,也还未给出确切的车辆自燃原因。国家质检总局汽车缺陷调查与鉴定召回专家陶巍曾于24日向外透露,初步判定是电池短路问题。不过,有媒体报道特斯拉对电池短路一说进行了否认,并且发布了一份线下告知书,表示已经委托上海当地汽车服务公司,对涉事的车库车辆提供免费的汽车美容和汽车检查服务。
当然, 一向亲自“下场”的特斯拉“公关”马斯克这次也出现了。不过不仅迟到了,态度也有问题。
简单来讲,马斯克表达了这几个观点:燃油车自燃起火几率是电动汽车的五倍;媒体双标,对燃油车起火造成人员伤亡不重点报道,却让特斯拉起火且无人员伤亡事件一直登头条;读到关于特斯拉的双标文章时,应该想想其中是否有什么不能明说的原因。
不得不提的是,推特下面国外网友的回复几乎“一边倒”。要么表示支持马斯克的说法,马斯克应该与媒体继续“抗争”,要么继续说特斯拉好、马斯克好,只有很少数要求特斯拉尽快调查原因并公示的声音。
客观地讲,油车起火概率确实要比电动车高,但站在用户的角度来看,这种不提此次自燃事件的发声根本算不上回应,起码不是正面回应。不仅没有拿出要深入调查原因的姿态,反而开启嘲讽媒体模式以维护自身利益。抛开媒体的做法正确与否来看,马斯克这次应该说的内容本就不该把媒体作为重点。这次不禁再次让人感受到了马斯克的“傲慢”,这种不太端正、推脱责任的态度距离已被烧车的车主诉求实在相差甚远。
4月30日,起火特斯拉车主在微博发声,质疑马斯克言论。他写道:“对于消费者的生命,可以用百分比去搪塞吗?”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特斯拉表现较差,没有从用户和社会知情权角度做工作。”希望特斯拉中国方面能够尽早公示调查结果,给车主与大众一个说法。
蔚来已出具报告,但仍引发了一些质疑
就在特斯拉自燃事件发生后的不到24小时,蔚来汽车也出事了。
4月22日午后,西安一辆蔚来ES8在授权服务中心维修时突然起火。蔚来官方及时发声,称已开启对燃烧原因的调查,会在后续及时对外公布调查结果。
4月30日,蔚来发出事故说明。经过调查,初步结论是该车辆在送修前底盘曾遭受严重撞击,拖底导致电池短路起火。
针对这份说明,大家意见很大,对为什么报修车辆没有上台架检测底盘、为什么联网的电芯没有检测出问题、为什么蔚来没有后续改进措施等三点提出质疑。
5月1日,蔚来CTO黄晨东于APP发表《电池包安全的答疑》。5月2日,蔚来服务运营副总裁王正霖又代表官方发布了《进一步保障动力电池安全的行动方案》,总结教训、提出解决措施。
相较特斯拉的回应,蔚来显然做得更到位。虽然没能完全解决车主的疑虑,但能够端正态度,迅速、公开去处理,这一点值得肯定,相关评论中也能看出到大部分用户持此态度。
不过,蔚来的事故说明也遭到不少如陈震、电动星球蟹老板等大V的质疑,有“甩锅”用户的嫌疑和售后维修的问题。
荣威ei6插混车型路上起火,官方未作任何公开声明
4月23日晚间,一辆荣威ei6插混车型在杭州路上起火燃烧。据了解,起火点在座舱内,不排除座舱内存有易燃物品。该车整个座舱已经烧光,且发动舱和尾箱都有火烧痕迹,但车辆前后杠保存完整。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当中。
对于这起事件,上汽荣威官方并没有做出任何公开声明,相较特斯拉、蔚来,网上关注度和影响力也不大。不过,也有用户做出了自己的判断,但还需等待后续官方公布原因。
比亚迪e5起火,初查动力电池完好,具体原因待公布
4月24日,湖北武汉发生一起比亚迪e5起火事件,无人伤亡。据网友提供的视频显示,24日早上一辆白色比亚迪e5电动汽车起火燃烧,起火部位主要集中于车辆后方,视频声音称,因为灭火器太小无法将火及时扑灭。随后消防人员到达现场后将火扑灭,从网友提供的照片显示,该车只是后方烧损,车辆前半部分并没有遭到火势殃及。
比亚迪这次起火事件也引发了不小的关注。当天,比亚迪官方回应称,经初查动力电池完好,起火原因待查,还配上了证明电池包完好无损的图。截至目前,官方再未公布后续进展。
车主声音:不后悔买新能源车,但希望车企更负责任
那么,新能源汽车用户对以上起火事件、及相关车企的回应又有什么看法?我与几位新能源汽车的车主聊了聊。
我问了身边很多车主,和我谈到最多的便是以下三点:第一,新能源汽车起火虽然发生了,但依旧对这个产业有信心;第二,燃油车起火发生得更多,新能源汽车此类事故算是个例,不应被过分放大;第三,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故,相关车企应该负起责任,调查结果透明化,尊重用户知情权。
能感觉到,这些车主对于自己座驾的选择并不后悔,态度很积极。对此次烧车事件某些车企的处理方式,有些人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还给出了建议。
ES8车主桂先生给蔚来表现打90分,但仍希望厂商尽到告知义务
蔚来ES8车主桂先生和我说,如果给蔚来此次的处理办法打分的话,100分满他给打90分,10分扣在没有做到及时预警上。不过,他认为官方给出的措施第四点(免费更换具有安全隐患的电池包)“非常给力”。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他曾亲身经历过拖底造成电池变形的事儿。
“以前我开的比亚迪e6,有次去唐山玩儿的时候,中间有段路有个坑我没看到,当时就拖底了,下面电池有个角就瘪下去了。这个车用的应该是铁电池,我不知道如果是换成三元锂电池,过会儿会不会烧起来。
电池瘪了之后我去4S店,结果换电池给我的报价是17万元。保险公司和比亚迪沟通,说太贵了,整个车买下来才23万元,拖底一下不可能到了快报废的程度了,以前也没碰到过这种情况。最后找了一个折中的解决办法,就是先把电池运回深圳进行修理,修好再给我送回来。后来我看维修单上显示花费5万元,当然这个是保险公司那边出的。
所以有了这个前车之鉴后,这次蔚来说,你如果因为拖底或撞击导致电池变形可以免费更换,我其实非常惊讶,因为做这个实际上也需要很大勇气和财力的。”
另外,他表示车主的知情权是应该得到保障的,比如电池的衰减程度与安全性、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发生危险等方面,厂商都有义务告知车主。“很多新能源车主以前都是先开油车的,对新能源车并不是非常了解。就比如拖底这件事,对于油车来讲并不是个大问题,但对新能源车来说却是非常严重的,别说车子的安全性和寿命了,可能很多车主都不知道电池的边界在哪儿。对于这些问题,厂商都应该重视起来。”
长安奔奔EV180车主:车企知道有危险而不做预警,那他们掌握数据有什么用?
对此,长安奔奔EV180车主hank则给出了更为具体的建议。
他表示,首先厂家应该正面回应,公开调查渠道,并且说明起火原因,到底是设计缺陷还是用户使用不当。此外,厂家应该有义务对购车用户进行关于日常使用、安全隐患等方面的培训。“这些车企从来不培训用户,有时出现问题以后用户去咨询,4S店一问三不知得转给厂家看,结果厂家有时候回答得也模棱两可,像不愿意回答你的问题似的。再举个例子,比如我现在没有充电桩,自己用飞线充电,那厂家就应该建议我用什么样的线,怎样充电才能避免火灾发生。”
他还认为,发生事故前的车主知情权也应该得到保障。“车企那边肯定是有实时监控的,但要看他们愿不愿意公开这些信息。用户应该知道自己车辆的电池信息、电池电量、每个电池的电压温度、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等等。作为车主,我应该有权利知道自己的车是不在正在处于高温状态、电池是不是会失控。而且油车着火可以灭,电车电池着火迅速很难救还可能会爆炸。就算车企知道有危险了但不提前做预警,那他们知道有什么用啊?没用。”
车有安全隐患,厂家能否做到对用户及时预警?
那么,对于用户普遍关心的事故发生前提前预警,到底有没有可能做到呢?为此,我与多位业内相关人士沟通,总结出以下几点:
1. 用户知情权应得到保障,厂家后台关键监测数据应向用户公开;
2. 由于异常信息较多易误判、新能源汽车起火或燃爆时间短暂等原因,目前对车辆起火预警仍有难度;
3. 业内车企及机构都在做预警课题,经过足够的研究测试、积攒丰富的实证数据后,可以逐步解决这个问题;
4. 建议完善车联网系统、向车主逐步开放溯源系统。
下面具体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
崔东树表示,从厂家的角度来看,有对自家产品的后台监控,如果一辆车的电池等方面有安全隐患或起火风险,应该做到对用户的及时报警提醒。不过目前这个能力还偏弱,因为异常信息较多,容易误判,所以对车辆起火信息的预警仍有难度。对于关键数据对用户的公开,他认为厂家搜集信息的部门是为消费者服务的,应该转变服务观念,使用户知情权得到更好的保障。用户应该可以及时调阅自己的数据,做到自主地了解车辆信息。
对于厂家的后台都可以监控掌握车辆的哪些数据和情况,某车企新能源品牌经理告诉我,由电池故障引发的起火原因可以很复杂,不同厂家对于电动车安全的监控方式不一,不过至少对于电池基本状态如工作温度、SOC(荷电状态/剩余电量)、SOH(充电倍率/电流值)等这些都是实时后台可获取并管理的数据。而用户在车里或者通过手机端(具备车联网远程监控功能的车型)也可了解电池信息,并且提供及时的异常报警,这个技术并不算难,有许多厂家也已实施。“不过,我们必须要认识到,电池的起火甚至爆燃往往时间短暂、反应剧烈,仅仅是监控与提醒远远不够。回到最根本的话题,我们要质问的应该是:如何保证在电池密度、续航里程快速发展的迫切步伐下,电动车厂商还能做到与汽油车同等标准甚至更高的基础安全标准,比如安全试验强度、极端环境或工况下的冗余等。此外,电动车厂商应当在发生的事故中公布完整而具备公信力的分析报告,但也许前提是监管部门出台强制性法规。”
某新能源车企的电池总监也表示,厂家后台监控对行业来说很容易实现,重点在于能否及时报警提醒,即热失控预警,这个是区别于过温报警的。目前部分车企及机构正在联合研究测试,完善数据积累,完成建模后可以逐步解决这个问题。“为了用户知情权能得到更好的保障,首先要完善车联网系统。整车及电池状态通过手机APP随时让车主知悉,并对潜在风险进行预警。其次可以研究溯源系统并向车主逐步开放,让车主了解这辆车如何从0到1。如何设计?做了哪些测试验证?这些问题都让车主知悉。就像定制的有机蔬菜,顾客通过专属二维码就知道它如何从一颗种子到餐桌,购买更放心。”
其实,提前预警是业内都在研究的课题,不过目前似乎都还没有找到很好的办法。真锂研究创始人墨柯表示,联网的话会涉及用户隐私权的问题,不联网而做到全天候监控的话则需要电池在无人的时候也要时刻工作,这本身就是安全隐患(联网也需要电池时刻都在工作)。“事故发生前的风险判断,目前没有办法做到很精准,因为人们目前对于锂离子电池的特性都还没有做到完全了解。相信积累了足够丰富的实证数据之后,能解决这个问题。”而对于最近发生的起火事件及原因,他呼吁各车企不要“藏着掖着”,应做到公开透明,大家也可以一起思考解决问题。
另外,根据蔚来CTO黄晨东与车主的评论互动中,我了解到对于电池的安全隐患,是车在使用中可以监测到,而静止时比较困难,因为有些电化学变化是比较漫长的过程。而对于电池受到撞击产生形变时可否监测到这个问题,黄晨东表示“目前不能。正在开发并争取加入形变监测。”
写在最后
连续几起新能源汽车起火事件,让大家开始重新审视起这个新生事物来。
这几起事故反映出新能源汽车技术没有完全成熟,电池安全性还不能完全保证。虽然有着续航里程焦虑的压力,各车企也不能仅仅将能量密度作为设计考虑的第一指标,而是需要继续提高电芯、系统等的安全设计和测试验证。
此外,无论是在有安全隐患、危险临近前,还是事故出现后,用户都应享有用户知情权。在这个方面,厂家有责任做更多事、付出更大的努力,以最大程度降低事故发生率与人员伤亡。
客观地讲,相较已经发展了150多年的油车,新能源汽车起火事件概率已经很低,很多用户表示不会因为这几次起火事件就看衰整个行业,我们也不应过分放大,而要进行客观的评论与思考。遗憾的是,对于新能源汽车,观望者就是比使用者多,舆论关注度又高,导致大家有新能源汽车“频繁”出事的感觉,也就不太容易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
但无论如何,对于所有人来说,出行的可靠与安全是最基本的诉求,与能源类型无关。
下一篇:车企一季度财报出炉 谁是最大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