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大LARGE | 点击量:812次 | 2019年05月13日
燃料电池终于迎来产业化发展阶段!
“我在汽车行业工作近四十年,大概二十多年前就开始做电动汽车。在燃料电池方面全汽车行业做过很多努力,到今天,燃料电池终于等到了产业发展的阶段。”世界汽车组织(OICA)第一副主席董扬在近日举行的CHFCE2019中国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发展大会上抛出了“关键词”。
众所周知,氢能燃料电池作为新兴技术方向,前景十分广阔。但客观来讲,其所面临的技术型和经济型挑战也一直比较严峻。燃料电池产业的春天真的来了吗?能攻破成本、耐久性、加氢基础设施建设等难关吗?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到底还是不是问题?等行业热点问题在会上引发热议。
(文丨本报实习记者赵滢)
“政府确实能整合资源干大事”
“2019年全国两会以来,氢能和燃料电池已经成为多种提案的关键词。氢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势必会对正在重构的能源工业体系产生深远影响,加速氢能、燃料电池行业的发展进程。”业内人士在会上指出。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加大力度,支持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在燃料电池应用重点——交通领域,引导和鼓励性政策不断出台。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曾明确指出要系统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研发与产业化,并提出要在2020年,实现燃料电池汽车批量生产和规模化示范应用。各地方政府同样出台相关政策,据悉目前广东、上海、苏州、佛山、武汉等地已发文,明确提出推进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
据介绍,各级政府鼓励性政策,大多涵盖两方面,一方面是推动加氢站等基础建设,描述未来规划。而另一方面,是对燃料电池本身,从技术的角度提出要求。业内人士表示,在发展燃料电池汽车方面,我国确有优势——政府能够“整合资源干大事”,为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提供有力保障。
“回顾2008、2009年,当时纯电动汽车产业正处起步阶段的关键节点,目前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现状正和彼时极为相似。预计未来五到十年内,整个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会迎来高速发展。”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项目经理郝冬表示。
卡脖子问题正在解决
毫无疑问,中国燃料电池市场具有非常强劲的增长潜力。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该怎样够满足产业化需求。
郝冬指出,把时间拨回10年前,加氢基础设施,成本和耐久性曾是阻碍燃料电池车辆应用的三座大山。目前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国家部委的有力支撑,各行业企业如中石油、中石化,以及各车企,都开始加入到加氢站的建设队伍当中。
随着技术的发展,燃料电池成本也已经有效下降。董扬在会上表示,燃料电池技术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能量密度已大幅提升,电池堆或是系统的能量密度达到了每升三千瓦以上,个别技术可达更高。在氢携带方面,目前用70兆帕压缩氢完全可以达到使用要求。同时,腐蚀、高低温耐受问题也都找到了解决方案。在诸多技术进步推动下,燃料电池成本明显下降。”
与基础设施建设和成本控制相比,耐久性涉则及更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郝冬指出,现在提高耐久性的第一要务,是从第三方角度构建一套燃料电池在车用条件下的耐久性的评价方法,引导整个产业的技术进步。
另外,业内人士指出燃料电池汽车要想走进千家万户,还要从消费者角度出发,提升安全性也是重中之重。国家对燃料电池汽车安全性早有考虑,在标准体系方面,一直在不断开展工作,完善加氢通信协议,碰撞安全等标准。
未来和纯电并重
纯电动和氢燃料,是全球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两个主要方向,很显然时至今日,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不必再纠结技术路线问题。“不需要讨论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行业要不要发展,应该把目光投向如何发展。”业内人士表示。
董扬表示,“中国发展燃料电池汽车有自己的优势和明确的应用场景。现在看来纯电动主要适用于乘用车,适用于城市内交通,适用于短途。而商务车、长途运输、城市间公路交通,则是燃料电池应用的重大场景。
国际氢能协会副主席毛宗强也指出,虽然国家已经支持了锂离子电池汽车发展,但是这与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不矛盾,二者之间是“兄弟”关系。
“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是分阶段的——先东后西,先南后北,先经济发达,再到欠发达地区。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要遵循这样的发展过程。”毛宗强指出燃料电池汽车“出道”比较晚,但有可能会后来居上。并借用了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的一句话“现在的燃料电池是叫好不叫座,这正是一个发展机遇,叫座了可能你就没座了,现在正是民企进入燃料电池竞争的时机。”
无论如何,氢能燃料电池都是全新的产业领域,它的发展和成熟将对未来的能源和动力体系产生颠覆性影响。“想要推动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健康蓬勃发展,就要需要充分重视技术和装备的发展;充分调研,谨慎决策,选择有效的路径和发展措施;并且要加强产业上下游的协同合作。”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张克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