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1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十年后,自主汽车还剩下谁

钜大LARGE  |  点击量:492次  |  2019年05月21日  

在知乎一周前有一个热门话题,是十年后你认为中国自主汽车还剩下谁。中国自主汽车很少进入热门话题榜,但这一次出现的背景并不是什么好消息。随着中国车市的进一步下滑,很多曾被高速增长掩盖的问题开始火山爆发式出现。在最近一个月中,北汽幻速、力帆汽车、JEEP等多个品牌的渠道危机爆发,当上百家的经销商和供应商上门讨钱的时候,自主汽车的生死存亡开始成为一个新的产业话题。


关于自主品牌的淘汰节奏,五年前业内就有讨论。当时,业内认为在2020年左右,中国自主品牌将完成兼并重组,只会留下为数不多的品牌,这个数量会在五家之内。但从目前行业的发展来看,汽车产业暂时的走向反而与此前的预测背道而驰。在最近三年多时间,中国汽车品牌和公司的数量几乎增长了一倍,甚至两三倍。这里面既有已具备规模的汽车集团的新一轮扩张,也有数量巨大的新进入者。


中国汽车公司和汽车品牌数量上的增长,是因为恰好处于中国汽车业和全球汽车业双层转型的新旧交替期。中国汽车正借着政策的东风,进行第二次“弯道超车”的努力,而从全球汽车业来看,受到科技进步的冲击,全球汽车产业正转向智能互联和清洁化的新出行时代。中国汽车工业面临着时代的机遇,而试图在这个转型期间淘金的人数量巨大。


当然这也带给中国自主品牌新的机会。一方面中国自主品牌可以借此实现品牌的突围,打破外国品牌在溢价更高的市场的垄断;另一方面,中国自主有机会抢占智能网联电动车的高地。


但这种局面显然不会存在太久。从今年车市表现来看,北汽系自主全线崩溃、东风自主难言乐观,一汽自主略有起色,这些大集团的自主品牌(乘用车)已经仅仅是在硬撑,而一些边缘品牌更是惨烈。如果车市没有大的反转,按照目前的市场趋势,在不到五年的时间中,目前中国的乘用汽车品牌很可能会消失一半以上。

过针刺 低温防爆18650 2200mah
符合Exic IIB T4 Gc防爆标准

充电温度:0~45℃
-放电温度:-40~+55℃
-40℃最大放电倍率:1C
-40℃ 0.5放电容量保持率≥70%

经济观察报在此前的报道中,曾对中国自主的新阵容进行了划分,我们认为中国自主在2018年已经形成了新的阵营梯次:第一阵容为三个乘用车超过百万辆的汽车,包括长城、长安、吉利。而第二阵营以50万辆和研发实力作为规模划分,则有上汽乘用车、广汽传祺、比亚迪、奇瑞。第三阵营是年销量在20万左右的品牌,这被认为是自主的盈亏平衡线,按照2018年的销量来看,这一阵营有东风风行,而其余则可能被淘汰者。


从全球汽车工业来看,欧美和日韩等地汽车强国的国内车企数量不会超过10家,甚至只有两三家。但中国车企数量比全球其他国家加起来的总和还多。数量减少是必然结果。


目前,全球汽车产业也已经进入艰难期,出现了几个鲜明特征,包括联盟化、整体进入开源节流期等。相比之下,尽管淘汰在加剧,但中国车企大部分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体系力,这导致中国自主车企不能很好地抵御风险。过去几年时间中,不少车企都在重新梳理架构,我们认为上汽自主明显具有最国际化和正规化的体系,而非目前大家都看好的吉利。吉利从沃尔沃身上榨取了足够的资源,目前正在进行新一轮豪赌,而这一次冒险将取决于其资金的完备程度。


在十年之内,中国车企的数量不会迅速的减少,仍然会相当巨大。凭借着走出国门或者是清洁化汽车的发展,新的品牌会有立足之地。至于十年之后还剩下谁,其实也并不重要。十年之后,如果中国自主汽车公司只剩下一半,仍然会超过全球任何一个国家的数量。而另一个问题是,在全球汽车产业的剧烈调整中,中国汽车是否会最终像家电和手机等行业一样,成为又一个反超的制造业?这值得我们期待。


钜大锂电,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钜大核心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