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1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认知错误还是氢能源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能源?

钜大LARGE  |  点击量:1592次  |  2019年05月28日  

最近,氢能源汽车乘着政策的东风开始抢夺起电动汽车的热度;这一现象像极了最初电动汽车出现在市场中那时,各路人马对此褒贬不一,并对其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其中赞成的一方表示“氢能源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能源,而且燃烧几乎不产生污染物。”反对的一方则表示“汽车拉着氢气就等于拉着一个大炸弹,危险系数太高不合理。”双方的观点乍一看起来都显得有理有据,好像都有一定的道理;但若是细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双方的观点都有一些认知不彻底的地方。

氢能源的使用过程的确“清洁”,但是生产过程严重依赖化石能源

毋庸置疑的是,氢能源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几乎不会释放任何有害物质;不过首先要了解的是:当前流行的氢能源汽车驱动方式并不是类似于内燃机那般燃烧氢气获得能量,而是通过“燃料电池”来将氢气和氧气结合,这是一种化学反应,在反应过程中会产生电力、水和热能,这种化学反应过程的能量转化效率比氢气单纯燃烧的效率要高出2-3倍;而且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废料除了微量的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外,主要是水,这也就是为何大部分人们一致认为“氢能源”才是清洁能源的最佳代表。

不过不能忽视的是氢气的制取过程,由于燃料电池反应所需的氢气对纯度要求很高,目前主流的工业制氢如水煤气制氢、石油天然气制氢等方法制出的氢气纯度很难满足要求。而最合适的制氢方法便是通过电解水制氢,且不说现在电解水制氢的催化剂多为昂贵的贵金属铂基化合物,就说现在电解水制氢所需要的巨量电能。

氢能源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能源?还是存在一定的认知错误

众所周知,目前即便是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火电也是最主要的电力来源;在2018年全球26.672万亿千瓦时的总发电量中,火电的占比为64%;而我们中国火电的发电量占比更是达到了73.5%。所以若是在目前这种电力来源结构下,推行氢能源发展,虽然会在终端减轻不少污染;在制氢过程中的电力二次损耗将会在导致电力负荷快速上升的同时导致更多的环境问题。

所以,氢能源即便是“使用中”的清洁能源,但是目前“不清洁”的电力生产结构却使它显得并不是那么清洁。只有在我国的其他可再生发电模式(风能发电、水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潮汐发电)进一步发展之后,氢能源才称得上是真正的“0”污染能源。

氢能源储存方式多种多样,并不都是高危型储存

对氢能源的安全性报以怀疑态度的人们,他们的想法也并不是错误,我们日常所见的储氢方式的确多为高压罐储存。而又由于氢气的密度较小,储氢效率很难提高,想要在汽车这个有限的空间内储存能让车辆续航数百公里所需的氢气,只能通过超高压气罐才能实现。譬如丰田现售的MIRAI氢能源车型上部署的就是两个700的大气压的高压氢气罐。

也就是丰田运用的高压储氢方式,让人们氢能源的推广产生了不可避免的担心。毕竟在事故中,只要车速超过了60km/h车身钢结构就会发生形变,而万一碰撞中高压氢气罐发生破损,遇到电火花后不就会变成一颗小型炸弹?这种顾虑并没有错,如果是普通的压力罐受到破损后遇到明火,自然会变成一个威力不小的炸弹;但是目前氢燃料汽车用的氢压力罐却是不同。

依旧是以丰田的量产氢能源汽车MIRAI为例,在测试中80km的撞击中,即便是车体发生了眼中的形变,但是罐体并没有损伤,这是因为这种车载高压气罐的主体部分没有金属,主要材料为树脂、碳带和玻璃纤维,耐压性有了充足的保障。

估计有人会问,即便不怕这种程度的碰撞,万一车辆着火呢?这种材质的气罐岂不是一烧就炸?首先长时间的加热即便罐体阻燃,内部氢气受热膨胀肯定也会撑破罐体。所以此类罐体都会设置一种叫做“易熔塞”的阀门,一旦达到限定温度,易熔塞就会融化将罐内的氢气释放而出。

不过也不用担心火焰会顺着气流进入罐体引发爆炸,或者说喷出的氢气会加大火势。易熔阀是是一种止逆阀式,火焰并不能逆向进入气罐里。另外氢气会向汽车的右斜后方向外排出,而且速度会受到控制,不会发生爆燃事件,更会像一个大型打火机的燃烧效果。

况且,目前还有另外一种储氢方式正在向量产的道路上进发,这是一种金属储氢法,利用某些特定的金属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市它们和氢气结合产生金属氢化物,而在另一特定温度下这些金属氢化物又会发生逆向反应重新生成氢气。这种储氢方法相当的高效,一单位体积的储氢金属,最少可吸收1300倍体积的氢气,切生成的金属氢化物的稳定性也相当高,可以说是未来最可能成为主流的小型储氢方法。

不过目前由于材料的限制,这种储氢方式的成本还比较高,只能在一些高端装备上得以运用;不过据最新消息我国研制的含铈量较少的富镧混合稀土储氢合金MlNi5已经解决的成本过高的问题,而其他国家也传出了不少替代金属的解决方案,所以此储氢方案的前景相当宏大。

而除了金属储氢之外,还有诸多从原理上更能让人信服的储氢方法,譬如玻璃微球储氢、吸附储氢、有机化合物储氢等储氢方式正在研发之中。所以说未来的氢能源汽车的安全性有可能会比现在的燃油汽车更加高,“背着炸弹”这种担心并不实际。

氢能源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健康的无后续污染的优质能源,而它从使用反应过程中来看又可以说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资源,它会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内人类的主要能源是一种可以想象的结果。

只是目前受到制取和储存的种种技术限制,让它还不能胜任这个角色,但是路都是人走出来的,有尝试才能有进步,我们为何不能抱着友好的态度去看待这个新生事物呢?不过,部分媒体的失实报道的确很让人糟心,也会让很多不了解这一行业的群众产生抗拒心理,不过真理之所以叫真理,是因为无论如何它都会实现,而美好的世界也一定会实现,让我们更耐心一些,去期待新技术给我们生活带来的转变。

钜大锂电,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钜大核心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