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1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动力电池“白名单”取消、韩企将发起猛攻!

钜大LARGE  |  点击量:837次  |  2019年06月28日  

工信部24日公告,2015年制定的《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自6月21日起被正式废除,相应认证企业目录也同时废止。这意味着,在业内存在近4年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白名单”正式取消。路透社评论称,中国此举可望打开这一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市场的大门。

动力电池“白名单”是指什么?这需要追溯到四年前。2015年3月24日,为引导和规范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健康发展,工信部制定了《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宣布自2015年5月1日起,企业按照《规范条件》要求,通过“汽车动力蓄电池生产企业管理系统”进行在线申报。而在售的新能源汽车只有搭载了符合条件、进入“白名单”目录的动力电池,才能享受新能源汽车补贴,搭载目录之外的动力电池则无法获得补贴。

自2015年11月开始,工信部先后发布了四批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共57家电池企业入围,包括我们熟知的宁德时代、沃特玛、天津力神、国轩高科等等,但三星、LG、松下等日韩电池巨头始终未进入目录。

一直以来,动力电池“白名单”也在业内发挥了多重作用,其以企业生产和产品应用安全为基础,在支持汽车动力电池企业发展完善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另一方面,未进入电池目录的企业在华发展有所放缓,“白名单”目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分外资企业选择合作伙伴的范围。而随着“白名单”正式取消,国内动力电池领域也将迎来全新的竞争和发展轨迹。

一位了解韩系动力电池企业的业界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因种种原因,韩系电池企业一度在中国处于停滞状态中,但这正在发生改变,韩系动力电池企业尚处在盈亏不均的阶段,纷纷将中国市场当做是提升业绩的重要环节,尤其是中国一旦在2020年之后完全取消补贴,韩系与中国本土动力电池公司将站到同一起跑线上,会迎来新的契机。

这位业界人士表示,目前韩资动力电池三巨头在全球的订单额达到近200万亿韩元(约合1.17万亿人民币),但由于前期的巨大投入,以及来自中国等国企业的竞争态势,导致韩资企业的前期收益并没有想象当中的良好。第一财经记者翻阅LG化学、三星SDI及SKI的财报发现,三家公司均提出目标,争取在2019年-2020年实现动力电池事业部门的盈利,并针对中国市场的未来布局作出进一步的打算。

LG化学“联姻”吉利汽车、SK集团“结盟”恒大集团,韩系动力电池巨头已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严阵以待。

6月12日晚间,吉利汽车发布公告称,其间接持有99%股权的附属公司上海华普国润与韩国LG化学订立合资协议,并将成立合资公司,主要从事生产和销售电动汽车电池。而在LG化学方面所发布的声明中也提到,双方将各出资1034亿韩元(约合6.05亿人民币),并在今年底在中国开工建设其新工厂,预计在2021年年底完工,届时该工厂将拥有10GWh的预计年产能。LG化学方面还表示,未来在保证自有技术的背景下,积极开展与中国整车企业的合资及全方位合作。

同一天,应韩国SK集团董事长崔泰源的邀请,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一行考察SK集团,双方探讨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的可能性。当天,许家印在会见崔泰源时表态称,恒大将与SK集团强强联手,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并提出与SK集团联手,将进一步巩固恒大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优势。

无论是吉利还是新闯入造车领域的恒大,皆向韩系动力电池企业抛出橄榄枝,为韩系动力电池企业在华重新卷土创造机会。韩系电池企业看中中国庞大的市场空间,纷纷加快在华的步伐,决心与本土电池厂商一较高低。

2018年5月,中汽协与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联合公示了《汽车动力蓄电池和氢燃料电池行业白名单(第一批)》,其中除了比亚迪、力神等本土企业以外,韩系动力电池企业首次进入榜单,虽然该白名单与补贴并无直接关系,但仍被业界人士认为是韩系企业对中国市场发起新一轮进攻的前奏,而近期以来韩系企业密集与中国本土车企的合资及合作项目,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这种观点。

韩系动力电池企业将发起猛攻,将会蚕食部分中国动力电池企业的市场份额。截至目前,三星SDI、LG化学、SK集团、松下等日韩动力电池“巨头”均已重回中国市场,这将给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带来不小的冲击,尤其是规模较小的企业,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前有强敌,后有追兵,动力电池企业腹背受敌,行业正在上演新一轮“火拼”。

GGII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汽车动力锂电池企业出货量排名前五位被中日韩企业瓜分,排名前十的企业中,中企占据6席。从全球动力电池格局来看,宁德时代和松下竞争优势明显,但韩国企业增长较快。其中宁德时代、松下、比亚迪分列前三,韩国的LG化学和三星SDI紧随其后。自2015年开始至今,中国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出货量国家。2018年,中国动力电池装机总电量约56.98GWh,同比增长56%。

宁德时代继2017年超过松下之后,2018年以23.4GWh再次位居全球第一,23%的全球市占率,较排名第二的松下高出2个百分点,比排名第三的比亚迪以及排名第四的LG化学高出10个百分点和15个百分点。

宁德时代反超手握特斯拉订单的松下,得益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加速前进。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约122万辆,同比增长50%。其中,国内装机总电量排名前十动力电池企业合计约47.20GWh,占整体的83%,较去年TOP10企业合计占比上升达9个百分点,市场集中度提升趋势明显。排名第一的宁德时代和排名第二的比亚迪,在国内动力电池装机总电量占比与上年相比分别上升12.23%和4.54%。宁德时代逾七成的产能利用率在业内依旧遥遥领先,而国内有的二线动力电池企业已不足三成。安信证券相关报告显示,中国TOP10以外的动力电池企业,产能利用率低于10%。

目前受宏观形势和补贴退坡影响,中国动力电池企业普遍面临资金紧张的压力,有些企业已撑不住。作为昔日锂电池三强的沃特玛,在2018年深陷债务泥潭,濒临破产。此外,身为全球二次电池专业制造企业之一的河南环宇电源,在2018年11月申请破产清算。

2016年,中国动力电池企业数量达155家,到2017年降为约130家。有机构预测,2018年,我国动力电池企业可能只剩下105家。在技术快速迭代、价格不断下探的过程中,一旦技术或资金跟不上市场的发展步伐,企业就有被淘汰出局的危机。

安信证券相关报告显示,中国TOP10以外的动力电池企业,仅拥有约13%的市场份额,但占有55%的行业总产能,产能利用率低于10%,相较于韩系动力电池行业的近80%的产能利用率相差甚远。一位动力电池行业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有些低端产能的企业已经着手减产,甚至进入了破产边缘;全产业链的深度洗牌开启,行业的出局者只会越来越多。”

面对整车厂与海外竞争者的双面夹击,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方面回应记者称,外企的进入并不会一下子就改变目前国内市场的格局,公司目前也正在积极拓展客户,包括吉利、合众、博世等。

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无论政策、行业如何变化、外资如何加速入局,对于我们来说,关键是把产品和技术做好,这是基础。”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心脏,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蒸蒸日上的当下,动力电池市场的竞争不可避免,尤其是对于真正想在国际市场拥有竞争力和优势的企业来说,国内市场无疑是最好的初始历练战场。而对于国内动力电池产业来说,只有真正放开市场,营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才能迎来更加健康的良性发展。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此次放开动力电池行业的竞争,是解除制约行业发展瓶颈的重要举措,外资动力电池的进入会拉动国内产业链的发展,促进自主配套产品的技术提升,实现融合发展。

另一方面,崔东树认为,放开动力电池约束,有效引入竞争,将推动电池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对于当前利润急剧下滑、新能源汽车赔钱销售的整车企业来说,意义巨大。此外,由于动力电池白名单的压力,部分外资车企的国产新能源汽车的步伐较为缓慢,其转用国产电池的难度很大。此次放开动力电池控制,也同样有利于外资新能源汽车企业在中国的发展,从而促进新能源产业的整体进步。

钜大锂电,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钜大核心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