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大LARGE | 点击量:842次 | 2019年07月05日
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即将迎来恶战
对于中国本土的动力电池生产商们来说,寒冷的2018年马上就要过去了。但这并不是什么好消息,因为他们将迎来更加冷酷的明后两年。
在这之后,少数的一些幸存者或者说是幸运儿,如果能活着看到2020年的太阳,也就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贴真正消失的那天。那么恭喜,你将迎来真正血腥而残酷的生死之战。
未来中国的动力电池市场,就犹如古罗马的斗兽场。身旁尸体遍地,血流染红了土壤,遍体鳞伤却仍旧要继续战斗。生存亦或是死亡,是摆在每一家企业面前的终极考题。
但不会给你留出一暇时间去思考,因为巨兽已经进场。
一
2018年的12月31日,是天津市西青区的三星手机制造工厂的工人们上班的最后一天。明天过后,这家运营了快18年,曾有过闪耀辉煌史的合资工厂将正式停产关闭。
对于工厂关停,3000多名员工的心理是有所准备的。短短几年间,三星智能手机在中国市场的份额由鼎盛时期的将近30%跌至如今不足1%的可怜境地,国内人工成本的逐年高启,逼得三星将手机产线逐渐转移向越南,留在国内的大多是液晶显示器、OLED显示屏、陶瓷电容、锂电池这样的高端项目,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早在半个多月前,工人们就接到内部安置计划通知,三星中国给出的方案是“二选一”:要么走,要么留。
留下的人可以就近转移到三星在天津本地的另外几家工厂上班。他们中有不少选择了三星SDI在天津开发区的锂电池工厂。之所以不约而同地选择电池厂,是因为已经听闻了这样一个消息:
三星将投资24亿美元(合166亿元人民币)在建设动力电池和车用MLCC(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生产线。而实际上,至迟到去年9月,韩国人就已经通过追加2313亿韩元(14亿元人民币)的资本金,将三星SDI在天津的合资电池工厂的持股比例从从50%提高到80%。投资8亿美元的锂电池二期项目早在年初就开始悄悄建设,今天也进行到主体厂房建成,一条生产线也已安装完毕的阶段。
三星SDI的天津工厂产线专门用来生产21700圆柱锂电池,这些电池前期将用在市场更加成熟且稳定的3C电子以及电动工具领域,之后将视情况而定,应用在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上面。这家方形锂电池巨头,早已是海外宝马、大众、奥迪、现代和菲亚特-克莱斯勒等一线车企的核心配套商,其圆柱电池又在前不久拿下了捷豹路虎的电动汽车订单(注:《建约车评》已经确认,三星SDI并非取代LG化学的软包电池,而是两者并列为捷豹路虎的动力电池供应商)。未来,随着这些国际车企(尤其是尚未在中国境内开展新能源汽车业务的车企)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力,外资动力电池入华已成必然。
中国新能源汽车一路高歌猛进,韩国人亦是快马加鞭。
几乎在同一时间,三星SDI重启了这家公司在西安的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二期项目,三星SDI投入了这些年来在全球范围内的最大一笔投资金额:1.7万亿韩元(合105亿元人民币)。但值得注意的是,接近这个项目的人士告诉燕十七,重启西安工厂二期项目属实,百亿规模的投资也原是既定规划,但所谓的“建设5条60Ah方形动力电池生产线”是外界猜测杜撰,纯属子虚乌有的假消息。
这次三星SDI上马西安动力电池二期项目的动作是如此的低调,以至于中国国内还是从韩国媒体的报道中得知的消息。
这跟三年前那场盛况空前的竣工仪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年前(2015年)的10月22日,西安高新区的一座工厂里热闹非凡,红旗招展,人山人海,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原来是三星SDI环新动力电池工厂一期项目在此竣工。三星环新动力电池工厂,由三星SDI(50%)、中国最大的汽车发动机缸套和活塞生产商环新集团(35%,进入车企供应链可谓是熟门熟路)和以房地产和投资业务为主营业务的西安高科集团(15%,陕西省属国企,你懂的)合资成立。
仪式上可谓高朋满座,除了政商两界之外,中国境内叫得上名号的车企的高管悉数到场祝贺,其中不乏很多一把手。
短短几天之后,同样的画面在江苏南京LG化学的动力电池工厂落成典礼上重演一遍,一样的红旗招展,锣鼓喧天,一样的高朋满座,一干车企大佬到场祝贺。
除了一些特殊背景的行业会议,这在汽车圈,实属多年罕遇。
天下苦于动力电池久矣。
2014年,几乎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突然就这样爆发了。到2015年连续两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将近4倍的同比增速狂飙突进。
与之相对的,国内动力电池生产商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如雪片般飞来的订单接到手软,全天开工满负荷生产却依旧打发不走厂区门口排成长龙的运货车。新建生产线显然需要时日,短则一年长则两年的建设周期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更何况当时除了极少数几家(屈一只手都可数)专业生产动力电池的厂家之外,大多数企业都是赶鸭子上架,急匆匆从传统的消费类锂电池临时转型而来,在符合车规级的标准和质量要求方面可谓是差强了人意。
连年增速超过300%的动力电池市场需求量,以及中国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决心让韩国人和日本人看到了前所未有的机会。这两个东亚邻居,亦是传统的电子电器业强国的日本的松下,韩国的三星SDI、LG化学纷纷跑来中国掘金,挽裤撸袖准备大赚一笔。
早在2013年,韩国另一家财阀集团SKI就通过和北汽、北京电控合资成立动力电池公司爱思开,一声不响地闷头发了好几年的大财。
紧随韩国人之后,2016年,松下在大连投了30亿元人民币建厂,生产方形动力电池。
日本和韩国的电池公司,早于中国企业多年就涉足了汽车领域,是传统的动力电池生产强国。2011年,韩国以0.9GWh的出货总量超越日本,成了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国。两年之后,到2013年,中国就以1.9GWh的出货总量实现了对韩国的超越,可见中国动力电池市场的勃勃生机。
2014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排名前三只有比亚迪一家中国公司,这三大分别是日本的AESC,中国的比亚迪和韩国的LG化学(由于松下提供给特斯拉18650圆柱电池在当年还被统计在小型电池不计算在动力电池之类,故只能排第四)。而那个时候的宁德时代,都是处于小荷初露的阶段。
所以在当时(2015~2016年),松下、三星SDI、LG化学们,在装车领域不仅有多家国际一线车企金子招牌的背书,又有多年的规模化量产及配套经验,更兼背后大财团和政府的鼎力支持,可谓是要钱有钱,要产能有产能,要关系有关系。
加上逢此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大爆发这样的千载难逢之机遇,天时加上地利,不大捞上一笔,是不对的。
何以表述日韩公司进击中国的决心?三星SDI的社长在提到韩国本土之外的第一座动力电池工厂时无比傲娇地说道:“西安工厂不仅是中国最好的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在全球也是最好的。
而LG化学做好了向南京工厂压上35亿美元总投资的准备,将其打造成整个LG集团在全球范围内最大的电池基地。LG官方对南京电池工厂的定位是:“全球最重要”。
但就是这两座投了重金,被寄予厚望的“第一”、“最好”、“最大”、“最重要”的工厂,却在短短一年时间后,连投资款利息都没有收回来的时候就草草停产了。
原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一点就是,当时韩国人太心急,外加太高调。他们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人和。
为了最快最大限度地扩大在中国市场的份额,LG化学的南京工厂甚至在投产之前就对中国的车企放出风来,声称其电池出货价是1000元/kWh。这是多么的“丧心病狂”,要知道在当年国内均价超过2000元/kWh,韩国人在2015年给出的价格是中国人追求的希望在2020年才能实现的目标。
市场野心比司马昭更加地昭然若揭。
采用低价策略,通过价格战迅速搞掉竞争者,是以韩国人一直以来最为擅长的打法。当年,宁德时代就曾挺身而出,悲愤地控诉LG化学用低价打压中国的动力电池厂商。
想想当年,国产动力电池的整体质量水平,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韩国电池进入到在国外就一直合作的宝马、奥迪、大众、通用、福特、雷诺、现代起亚的配套体系里简直是顺理成章,而国内车企估计也大多会顺流直下。事实上也正是如此,截止到2015年底,中国境内有超过三分之一的车企(大多数商用车企以及一汽、上汽、北汽、长安、江淮、长城、奇瑞等乘用车企)的初步供货协议订单被三星SDI和LG化学收入囊中。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最为核心的零部件,其成本在当时一度占到了整车成本的一半以上。中国怎么会甘心将有着战略意义,关乎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的动力电池的主动权拱手相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