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无人驾驶技术也随之成熟起来,并且逐步运用到电动汽车中,有了这一项可以说是堪称伟大的科技发明,以后达到目的地也许就只需轻点下导航,汽车就会自动行驶到目的地,不用购票、不用排队候车,轻松便捷,届时无人驾驶的电动汽车会不会使高铁成为历史呢?
2004年,Manchester大学的Geim小组首次用机械剥离法获得了单层或薄层的新型二维原子晶体—石墨烯。石墨烯的发现,充实了碳材料家族,形成了从零维的富勒烯、一维的CNTs、二维的石墨烯到三维的金刚石和石墨的完整体系。石墨烯是目前所发现的最薄的二维材料。
特斯拉model3的火爆预售,使人们再次将目光聚焦于新能源汽车,对于锂电行业的意义在于其采用的动力电池新材料。据介绍Model3电池技术采用了硅碳负极,能量密度将达到300wh/kg,续航里程约346公里。续航里程的提升得益于硅材料的比容量要远大于石墨材料,而比容量数值的高低直接体现了单位重量电池的电量。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一般主要是以动力电池为主,对于什么是动力电池,相信还是有很多人不是很了解,实际上动力电池就是为工具提供动力来源的一种电源,那么这种动力电池与普通电池有什么区别呢?
动力类锂离子电池需要更多考虑可靠性和一致性,毕竟要长时间(至少5~10年)、恶劣环境(冬天低温、夏天暴晒、雨雪)、大量电池串并联配组使用。考虑可靠性和一致性,假设一辆汽车使用1000只动力电池,理想上,汽车厂家希望一个车型10万辆车的规模下不要出问题,也就是理想上要求动力电池出问题(安全、存储、循环等)的几率要在一亿分之一以下(当然对于最高端消费类电池而言,苹果也对供应商要求到了这个级别)。
铁锂电池是锂电池家族中的一类电池,正极材料主要为磷酸铁锂材料·又简称为锂铁电池。与传统的铅酸蓄电池相比,锂离子电池在工作电压、能量密度、循环寿命等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
三元聚合物锂电池是指正极材料使用镍钴锰酸锂(Li(NiCoMn)O2)三元正极材料的锂电池,三元复合正极材料前驱体产品,是以镍盐、钴盐、锰盐为原料,里面镍钴锰的比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三元材料做正极的电池相对于钴酸锂电池安全性高,但是电压太低,用在手机上(手机截止电压一般在3.4V左右)会有明显的容量不足的感觉。
电动汽车在美国可能不像在中国或挪威那样受欢迎,特别是在挪威,混动和纯电动汽车在2017年的销量超过了汽油车和柴油车,但每个月美国都有更多的司机转而选择电动汽车。
近年来,不少汽车厂商都透露过基于固态电池打造电动汽车的计划。例如“Fisker申请固态锂电池专利,最高续航800km,充电1分钟”、“大众计划研发续航1000km固态电池”等新闻屡见不鲜。
锂电池有可充与不可充的,不可充的又有好几种,不可充的锂电池基本原理是:锂负极失去电子氧化成锂离子,同时正极材料得到电子被还原成低价态,从而产生电池.可充锂电池则主要靠锂离子在负极储存而充电,放电时存储的锂氧化成锂离子而释放出来
锂电池跟蓄电池有什么区别?在查询锂电池的时候,会出现许多与锂电池相关的文章。在这些文章里,蓄电池出现次数颇为频繁,许多人可能会认为文章中的蓄电池说的就是锂电池。
电池储能大功率场合一般采用铅酸蓄电池,主要用于应急电源、电瓶车、电厂富余能量的储存。小功率场合也可以采用可反复充电的干电池:如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等。
石墨烯被研究者和各大媒体誉为“新材料之王”,是人类已知强度高、韧性好、重量轻、透光率高、导电性佳的新型纳米材料。本文讨论石墨烯电池为什么没有取代锂电池成为电动车的电池?
储能主要是指电能的储存。储能又是石油油藏中的一个名词,代表储层储存油气的能力。储能本身不是新兴的技术,但从产业角度来说却是刚刚出现,正处在起步阶段。
储能主要是指电能的储存。储能又是石油油藏中的一个名词,代表储层储存油气的能力。储能本身不是新兴的技术,但从产业角度来说却是刚刚出现,正处在起步阶段。
目前国产用于电动自行车的胶体电池与国外的胶体电池不一样,国产的是在AGM隔板中,通过真空贯注,把硅胶和硫酸溶液灌到电池正负极板之间。开始是富液的,与其他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不一样。
据英国路透社报道,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将斥资约77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6800万元)收购英国Ceres Power 4%的股份,并与后者共同研发新一代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这种电池预期可为电动车充电站提供更高效的能源。
锂离子电池充电要求首先恒流充电,即电流一定,而电池电压随着充电过程逐步升高,当电池端电压达到4.2V(4.1V),改恒流充电为恒压充电,即电压一定,电流根据电芯的饱和程度,随着充电过程的继续逐步减小,当减小到0.01C时,认为充电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