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大LARGE | 点击量:1152次 | 2020年04月07日
新能源汽车及BMS市场和趋势探讨
从2014-2019年大家看中间是电池BMS公司,有非常明显市场份额在扩大,独立BMS以前非常大,现在变小,目前趋于稳定的态势。目前动力锂电池做BMS优势非常明显,因为动力锂电池做PACK,做BMS产业链是非常完整的一条线,电池厂商对电池的理解是非常充分和足够的,相比公司来说会有更多的优势。还有目前电池头部公司在对技术、对资金的积累和投入不是小公司能比的,优势也非常明显,长期来看不同公司可能要思考我的定位到底是什么,特别是整车公司。专业BMS还会有机会,但是相对来说怎么样把握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目前市场参与者仍然以本土公司为主,外资公司随着合资车型进入市场开始占据一定市场。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占超35%的市场份额。这个市场头部会有几家,北汽新能源并不是自己在生产,亿能电子还有一些。外资公司有Zollner和电装进来。
那么,独立的第三方BMS公司是否还有机会?我把东软睿驰挑出来和大家看,最近几年主流车型里面都有占据一定市场份额,未来很多订单都拿到了。东软睿驰是一家非常值得研究和关注的典型汽车零部件公司做转型,进入智能化、电气化的公司,做得非常成功。这家公司目前在客户优势、技术积累、战略思路都非常正确,这种公司有非常大机会。目前主流车企已经建立初步稳定BMS供给关系。比亚迪用自己的,北汽新能源有金脉,航博和宁德时代,吉利BMS供应商非常多,未来宁德、LG会比较多。上汽有捷能,还有天宝,这应该是延锋伟世通,广汽有东软睿驰和金脉。合资公司宝马几乎都是普瑞均胜,戴姆勒有ACCUmotive,大众是法可赛这家公司,通用有LG和上汽捷能两家公司,丰田有电装睿驰,目前有很多新公司出现,而且是独立第三方BMS公司。
我们得出一个观点,BMS初始进入的时候壁垒相对较低,后面发现要想做得好,做得高端有客户,技术壁垒也非常高,我们认为优质的独立BMS供应商还是会有机会的。第二,乘用车市场进入壁垒非常高,原供应链体系内电子供应商更具优势。乘用车公司前装配套相对是有很大的门槛和壁垒的,是否能够进入供应链体系,是否和我有客户关系,这些都有很大壁垒,从这一点来说我们认为这种新的公司进入乘用车领域是非常难的。我们看到东软睿驰、法可赛都是在汽车领域的电子供应商。第三,随着新能源整车和电池行业市场会进一步洗牌,BMS行业会加速淘汰,未来很多公司市场份额会越来越小甚至消失,关于BMS公司来说,选择可持续发展客户非常重要,很多公司消失并不是因为他不行,而是客户消失了,所以我一直在讲零部件公司特别是新能源相关零部件公司,选择客户是非常重要的,选择好的客户能活,选择差的客户就会死。第四,供配关系逐步趋于稳定,要发掘市场需求空白点。我们认为未来48V、HEV市场会快速上升。目前成本比较高,不管怎么样一定会往这方面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