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大LARGE | 点击量:1238次 | 2020年04月30日
武汉元帅新能源汽车充电站专家解析“高比能快充锂离子电池”技术
“充电焦虑”和“里程焦虑”是纯电动汽车大规模产业化面对的一大障碍。据武汉元帅新能源充电站了解2019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一项名为“高比能快充锂离子电池”的技术获得了全球新能源汽车创新技术奖。下面,元帅新能源汽车充电站运营商为您解析该项技术!
据元帅新能源充电站建站专家了解该技术突破了石墨体系不能快速充电的技术瓶颈,在保持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长寿命等优点基础上,可在15分钟内完成100%充电,确保电动汽车300公里的续航里程。这一技术的秘诀何在,如何能够在实现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的同时,也让新能源用户感受到类似手机相同的“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的便捷?下面让武汉元帅新能源充电站建站专家来述说。
众所周知,关于纯电动汽车而言,电池系统的充放电性能是决定车辆实际使用效果的重要指标。高能量密度和快速充电能力不仅是各动力锂电池厂商不断努力开发的技术方向,更是新能源技术的核心领域。锂离子电池又被称为摇椅电池,摇椅的两端为电池的两极,锂离子在摇椅的两端来回奔跑。充电时,锂离子从电池的正极经过电解液移动到负极。作为负极的石墨呈层状结构,锂离子通过层间嵌入到石墨中,嵌入的锂离子越多,充电容量越高。
据武汉元帅新能源智能充电站运营专家了解:衡量电动汽车充电效率的一个关键指标是充放电倍率(C)。充放电倍率,可以简单理解为充、放电的速率。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倍率,决定了我们可以以多快的速度,将一定的能量存储到电池里面,或者以多快的速度,将电池里面的能量释放出来。电动汽车快充是指充电倍率大于1.6C的充电方式,也就是从0%充电到80%时间小于30分钟的技术。顾名思义,要缩短充电时间,就要不断提高充放电倍率。武汉元帅新能源充电站智能管家了解到:快充技术的核心,就是通过化学体系和设计优化,加速锂离子在正负极间移动的速度。快充时,锂离子要加速瞬时嵌入到负极。这对负极快速接收锂离子的能力挑战很大。普通化学体系的电池,在快充时负极会出现析锂等副产物,影响电芯的循环和稳定性,只能采用可承受快充大电流的负极材料来做到快充。
据武汉元帅新能源充电站专家所知目前业界为了实现快速充电,普遍采用钛酸锂和无定形碳作为负极活性材料,但是钛酸锂和无定形碳在实际应用中均不可防止的存在能量密度严重不足、成本高的缺陷,常规新增导电材料用量的设计,也会影响电芯的能量密度。近年来,部分厂商开始探索将石墨作为活性材料,但石墨在作为快充材料时面对的难题是,如何让锂电子快速从正极释放出来,再快速从负极进去。石墨更像高速路,虽然能量密度更高,但锂电子只能顺序通过。也就是说,石墨并非天生适合于快充技术的材质。但我们用技术突破了材质本身瓶颈,它的杀手锏就是‘快离子环’和‘超电子网’。以石墨作为负极主材,创新性运用孔道优化和快离子环技术,在石墨表面打造一圈高速通道,使锂离子能快速嵌入石墨的任何位置,大大提高锂离子在石墨负极的嵌入速度,并且,修饰后的石墨兼顾超级快充和高能量密度的特性,不会在快充时在负极会出现副产物,影响电芯的循环和稳定性。
此外,技术团队开发了“超电子网”技术修饰正极材料,结合正负极极片的晶体取向和容量过量系数等设计参数调配,优化电解液、正负极的动力学性能,使化学体系和电池设计参数达到最优匹配。通俗来讲,快离子环和超电子网分别用途于负极和正极,为大量锂离子同时涌入负极建立快速通道,提高锂离子扩散速率。此外,在机械件设计方面,该团队创造性地对电池单体顶盖进行简化设计,将电极端子设置到顶盖板侧面并减小端子厚度,显著降低内阻,有效控制快充发热量,保证快充可靠性的同时提高5%以上能量密度。
由此,武汉元帅新能源智能充电站运营专家提出: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已经步入了2.0阶段,技术渐趋成熟,电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电池续航能力已从一两年前的单次充电里程200~300公里发展到现在的400~500公里,未来几年内有望突破至600~1000公里,已完全能满足日常通勤要,能够与燃油车正面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