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大LARGE | 点击量:645次 | 2021年12月07日
剖析动力锂电池行业新规范:产量要求太高?有没必要?
十一月二十二日,工信部官网披露《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7年)(征求意见稿)(简称“规范条件”),对动力锂离子电池生产公司进行管理。记者了解到,目前该规范条件极大幅度的提高了产量要求,引发行业巨大的争议,如此高的产量要求有何目的?有没有必要?
极大幅度提高的产量要求
规范条件第(八)条指出:锂离子动力锂离子电池单体公司年产量力不低于80亿瓦时,金属氢化物镍动力锂离子电池单体公司年产量力不低于1亿瓦时,超级电容器单体公司年产量力不低于1千万瓦时。系统公司年产量力不低于80000套或40亿瓦时。生产多种类型的动力锂离子电池单体公司、系统公司,其年产量力需分别满足上述要求。
生产多种类型的动力锂离子电池单体公司、系统公司,其年产量力需分别满足上述要求。
有关新旧版的产量要求我们可以发现,新版对锂离子电池单体公司年产量的要求是原来的40倍,对金属氢化物镍动力锂离子电池单体公司年产量的要求是原来的10倍,超级电容器单体公司的产量要求扩大了一倍。对系统公司年产量要求也非常高。
充电温度:0~45℃
-放电温度:-40~+55℃
-40℃最大放电倍率:1C
-40℃ 0.5放电容量保持率≥70%
有业内人士对记者吐槽,这个规范条件的产量要求让人大开眼界,感觉像是多打了一个“0”。
产量要求提升将有何影响?
国内目前能够达到征求意见稿产量要求的动力锂离子电池公司有多少呢?有业内人士指出:“2016年产量达到80亿瓦时的动力锂离子电池公司,只有比亚迪和CATL。假如按照实际输出产量,目前国内公司没有一家能够达标。”
也有业内人士对记者透露,在此之前工信部收集资料,让报产量,可能存在部分公司多报,导致估算失误。即便如此,提高了40倍的产量要求依然估算过高。
“目前大家都在谈产量过剩的问题,产量几乎成了行业的进入门槛,最终产量怎么不过剩呢?”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中汽研副主任王成曾表示:“从动力锂离子电池出货量和产量比较来看,动力锂离子电池已经整体产量过剩。今年前10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配套总量为142亿瓦时,但前四批(进入)电池目录的(动力锂离子电池)公司总产量370亿瓦时,产量前十位的公司总产量为175亿瓦时。”
但有观察者则表示,“本来就不应该有那么多动力锂离子电池公司能赚钱,过去门槛太低。”
还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提高产量门槛后,将形成优胜劣汰的局面,有利于提高动力锂离子电池公司产量利用率。但要具备80亿瓦时才能上通告,这个标准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综合各方的观点来看,大家的问题更多不是在于是否提高产量,而是提高的幅度是多大?产量要求有没有经过合理的测算?
能否提升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修订工作》中表示,《规范条件》的修订完善将进一步引导动力锂离子电池行业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提升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更好地满足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普及和产业发展需求。
在规范条件中,除了大幅度的提高产量以外,在产品要求方面,新增了QCT897-2011电动汽车用电池管理系统技术条件,和GB/T汽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编码规则;技术能力方面,要求公司建立产品设计开发机构,配备相应的研究开发人员,其占公司员工总数比例不得少于10%或总数不得少于100人。
“此次的规范条件最大的改变就是对产量的要求,产量与技术水平及创新能力之间很难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有业内人士表示,
以目前的规范条件来看,应该对产量总体过剩的问题起到一定的用途。“因为大家都被淘汰了嘛,直接就去产量了。”该业内人士表示。
同时还有动力锂离子电池业公司人士向记者表示,目前有关动力锂离子电池,尤其是圆柱电池,一味追求高容量,电池循环越来越差,安全性也越来越糟。动力锂离子电池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当然重要,但有它的极限点,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去“超越极限”,实际上是非常作死的行为。
“三星Note7为何频繁爆炸?不是因为谁家的动力锂离子电池存在质量问题,而是对电池的标准存在问题,必然就会出问题。”该业内人士同时还表示,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不是一味的从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容量下功夫,传统汽车想跑的远也不是单纯的做大油箱,目前的思考方向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还有业内人员表示,“假如规范条件出台,降低动力锂离子电池的价格是很难的,因为大家都不想死,就会去投资扩产,计划之外的投资扩产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动力锂离子电池售价可能不降反升。同时,还可能面对扩产导致的产量过剩问题,竞争加剧,售价也有可能降下来。”
笔者认为工信部此次规范条件设定如此高的动力锂离子电池产量规模门槛目的很明确,就是希望能够推动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行业的整合,淘汰一批技术和生产条件不符合要求的小公司。但同时我们也会发现,规范条件如此之高的产量门槛,能够达到的公司寥寥无几,将淘汰的“小公司”是不是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