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大LARGE | 点击量:463次 | 2021年12月28日
锂离子电池盈利改善在望:比亚迪加入涨价大潮 和“宁王”并肩再创新高
《科创板日报》(编辑郑远方),市场日前流出一份比亚迪电池价格上调联络函。涨价函显示,由于市场变化、叠加限电限产影响,2021年锂离子电池原材料不断上涨。根据原材料价格上涨实际情况,经研究决定,上调CO8M等电池产品单价。其中,产品含税价格在现行的Wh单价基础上,统一上涨不低于20%。2021年十一月一日起,所有新订单将统一签署新的合同,并执行新价格;所有未执行完成的旧合同订单,系统将统一做关闭取消。
对此,比亚迪内部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正在核实”。
就在十五日,市场已传出一份来自鹏辉能源的涨价函。公司在函中罗列了各项原材料项目及近期价格变动情况,并表示原材料涨势持续下,成本压力“已远远超出承受极限”。新订单执行大宗联动定价,不接收长周期、等通知投料和提货的订单;所有已接但未提货的订单需重新议价。
另外,来自卓能新能源、盛利高新能源、力阳电池、弘力电源、中子能源等电池厂商的多份涨价函也同时在网上流传开来。各家电池公司具体涨价幅度、措施不一,但涨价原因都指向同一个方向:上游原材料缺货、价格暴涨,难以承担成本压力。
锂离子电池环节涨价潮已经开启,以“宁王”为首的锂离子电池板块终于迎来反弹,股价连连走高。今早盘中,宁德时代、比亚迪市值更是双双再创新高。
充电温度:0~45℃
-放电温度:-40~+55℃
-40℃最大放电倍率:1C
-40℃ 0.5放电容量保持率≥70%
机构指出,电池环节上行更重要的原因是盈利拐点预期提前反应。明年二季度前后,部分材料环节产量扩展落地,紧缺缓解,电池盈利拐点有望出现。假如2021年末车企涨价更广泛落地,盈利拐点有望提前到来。
对电池公司而言,原材料涨价究竟有多大压力?
新能源汽车景气高涨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今年以来,动力锂离子电池原材料供不应求,价格集中上扬,部分辅材较年初已上涨数倍,甚至“一货难求”。据高工锂电、天风证券测算,原材料价格上涨传导至动力锂离子电池端的成本涨幅约20%-25%。
上半年的原材料涨价潮重要由电池厂“硬扛”,成本压力并未向下游传导。虽说头部厂商议价能力强,有机会压低实际采购价格,但业绩也受到了一定程度波及。目前重要电池公司尚未公布三季报,但从中报来看,国轩高科、孚能科技等公司中报毛利率呈同比下降态势,其均在报告中提及原材料涨价对营业成本/毛利率造成压力。
业内预估,此番原材料缺货涨价潮将延续至2022年上半年。例如赣锋锂业近日已上调金属锂全系产品价格,单价飙升10万元/吨,且调价函有效期仅至十一月初,预计后续价格或将继续上探。在这种情况下,电池厂独自“打落牙和血吞”也并非长久之计。
涨价压力将向终端传导?
高工锂电指出,已有电池公司积极与终端客户协商,甚至考虑主动降低供货份额来止损。车企表示也愿意通过账期、绑定合作、金融合作等其他形式,帮助缓解电池公司压力。
一家新势力车企透露,按照往年惯例,车企每年十月会与电池厂商探讨电池降本事宜,降幅约10-15%。但今年受原材料涨价影响,年初与近期降本事项均未落实,对动力锂离子电池公司原材料成本起到一定对冲用途。
东吴证券十月二十二日报告给出观点,Q3二线电池厂商已部分调价,Q4一线或调涨10-20%,涨价之后,成本上涨基本可顺利传导,叠加Q3排产有望提升,电池环节盈利能力好于预期,龙头业绩环比再增20%。
而电池价格上涨10%对应单度电成本上涨100元左右,以单车带电量50wh计算,对应车企单车成本上涨5千元及以上,在车企承担范围内。
不过天风证券也指出,新能源汽车的整车成本可能有所下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甚至抵消电池成本上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