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大LARGE | 点击量:1124次 | 2018年08月07日
换电池模式边缘化
随着近日国务院正式公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近年来围绕新能源汽车的一系列争议也一锤定音。在技术路线之争上,新能源汽车规划敲定以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作为战略方向,并兼顾普及混合动力汽车;而在至关重要的商业模式上,电网主推的换电模式被边缘化;备受争议的低速电动车则被完全否决。
换电池模式被边缘化
电动车推广一直存在充电和换电两种商业模式之争。换电模式的推手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近几年来也积极建设电动车充换电站。去年初,国家电网首次提出“换电”模式,认为电动车的基本商业运营模式应为“换电为主、插电为辅、集中充电、统一配送”。
但换电模式在新能源汽车规划中最终被淡化。规划专门有一小章节论述“积极推进充电设施建设”,而对换电模式只是简单提及“探索新能源汽车及电池租赁、充换电服务等多种商业模式,形成一批优质的新能源汽车服务企业”。
据国家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项目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秉刚向媒体介绍,《规划》制定初期,已经基本确定了“充电为主,换电为辅”的路径,但最后改了,并没有写明这一条。“换电模式基本上没有被提及,实际上它只成为一种实验性的模式存在未来的发展路径中。”
汽车分析师崔东树向南方日报记者介绍,电动车的量产初期一般是公交和出租使用,可以采用换电模式。但换电模式也将导致耽搁车主大量时间,以及不够安全等问题,也缺乏社会合力。
他还认为,换电模式是电池供应商和电网公司把电池的全部利益垄断。厂家只能按照电池的标准规格进行车辆设计和生产,无法实现消费者的个性选择需求,而且无法形成对电池供应商的优胜劣汰,垄断供应不利于电池技术的提升。
王秉刚也认为,如果充电时间过长,是可以采用换电模式的,所以在某些领域,也还是可以考虑使用的。但如果目前考虑换电模式,成本会增加。采用换电模式一台车平均要配1.7套电池,一个电池在充,另外一个电池在车上使用,成本还是太高。
一位比亚迪电动车经销商也向南方日报记者介绍,由于电池模块的一致性问题,在私人用纯电动车上,换电模式的弊端较为明显。而且,由于电池在车上的组装位置,也造成了换电池的不方便。
低速电动车被否决
新能源汽车规划对长期存在的低速电动车之争也一锤定音,给予完全否决。
《规划》确定:“到2015年,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最高车速不低于100公里/小时,纯电驱动模式下综合工况续驶里程分别不低于150公里和50公里;动力电池模块比能量达到150瓦时/公斤以上,成本降至2元/瓦时以下,循环使用寿命稳定达到2000次或10年以上;电驱动系统功率密度达到2.5千瓦/公斤以上,成本降至200元/千瓦以下。到2020年,动力电池模块比能量达到300瓦时/公斤以上,成本降至1.5元/瓦时以下。”这意味着,低速电动车没有进入《规划》法眼。
上一篇:锂动力电池助镍价攀升
下一篇:众和股份涉足锂电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