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大LARGE | 点击量:406次 | 2022年07月05日
发改委给新能源汽车产业戴"紧箍咒" 助新造车公司"优胜劣汰"
发改委日前召开新闻公布会,透露《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正在研究制定中。"规定"对主体在我国境内的汽车整车和零部件投资项目的准入标准进行重新修订,和之前的行业准入标准在思路、规则和执行上都有明显差别。
曾有坊间评论调侃:国内产业政策是一放就乱,一抓就死,往复循环,很难跳出怪圈。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下,新能源车成为当下最炙手可热的风口。数据显示,仅在2017年,新能源汽车领域发生投资事件就有63起,涉及金额达430亿元;在原本60多家基础上,国内汽车生产公司扩容近一倍,新加入的造车公司有70家之多。怀揣造车梦想的,从BAT到各路资本,纷纷砸钱入场。
"大干快上"的结果一定是良莠不齐,更加有不少滥竽充数。上百亿热钱投入后,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几辆车交付用户。实际上,即使被新造车者视为偶像的TSLA,在疯狂烧钱模式下也颇是吃不消,最近更传出将解雇10%的职员。放眼国内数十家新造车公司,行业人士预测,90%以上很难看到出头的希望。
发改委发言人指出,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逐步扩大,但也出现了盲目发展的苗头,有必要强化公司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规范和引导市场主体投资行为,防范盲目建设和无序发展。
充电温度:0~45℃
-放电温度:-40~+55℃
-40℃最大放电倍率:1C
-40℃ 0.5放电容量保持率≥70%
值得注意的,新版《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既没有一刀切地将汽车投资大门紧闭,也没有让各类投资泥沙俱下,而是宽中有严,有针对、有筛选地扶优扶强,对优质资产和项目加以倾斜。在响应中央机构改革、简政放权趋势的同时,也布下"紧箍咒",严防开闸放水,体现出能者上、劣者汰的思路。
"三禁止"严控燃油车
和以往相比,新版规定最突出的不同在于,新建纯电动汽车资质审批权被下放至地方。将汽车项目尤其是整车项目的审批权首次由中央部委和国务院下放至地方政府,这是我国汽车行业审批管理制度几十年未曾有过的变化。也体现出十八大以来,中央"简政放权"意志的体现。
"规定"对汽车产业投资的"管理权限"进行了明确界定,比如:汽车整车和零部件投资项目均由地方投资主管部门实行备案管理。其中,汽车整车,专用汽车和挂车,以及发动机、车身总成、车用动力锂电池、燃料动力锂电池等汽车关键零部件投资项目由省级投资主管部门备案管理。
在此之前,地方政府只有汽车产业投资的转报权,没有核准权,核准权由国家发改委统一管理。这造成了一定程度上地方政府和公司一起跑项目、要资质,被地方政府和金融资本扭曲。
权力下放,并不意味着申请资质难度降低。以往由中央审批项目,地方政府和公司一起谋资质,地方保护现象比较严重;管理权下放后,地方政府身份转变,从参和者成为管理者,从要资质变成管资质、用好资质,职责变了,思路自然也不同,更加有利于地方政府合理规划汽车产业的投资和建设。
权力分散,更不代表着对新项目大开绿灯,"规定"明确指出"三禁止":禁止新建独立燃油汽车整车公司,禁止现有汽车整车公司跨乘用车、商用车类别建设燃油汽车生产量力,禁止燃油汽车僵尸公司股权变更。此外,对现有汽车公司扩大燃油车生产量力,也做了严格的要求,包括上两个年度汽车产量利用率均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上两个年度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均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等六项具体条款。
很显然,"规定"目的很明确,就是要严格控制燃油车产量,调动全行业资源和注意力,集中到发展新能源汽车上来,从而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
投机者无奈出局
新版"规定"相比以往更值得称道的一点,并没有非此即彼、两个极端。严控甚至限制燃油车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了新能源车项目门槛,相比2015年六月颁布的《新建纯电动乘用车公司管理规定》条件多了许多,堪称史上最严准入规则。
"规定"中,发改委用了大篇幅对纯电动汽车项目进行了详细说明。这包括——新建独立纯电动汽车公司所在区域要满足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桩车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僵尸公司和僵尸资质清理工作全部完成等硬性条件。
虽然"规定"还在征求意见阶段,但可以预见的是,一旦执行将最重要出现三个后果:一、靠造车投资圈钱的路子行不通了;二、传统车企/优势公司,给新造车者/后来者的压力更大了;新建新能源产量不能随心所欲了。政策的出台一定会对新造车者进行梳理,淘汰掉相当一部分不达标的公司。
在新能源车项目大开绿灯的同时,却对公司准入资质上了多道"紧箍咒",反映出决策层针对当选国内新能源项目良莠不齐、投资过热的反思和调整。此前有关电动汽车投资项目管理过于宽松,致使一些不具备技术实力、造车目的不纯的公司一拥而上,客观上使新能源汽车产业还没发展起来,产量就已经过剩。及时刹车,就是为了防止事态向不可控方向滑落。
虽然国内不少新造车公司推出了实车样品,基本脱离了PPT阶段,但正面对更大的难题——如何保质保量地推出量产车。实际上,即使是被视为偶像的TSLA,在Model3交车问题上都是一拖再拖,受困于研发、资金和生产条件的不足,国内不少新造车公司也接连"跳票",让人出现新的质疑。
除了提车时间外,后续配套服务也是一个坎,不止一位传统车企负责人向《汽车人》表示:假如只是单纯生产纯电动汽车,车企将很难盈利。更不用说,大多数新造车公司没有传统动力,缺乏核心技术,所有东西都是"拿来"整合,这种模式看不到希望。
"规定"预计将在年底前正式施行,可以预期的是,不少新造车者还未真正入局,就有可能被迫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