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1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为什么穿戴式设备不被看好?

钜大LARGE  |  点击量:770次  |  2021年05月15日  

去年年底,有行业内资深分析师曾经认为,2014-2015年将会成为智能穿戴式设备爆发的一年,增长态势将势不可挡。不过今年年初看,虽然市场上的穿戴式设备越来越多,但是大多不被看好。而看衰的理由也是多种多样的,那么大家究竟为何不看好穿戴式设备呢?

为什么穿戴式设备不被看好?

先来说说原因吧,最近小米公司的雷军表示已经试用过谷歌眼镜,同时他表示,可穿戴的设备是个很复杂的问题,需要整个产业链一起配合。要解决的问题还是挺复杂的,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是电池的功耗,如果经常需要充电就烦得不行。

智能手表最大的问题就是电池,如果手表只能用几个小时就很烦。此外芯片体积如何做得足够小,放到手表上还比较舒服。

雷军认为,今天最大的可穿戴的难题是产业链还没有成熟,就是更低功耗的芯片,芯片的个子非常小,能够集成到一块手表难度挺大的。真正大规模的商用可能还要假以时日。

确实,穿戴式设备体积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是续航的困扰更严重,目前包括谷歌眼镜在内的几乎所有穿戴式眼镜和手表都被这一问题困扰。而机械表和石英表的续航能力很高,而且不需要长时间充电,方便程度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不过除了硬件的问题外,市场的接受程度也不尽相同,目前的智能设备主要是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手环这三个类型。当然也有一些智能鞋袜等产品,不过这些大多数只是概念,很难在短时间内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这些穿戴式设备最大的麻烦就是他们多数不能单独存在,还要依赖于手机等终端,以完成更加复杂的操作和丰富功能。

也就是说他们基本上是作为配套辅助设备存在了,实际上和键盘鼠标、音箱之类的输入输入输出设备没什么本质上的区别,虽然能够通过传感器和特定硬件呈现更丰富的感官效果,但是不够方便,而且没有良好的独立性。

所以穿戴式设备如果想要彻底摆脱智能手机配件的影子,一定要培养出自己的独立性,当然这需要硬件和软件的共同发展。对于续航能力和产品便携设计还要进一步提高,最终才有可能被消费者所接受。

主流穿戴设备的弊病所在

下面我们说说目前市场上如日中天的几款主流穿戴式设备的问题和特点。首先是谷歌眼镜,谷歌眼镜作为市场上最热门也是被最广泛宣传的穿戴式设备,首先开启了民用智能眼镜类设备的先河。当然谷歌眼镜也有很多彼端,其一就是过于难产!之所以说它难产是因为从产品发布到现如今,正式版依然没有上市,开发者版本只是面向小范围的试用体验版本,虽然第二代出现了,但是却没有多大改变,对它的评价依旧好坏参半。

谷歌眼镜并没有成为令人惊奇的存在,虽然很有趣,但实用性一般,消费者不会像智能手机那样对它产生依赖情绪。另外之前说过的续航能力也是它最大的短板。究竟什么时候谷歌眼镜才能真正进入普通消费者之中呢?看来要等到它完全摆脱“手机伴侣”这个称号之后了!

三星的GalaxyGear系列给三星带来了沉重的广告和推广负担,但是GalaxyGear表现并没有想象中优秀。在此之上,三星又给大家带来了更多的穿戴式设备,它们无一例外都是腕表的形式出现的。尽管三星该系列产品的销量呈现上升趋势,但行业内并不看好,普遍认为现在推广是吃螃蟹的行为,三星此举只不过是在抢占市场,培养用户惯性,正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

当然了GalaxyGear系列依然逃脱不了续航以及功能不丰富的限制,没有突破就没有市场,但对于三星来说,这是只是一个赌注,未来一定是穿戴式设备的天下,他们会尝试各种方案,争取最先占领这一领域。

也许有人会很困扰,为什么一时间几乎所有的品牌都在做智能手表这个东西了呢?索尼作为传统数码品牌自然不能例外,他们推出呃SmartWatch系列在市场上有很高的口碑,尤其是第二代产品加入了NFC等功能,提高了续航能力,体验感全面加强。不过可惜的是,功能并未有太多提升,就连最被看好的NFC也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被广泛应用在生活中。或许SmartWatch为我们描绘了一张美好的蓝图,但它离我们太过遥远。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产品?

其实穿戴式设备除了本身产品的问题以外,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市场因素,就是通常品质较好的穿戴式设备定价都比较高,甚至超过了高档智能手机的价格。远远超乎主流需求,而且它的功能并不完善,无法替代智能手机。

未来我们一定需要的是穿戴设备一定具备一下三个要素:

第一、更加物美价廉的:智能手机的盛行必然是硬件技术达到一定积累之后的变化,当然这就导致了价格下滑,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奢侈品。毕竟最普通的消费大众,才是支撑大众品牌的根本。高端形象虽然能够突显企业技术实力、文化、以及先进的设计理念,但只有被大众接受才能开创市场。显然价格更低廉的产品才行得通,或许在今年,我们就能见到穿戴式设备的“价格屠夫”。

第二、优秀的续航:续航能力要多长时间才可以?当续航只有一天的智能手机出现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在咒骂,不过现在看来,大家已经习惯了。毕竟它符合大家的生活规律,白天使用,晚上回家充电,出门在外可以带上移动电源和充电器。而且现在续航能力已经达到了更高水准。通常有2天左右。不过穿戴式设备还有很长的路走,很多产品续航能力甚至不足24小时。如果经常使用,几个小时就需要充电。显然与穿戴式设备这种伴随左右的属性不符。

第三、成为身体的延伸:穿戴式设备顾名思义,就是作为人自身的配件出现的,比如手表、戒指、眼镜、衣物、鞋帽等等。既然属于这个范畴首先应该符合的是当前着装配饰的发展趋势。简洁自然,能够符合时代潮流,衬托美感。而当前的穿戴式设备大多不具备这样的元素,所以被消费大众接受的可能性较低。只有当一款设备真正成为身体的延伸,让使用者自然而然接受它的时候,才算成功。

穿戴式设备虽然现在被炒得火热,但缺乏一款真正走进平民百姓而且功能出类拔萃的产品,各家都在推出自己的产品一方面是抢占市场先机,另一方面也是打算大胆尝试,有梦才会有未来,只有勇敢前进才能开拓。穿戴式设备的行业未来鹿死谁手还不得而知,我们期待着真正的穿戴式时代到来。

可穿戴设备迎接石墨烯格局或改变

近来,老题材石墨烯不断焕发“新生命”,作为21世纪最具应用前景的新材料之一,石墨烯的每项技术发明都给该题材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据相关媒体报道,美国科学家日前用石墨烯开发出一种只有指甲盖大小的红外线图像传感器,首次实现了在室温下对全红外光谱的观测。业内人士表示,如果能够将这种探测器集成到隐形眼镜或其他可穿戴电子设备中,将有望为人们提供一种前所未有的、与环境进行交互的新方式,届时极有可能改变目前的可穿戴设备格局。

此外,据中科院金属所的官方网站消息,石墨烯锂硫电池研发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分析人士表示,近来石墨烯的发明创造频频与当前的热门题材“沾边”,这也是石墨烯概念股屡受青睐的主要原因。

可穿戴设备正迎接石墨烯

据相关媒体报道,美国科学家日前用石墨烯开发出一种只有指甲盖大小的红外线图像传感器。不同于目前常见的中红外和远红外图像传感器,新技术无需笨重的冷却装置就能运行,首次实现了在室温下对全红外光谱的观测。不仅如此,由于体积小、重量轻,它甚至能够集成到隐形眼镜或手机中,未来还有望在特种、安保、医学等多个领域获得应用。上述发明的相关论文在线发表在《自然·纳米技术》杂志网站上。

据介绍,红外线的波长在760纳米至1毫米之间,是一种波长比红光长的非可见光,分为近红外线、中红外线和远红外线三种。普通摄像机只需一个芯片就能拍摄到可见光,而红外成像技术则需要同时看到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各种不同频谱的图像。更具挑战性的是,中红外和远红外传感器通常必须在极低的温度才能工作。

这项由密歇根大学电气工程和计算机学助理教授钟朝晖(音译)和同校的特德·诺里斯教授负责的研究将石墨烯作为原材料。众所周知,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结构,能够探测到整个光谱的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线。

但由于石墨烯对光线的吸收能力较差(2.3%),不足以产生足够的电信号,因而此前相关的研究一直止步不前。钟朝晖教授表示,上一代石墨烯红外线传感器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灵敏度太差,无法满足商用设备的需要。

为了克服这一障碍,钟朝晖和他的团队对石墨烯产生电信号的过程进行了改进。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他们在两个石墨烯薄片之间设置了一个绝缘隔离层,底层有电流通过。当光线照射到顶层石墨烯的时候,装置会释放电子,产生带正电的空穴。而后在量子机制的作用下,电子穿过中间的绝缘层,到达底部的石墨烯层。此时留在上层石墨烯上的带正电空穴会产生电场,并对下层石墨烯的电流产生影响。而通过测量电流的变化,就能推断出照射在上层石墨烯上的光的亮度。

上述研究人员称,新方法让中红外和远红外传感器的灵敏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完全能够媲美需要冷却装置才能运行的传统红外线传感器,而且该设备只有一个指甲盖大小,很容易实现集成。如果能够将这种探测器集成到隐形眼镜或其他可穿戴电子设备当中,将有望为人们提供一种前所未有的、与环境进行交互的新方式。同时,该技术也为红外线技术在特种、安保、医学等多个领域中的应用开辟了新的想象空间。

车用石墨烯锂硫电池取得重大突破

近一年来,石墨烯的研究发明可谓层出不穷。稍早之前就有相关媒体报道,2013年12月18日《科学网》引用了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的成会明课题组论文报道,以《超快长循环寿命锂硫电池:基于石墨烯的三明治结构》为题,介绍了高容量、长循环寿命、低成本及环境友好的新型石墨烯锂硫(Li-S)电池开发,并取得重大突破。

据介绍,新型石墨烯锂硫电池理论比能量为2567Wh/Kg,而中科院金属所采用石墨烯集电体的轻质特点,使其构成的锂硫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目前常用锂电池能量密度约140Wh/Kg。也就是说,该电池的储电能力达到目前锂电池18倍以上,相当于将比亚迪E6电动汽车700KG电池,缩小约95%或35KG。

根据早前的各方面消息,该电池的功率密度及充电时间均已解决,一次充电多在6分钟以内,其循环次数及电池寿命高于目前锂电池的百倍。大众化车用动力电池即将投入使用阶段,据测算,使用该电池之电动汽车的使用成本,约相当于燃油汽车的20%。

据2014年2月17日中科院金属所的最新消息,石墨烯锂硫电池研发再次取得重大突破。这种超级电池“组装方法与现有锂离子电池工艺兼容,具有进一步放大和产业化前景”。与目前用在小汽车上电池比较,其重量下降90%以上,一次充电不超过10分钟,巡航里程超过450公里,每公里成本下降4/5,电池寿命超过30年。

该项研究以工业化生产的石墨烯为原料,通过连续工艺制备了石墨烯集流体和石墨烯复合隔膜,其组装方法还与现有的锂离子电池制造工艺可以兼容,因此具有进一步放大和产业化的前景,中科院金属所已经申请了三项专利。

石墨烯早就不是A股市场的新题材了,只不过层出不穷的技术发明令这一老题材不断翻炒出新花样。工信部此前发布的《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就将石墨烯作为前沿新材料之一。不仅如此,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973计划也持续围绕石墨烯部署了一批重大项目。

业内人士估计,石墨烯未来的市场规模或可达到万亿元以上。

钜大锂电,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钜大核心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