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大LARGE | 点击量:977次 | 2018年08月20日
电池技术各有所长
这已经不是一年之前,比亚迪与Tesla隔岸相望的时候了。
几周以前,Tesla因为中国交车问题,掀起了小小波澜。又因为名声赫赫,出现了类似AA租车这类租赁公司,批发Tesla,低价出售“体验券”。
而北京车展上,比亚迪总裁王传福几乎在比亚迪与腾势展区两边跑。因为接待多个外国来的供应商,媒体采访也被推迟了一个多小时。
海外市场——对于Tesla来说,中国就是它的海外市场,如今,是他正式开张的第一个月。而比亚迪,也因为欧美市场的顺风顺水,获得了不少新能源企业的注视,巴菲特依然表示不减持股权。对于中国,这两家年轻的电动车企业,都怀有复杂的情绪。
如果把发展电动、插电混动的车企都化成人形、拍成电影,那么,这一年里,你一定会看到,曾经飞扬跋扈的高材生Tesla,也必须安心做题——因为他将面临更多的问题;而一直拿着图纸试图说服别人的比亚迪,也有了秦、唐,开始学习靠产品敲打市场;还有更多的脸孔,从黑暗的角落里浮现出来,逐渐清晰。
这既是一种复杂,也是一种成长。
由不同到相同
比亚迪与Tesla不同。
这里的不同,并非简而言之的“定位差异”。事实上,比亚迪与奔驰合资品牌腾势电动车,定位比小30万的e6更高。而Tesla后续车型,定位都要比ModelS更低。换句话说,产品线扩张与产品交集是迟早的事情。
首先要说的,是产品技术的规划思路不同。Tesla无疑是众包形式,全球采购,强调整合能力,电池技术来自松下,17寸拉风屏幕部分来自台湾,此前曝光的Tesla零部件供应商图,也基本论证了这一点。而比亚迪依托于产业链的垂直整合,选择了技术集成模式,电池、电控甚至轻量级的电子元器件都自行研发生产,这也令比亚迪在车型迭代速度上,几乎只需要Tesla的三分之一。
而电池技术带来的性能与安全差异,曾是争议的核心。TeslaModelS启用了锂电池,电池密度很高,热稳定性较差,电池寿命相对较短。虽然电池是松下供应,但电池管理系统由Tesla操刀,而优秀的电池管理系统,以及水冷系统,使得每一小隔间的电池单元得到了良好散热,整体性能稳定,续航里程是目前量产电动车型之最。
而比亚迪采用的磷酸锂铁电池应用更加广泛,热稳定性高,寿命较长。因为功率密度大,所以适合大功率放电,加速性能不错。目前比亚迪的续航里程,在同等价位的电动车型之中,已经是佼佼者,续航里程达到300公里。而Tesla后续大众化车型推出之后,续航里程也将有所减少。
实际上,针对锂电池安全性来讲,在正确的驾驶环境下,无论Tesla还是比亚迪,都是满足安全性设计的。根据一些观点,丰田等车企之所以放弃电动车路线,转而混动,是因为传统车企对于电池安全性要求更为保守,Tesla电池管理系统对于电池性能的开放程度,换到传统车企身上,是犹豫的。Tesla曾多次发生起火事件。为了避免重蹈覆辙,特地加固三层保护罩,以此防止电池单体被突如其来的硬物划破、膨胀产生危险。而比亚迪虽然推出纯电动e6,以及腾势品牌电动车,但主打路线仍然是“双擎双模”的插电式混动车型,如去年上市的秦,以及今年推出的唐。其“542”战略,即“0~100公里/小时加速5秒、四驱、百公里油耗2L”,也是为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量身打造。针对电芯部分,比亚迪给出了十五年质保以及终身免费维修的政策,对于电池性能衰减、安全性的调查,从深圳一些e6司机口中尚无新闻。
如果追究到车辆设计、使用习惯、企业历史,比亚迪与Tesla,将展露更多差异。但是,为什么说是由不同到相同呢?
Tesla正式进入中国,并将中国本土化提上日程之后,将于近几年的比亚迪一样,面临着类似的甚至相同的市场环境、政府政策、舆论质疑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善。彼此的不同无法掩盖,它们正走在同一条来自中国市场的新能源推进道路上,哪怕是平行的两条线。
由相同到不同
如果镜头能够倒叙,应该首先会给到清华大学,在这里,离政府最近的电动车声音——电动汽车百人会成立。随后,是上海市政府送予Tesla的3000张车牌,而此前,江淮、比亚迪得到了直接上牌的补贴。更早前的镜头,应该是素来被质疑“保守”的北京,在新一轮新能源花名册上,将苦苦徘徊的比亚迪e6写了进去。
因为石油、环境压力,中国市场的新能源缺口正在扩大,市场对于电动车、混动车的需求也有了明显上升。无论是比亚迪、Tesla还是即将到来的宝马i计划,都在舆论与产品渗透之下获得了更高的关注。然而,电动车市场的推广,仍然在以城市为单位爬着格子。无论是比亚迪还是Tesla,都在寻求解决难题的方法。
在Tesla北京车主交车仪式上,SuperCharger也亮相了。转天上海交车,Tesla公布了其SuperCharger的诸多细节,包括其光伏、风电模式,以及“离网”选择。而比亚迪秦自上市以来,虽然只需要日常220V电压充电,但基础充电设施不完善仍然阻挠着产品推广。比亚迪总裁王传福在北京车展上也表示,一旦国网、南网没有动作,而充电设备确实影响了新能源推广,那么比亚迪会主动承担这部分设备的建设。
北京车展之后,国家电网传出消息,2015年将修建完成京沪、京港澳、青银高速全程路段的智能充电服务区,单侧每38公里一个,以解决电动车长途行驶的困扰。国家电网的动作似乎也在预示其将承担国内高速路段、跨省行驶的电动车充电基础设备,对于电动车企业来讲,下一步,或许只需要考虑城间、市内的充电设备解决方案即可。而这一部分,随着电动车租赁业务的拓展,或许也能产生新的合作模式。
随着电池技术的积累,电动车在安全与性能方面应该不会出现滑坡,那么,如何在逐渐趋同的市场环境下,做出差异化之路,也就是同而不同的难题了。因为电池成本,目前电动车大多以租赁为主,租赁模式,除了破除充电难题,更是服务的比拼。而为了降低成本,目前推广的消费型量产车型,仍然以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为主,这一市场,随着今年几家车企宣布加入,未来的竞争热度也会上升。对于产品线广泛的比亚迪来讲,这一市场,也正是其“542”战略产品的核心位置。
中国是能源紧缺大国,也是新能源进入最具潜力的国家之一。因为技术有别,新能源汽车各自为营,在相同的迷茫里划分不同的产品界限,又因为市场趋同,逐渐回到相似的环境,找寻出口。其实出口已在,只等风来。
下一篇:松下靠特斯拉击败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