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大LARGE | 点击量:886次 | 2018年09月03日
动力电池原材料的发展现况:再生铅行业乱象丛生
我国铅行业在上世纪80年代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其市场不断扩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近年来各地血铅超标事件频发,铅污染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民的身体健康和区域经济发展,虽然近些年国家下大力进行整治,收到了一定成效,保存下来的正规合法生产企业已经基本实现规模化和清洁化生产,环保设施也基本符合环保标准要求,造成铅污染的可能性明显降低,可一些不可忽视的现象也随之突显出来。如正规合法、环保达标的企业纷纷停产甚至面临倒闭;非法的小非铅企业屡禁不止;小非铅企造成的污染问题非常严重,人民群众对此怨声载道等等。
导致上述问题突显的因素众多,笔者认为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税率调整的影响:国家税政改革,再生铅资源退税由原来的50%减至30%,客观上使合规再生铅企业负担加重,全面亏损而大量减产、大部分已停产。
据业内相关企业表示,国内建成一个正规的铅蓄电池回收再生企业,投资至少两亿元,可算是巨额投资,财务成本巨大。
再生铅行业是一个处理危险废弃物的行业,根据再生铅行业标准测算,浓缩1吨废铅蓄池的电解液需要93.6元,脱硫1吨铅蓄电池所产生的铅膏需要390元,再加上环保基础设施投入、整体环保运行投入,每吨废铅蓄池用于环保的处理费用在550元以上。按国际通行惯例,这部分费用理应得到国家的资金扶持,以弥补企业处置危废所增加的成本,现在均由再生铅企业自行承担。
正规再生铅回收、处置企业要缴17%增值税,小非企业不缴税,即使在今天环保严管严查的情况下,仍有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掌控在小非企业手中,两类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不公平,成本相差甚远,而原料及产品的供销却在同一市场下竞争,正规企业自然要节节败退。目前正规企业虽然有30%的退税政策,但市场上含税价差需要退税50%以上才能弥补,在中国这也是一个怪胎。
二、涉铅小非企业严重危害社会。首先,个体非法冶炼成本较为低廉,一台鼓风炉目前的成本在10万元左右,生产还原铅50吨左右/天,技术陈旧,回收率低,无任何环保设施。采购原料与小商贩现金交易,不开发票。设备成本、环保成本、税收成本等合力产生巨大的成本差距,使小非企业能以非常高的价格争夺原料,而导致了正规企业无米下锅的局面。再者,小非冶炼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全部拒绝回收带酸液电瓶,全国废电瓶年产生量大约340万吨,其中有60%-70%的废电池经小非冶炼厂处置,电解液含量按整个蓄电池的18%计算,每年因这种小非冶炼将有42万吨的含铅废电解液被倒入大地、河流,造成不可逆转的极其严重的污染损失。由于小非企业为追求利益,在冶炼中无任何环保设施,冶炼中形成的污染及其危害极其严重。
三、个别政府部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不作为甚至乱作为的推波助澜的不良导向:
我们感受到国家是在下大力打击这些小非再生铅企业。但当地政府的打击力度都是阶段性的,往往是集中整治。而再生铅小冶炼因为铅熔点低的特点,投资十几万元一周之内建炉就可生产,有风吹草动,就关掉走人,使非法小冶炼很难根治。
由于与合规再生铅相比,成本差距太大,使小非再生铅企业有大利可图,怀揣侥幸心理铤而走险。同时他们和末端的环保人员相勾结,这些末端的环保人员成了他们的保护伞,政府有行动计划,他们的信息非常灵通。即使抓住了,用钱摆平的情况也是比比皆是。所以现状是一抓就紧,一松就乱。
综上,笔者认为,国家从跟本上解决再生铅行业的污染问题,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一手是通过税收杠杆的调节功能,加大对合规再生铅企业的扶持力度,使合法正规无污染的再生铅企业站的住、有钱赚、能发展,让他们满负荷生产,进一步发挥其变废为宝的经济环保功能。另一手是严格执行国家政策,加大对违规的小非铅冶炼企业的打击力度,严格查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不作为甚至乱作为的现象,对那些目无国法、唯利是图和非法排污的小非铅企实行常态化的严打严查,令小非企业者不敢顶风冒险,更不敢为一已之利去争抢和扰乱市场,从而使我国再生铅行业真正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上一篇:石墨烯产业的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