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大LARGE | 点击量:2417次 | 2018年12月17日
深圳斯诺自主创新负极材料MAG-09/10系列产品
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提升的迫切需求给负极材料带来了新的机会,进而可能会对传统负极产业的市场竞争产生变局的可能。
当前人造石墨在动力电池领域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但由于企业在负极产品质量、技术水平、产能规模和原材料供应等方面的差异,负极材料行业正呈现两极分化的发展趋势。
从现有竞争格局来看,以BTR、上海杉杉和江西紫宸为一线梯队,暂处于市场领先地位,而以正拓能源、深圳斯诺、凯金能源、中科星城、翔丰华为代表的二线梯队企业也正在通过各种方式提升企业竞争力,扩大各自市场份额。
作为专业的负极材料研发制造企业,深圳斯诺在改性人造石墨的研发生产方面拥有多项自己的独特技术和工艺。公司产品以高容量、循环寿命长、大电流放电性能优、良好的低温性能及安全性能而得到市场的充分肯定,成为国内主要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供应商之一。
目前,深圳斯诺在内蒙古新设负极材料全工序工厂(从原料到石墨化、成品)已于2018年10月投产,年底将逐渐释放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产能2万吨,石墨化加工产能1.6万吨,现拥有常规型负极材料、倍率型负极材料、容量型负极材料等十余种型号近3万吨的生产能力。
深圳斯诺董事长鲍海友认为,当前人造石墨的库伦效率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这在提升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方面能产生积极作用。
据了解,深圳斯诺自主创新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负极材料MAG-09/10系列产品,具有优异的长循环性能和良好的低温放电性能。
目前,这一系列产品大量应用于国内各大动力电池企业,受到客户广泛使用和好评。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保持在人造石墨领域的竞争优势之外,深圳斯诺还在硅碳负极材料方面持续投入研发,实现硅碳负极材料的产业化。
众所周知,SiO本身具有高容量(2600mA?h/g),在首次充放电过程中会不可逆形成Li2O和Li4SiO4,这导致SiO首次库伦效率低,仅为50%-53%。而且SiO基材料制备成电极后,仍然存在电导率低和嵌/脱锂过程中体积变化大(完全嵌满锂状态体积膨胀260%)的问题。
而深圳斯诺通过自主研发,采用SiO纳米化技术、碳包覆技术、歧化技术、石墨复合技术,制备碳包覆SiOx/石墨复合材料,在降低SiO体积效应的同时实现能量密度和循环性能的同步提高。
有别于传统制备技术中SiO和石墨简单混合或复合工艺,深圳斯诺硅碳产品制备的碳包覆SiOx/石墨复合负极材料,材料生产工艺独特,在技术上解决了SiO在充电过程中的膨胀效应,安全性能得到较大提升,同时循环性能也得到明显改善。
目前,斯诺的SiO产品克容量达到500mAh/g以上,首次库伦效率达89%以上,能够实现800周循环保持率达80%以上。
与此同时,深圳斯诺还在导电剂、粘结剂、电解液添加剂和预嵌锂等四个方面进行研发加速推进硅碳负极的产业化。
截至目前,深圳斯诺共拥有授权专利29项,包括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19项。公司先后通过了IATF16949、ISO9001、ISO14001及OHSAS18001国际体系认证,各类产品通过SGS检测认证,满足欧盟对产品的ROSH及REACH要求,多款负极材料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领域。
在生产及供货能力方面,深圳斯诺自主创新设计的全自动负极生产线产能利用率达70%以上。随着内蒙古基地的投产,斯诺将具备负极材料年产5万吨的生产能力。
去年12月,深圳斯诺被上市公司国民技术(300077.sz)以13.36亿元的收购了公司70%的股权。2018年3月,按收购协议斯诺实业股权过户的工商变更完成,斯诺成为国民技术的控股子公司,从而获得来自母公司资金和资源方面的支持,国民技术也新增了负极材料业务,从而实现“安全芯片+新能源”的双轮驱动战略。
国民技术2018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负极材料业务实现营收1.73亿元,产品毛利率达39.22%,深圳斯诺为公司贡献净利2797万元,成为了公司新的业绩净利增长点,全年净利有望进一步提升。
上一篇: 斯诺预计2016年营收达6亿元
下一篇:充电时千万千万不能做的六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