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1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氢燃料电池风头正起 天海工业/伯肯节不甘落后能追逐“新欢”

钜大LARGE  |  点击量:1293次  |  2019年03月07日  

日前,京城机电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北京天海工业有限公司(下称“天海工业”)以挂牌底价人民币1728万元受让北京伯肯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伯肯节能”)10.91%股权,并已于2月22日办理完成股权变更的工商登记手续,正式成为伯肯节能股东。

伯肯节能成立于2005年,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天然气/氢燃料电池汽车供气系统、天然气/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气站设备的研发、制造与销售等,目前为北汽福田、宇通客车等著名车企,提供天然气汽车发动机的供气系统;为城市天然气加气站提供整套加气设备。

天海工业在气体储运行业扎根二十余载,通过对车用LNG气瓶、CNG气瓶、低温贮罐、天然气汽车加气站等多方位的技术整合,可为客户提供LNG/CNG系统解决方案。公司主要客户为北汽福田、宇通客车、中通客车、飞驰客车、中国重汽等。

近年来,北汽福田、宇通客车等著名车企相继将业务重心战略调整至氢燃料电池汽车,伯肯节能和天海工业嗅到其中商机,紧跟着进行业务转型,积极开拓氢燃料电池相关业务。

说干就干,伯肯节能于2014年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氢燃料电池供气系统的生产和研发,2016年,燃料电池供氢系统实现量产,并成为上海汽车公司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供气系统的供应商。

在氢燃料电池汽车供气系统研发方面取得一定成绩后,公司又将目光聚焦于加氢站。2018年2月14日,伯肯节能以自有资金投资设立控股子公司淮北伯肯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深入布局氢燃料电池产业。该公司主要负责加氢站建设与运营。

然而,加氢站建设中存在诸多技术难题,氢气压缩机就是其中一道难以逾越的坎。为此,同年3月9日,伯肯节能与美国PDCMachines,Inc.(简称PDC)在北京签署了氢压缩机系统协议,双方共同开发加氢站市场。PDC是全球技术最领先的氢压缩机生产商,生产的氢压缩机性能先进、质量可靠,广泛的应用于加氢站。

2018年7月,北京伯肯和美国伯肯公司共同首度展出自主研发的高效燃料电池空压机产品,并携手子公司北京兰天达共同展出中国最具产业化的70MPa供氢系统及关键零部件和氢压缩机加注站产品。

做好氢燃料电池核心技术储备后,伯肯节能在市场竞争中底气十足。

2019年1月23日,伯肯节能再传捷报——公司与安徽省濉溪县人民政府签署了“投资建设氢能源产业链项目”的正式协议书。根据协议,公司将在濉溪县投资建设3座加氢站、一座制氢站及光伏发电厂(用于电解水制氢),并提供100台燃料电池公交车、50辆市政环卫车、50台物流车在当地示范运营。

另外,双方还将共同发起成立濉溪县氢能产业基金,推动可再生能源制氢、氢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及其零部件、储运氢装备及氢能全产业链应用等项目落地并建成濉溪县氢能产业园。

对于伯肯节能未来在氢燃料电池领域的发展计划,公司董秘刘水龙透露:“在氢气供应系统这部分,我们现在零部件都是外购的,只赚系统集成的那部分钱,利润还是比较薄的。我们准备将来自己做,实现零部件的国产化。

现在氢燃料电池的氧供应系统空压机我们已经研发出样机了,正在上汽试跑,如果试跑成功,我们就取代日本的空压机成为上汽的供应商。氢供应系统的减压阀我们已经开发出了样品,准备量产;下一步准备开始瓶阀、储氢瓶和加氢站设备的研发,逐渐实现氢燃料电池全面的国产化。”

不甘落后,天海工业依托其在气体储运行业多年的研发经验,发力车载储氢领域。

天海工业拥有先进的铝内胆碳纤维全缠绕复合气瓶生产线,技术由国外引进,可设计制造工作压力为15-70Mpa的各种规格铝内胆碳纤维全缠绕高压储氢瓶及供氢系统。公司车用全缠绕储氢气瓶已获得2022年冬奥会燃料电池车批量订单,主要客户为北汽福田、郑州宇通、中通客车、飞驰客车、中国重汽等。

目前,公司在原有35MPa大巴车用车载供氢系统的基础上,对所用三型瓶工作压力进行了大幅度增加,成功研制出70Mpa高压储氢瓶,并已通过爆破、疲劳、耐久性和火烧等试验。同时与整车厂进行合作,在示范样车上安装使用。

天海工业透露,当下研发70Mpa储氢瓶最大的难点在于原材料本身需要从国外进口,因此研发所需投入成本也随之升高,这是许多氢气储氢瓶厂家目前所面临的挑战之一。并且,由于70Mpa储氢瓶没有实现标准化,乘用车空间又十分有限,导致70Mpa储氢瓶迟迟难以量产,国内总体技术最终得不到很好的发展空间。

对于天海工业此次受让伯肯节能10.91%股份,业内人士认为其意在发挥公司在车载储氢领域的技术优势以及伯肯节能在氢气供应系统方面的研发优势,瞄准时机进入氢能领域的多个产业链环节。

钜大锂电,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钜大核心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