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1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特斯拉国产化动了谁的蛋糕

钜大LARGE  |  点击量:654次  |  2019年04月17日  

特斯拉的浪潮以及特斯拉供应链随之发展的浪潮并非孤案,背后是汽车电动化的加速席卷、挤压燃油车,拥有绝对大市场和先发优势的中国正在孕育具备全球竞争力的高端电动供应链。


01曾经无敌寂寞,如今仍是王者


刚刚过去的2018年,全球电动车市场都实现了销量大爆发。


中国市场在补贴政策稳定售价、车型续驶里程/配置持续提升的背景下,全年销量102万辆,同比大增83%。


美国市场在特斯拉Model3产能不断爬坡的背景下,实现销量36万辆,同比大增80%。

过针刺 低温防爆18650 2200mah
符合Exic IIB T4 Gc防爆标准

充电温度:0~45℃
-放电温度:-40~+55℃
-40℃最大放电倍率:1C
-40℃ 0.5放电容量保持率≥70%

欧洲也在大众、奔驰、宝马等车企持续电动化转型的推动下实现了39万辆的销量,同比增长29%。


与此同时,我们可以看到特斯拉Model3表现独树一帜。


在已发售特斯拉Model3的海外市场,M3最高月销已过2.5万辆,远超日产Leaf、宝马i3等老一代传统车企的新能源车型过去所取得的最佳水平,更在美国市场超过雷克萨斯RX(18年11万辆)、宝马3系和4系(18年8万辆)、奔驰GLC(18年7万辆)成为销量最高的豪华车。


然而无论是中国还是全球,乘用车消费都已经进入缓慢增长的平台期,在总量有限的情况下,新能源车的强势崛起将严重挤压传统燃油车市场。


我们预计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将达到1,114万辆,2017-2025年增长1902%,8年CAGR45%,假设乘用车(燃油+新能源)8年CAGR为2%,那么2025年燃油车销量将下降26%到1,709万辆,为2017年的3/4不到,2017年即为燃油车销量的历史顶点。全球范围亦然。

无人船智能锂电池
IP67防水,充放电分口 安全可靠

标称电压:28.8V
标称容量:34.3Ah
电池尺寸:(92.75±0.5)* (211±0.3)* (281±0.3)mm
应用领域:勘探测绘、无人设备

换言之,未来5-10年,电动车迎来蓝海,而燃油车则已见顶衰退。


前十年孤独,后十年喧闹,唯一不变的是引领。


特斯拉2003年成立,自2006年发布其第一辆纯电动车Roadster并登上《时代》封面后,又接连推出ModelS、ModelX、Model3以及ModelY,十六年来持续吸引汽车界、科技圈、消费市场广泛关注,更被誉为汽车界的苹果。


特斯拉的广泛关注一方面源自其是智能电动汽车的先行者,另一方面更在于其明确要通过颠覆传统汽车行业的设计及工程思路,将汽车行业数十年以来具有真正革新意义的智能电动汽车推向普罗大众。


为实现目标,马斯克接手特斯拉后制订了三步走战略:


1)第一步,小批量生产跑车:以验证技术可行性,这一步对应2006年发布、2008年交付的Roadster超级跑车;


2)第二步,打入中高端市场:通过性能强劲但价格稍低的豪华车型逐步实现经营滚动并积累品牌效应,这一步对应2008年发布、2012年交付的ModelS和2012年发布、2015年交付的ModelX;


3)第三步,进入中低端市场实现规模效益:生产面向大众的高性价比电动车,这一步对应了2016年发布、2017年开始交付的Model3以及2019年发布、2020年计划交付的ModelY。


在这个过程中,整个汽车产业也被带往通向变革的路口。


特斯拉长达十余年的话题性离不开他的推陈出新和吹牛兑现,其背后仍是特斯拉在如何制造研发、制造智能电动汽车这件事上,秉持“软件定义汽车”的思路,拥有完全领先于其它车企的优势,比如:


1)明显更轻、更便宜、储能更高的电池模组:


虽然特斯拉电芯供应仍来自于外部供应商,但通过独到的工程设计绕过行业过去通行的标准规范将电池管理模组相关的电力电子设备进行了集成和精简,以达到更高的性能和更优的成本,当行业电池成本仍在120美元/kWh时,Model3就已能接近100美元。


2)全新的电子电器架构:


在不涉及安全性的领域,进行内部设计攻关,通过集成和简化来降本减重,摆脱供应商的束缚,在硬件设计方面,也从一开始就基于虚拟化的系统设计,来实现整套架构的完整度,从而使其能够在ModelS时代就一步跨到VehicleComputer的层级(博世的EEA进化树);这在智能驾驶方面亦然,特斯拉显著减少了车载ECU数量,由此降低网络复杂性、并使其可以用更高级的软件。


这种独特的优势,保证了特斯拉在一众后发对手中品牌溢价依旧屹立不倒。


02特斯拉国产化,动了谁的蛋糕?


2018年,特斯拉最为瞩目的是国产一事终于敲定。


自2018年5月特斯拉上海正式注册以来,项目落地、工厂投建进展迅速。当年7月特斯拉正式与上海当地政府签署投资协议,10月取得土地出让合同,2019年1月工厂奠基,截至当前,公司与当地政府预计能在5月完成总装车间建设,并于年底投产。


特斯拉作为有史以来外资在上海最大的一笔制造业投资,预计项目总投资500亿元人民币,对应50万辆纯电动车年产能,其中一期投资160亿元,实现25万组装产能,量产车型包括目前已发售的Model3和3月发布的ModelY。


从Model3美国产能爬坡实际进展来看,最终产能投放较其最早规划晚了大约7个月。由于Model3已成为量产车型,且产能达到7千辆/周以上,爬坡过程中的问题多数已得到解决,加之中国施工、生产效率高于美国,我们预计中国工厂有望按时开始量产,预估2Q20季末产能有望达到1,250辆/周,4Q20季末产能有望达到6千辆/周,全年产销达到9万辆。


而Model3在中国到底卖多少钱,一直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2月28日马斯克宣布正式推出售价3.5万美元和3.7万美元的基础版Model3,且将于6-8个月内在包括中国的亚洲市场上市。目前入门版Model3海外定价3.5万元,Plus版本3.7万元,按15%关税、13%增值税、2万元其它费用折算得对应进口指导价在33万元、35万元。


不过目前国内新能源车主流车型集中在20万元以下,20万元以上且销量过1千辆/月的车型仅比亚迪唐、蔚来ES8等少部分车型,30万元以上的基本仅蔚来ES8和宝马5系PHEV。所以进口M3的使命仍以开拓市场而非竞争为主。


但由于特斯拉独特的设计,加之国产化,未来Model3的成本估计会下降得非常迅速。以特斯拉Model380.5kWh版车型为例,2018年成本我们估计在3.8万美元左右,其中28%为电芯及Pack、7%电气系统、37%为其它零部件、8%为生产成本,21%为其它成本。未来5年在电池成本下降、各类零部件年降、规模效益摊薄、国产化等因素推动下,到2023年我们预计其成本在2.7万美元左右,降幅30%:


电芯:主要依靠电池减量、成本价格持续下降,5年下降43%;


Pack:主要依靠产销上量摊薄研发成本,5年下降33%;


电气系统、其它零部件:主要依靠国产化减少税、运费,以及年降,5年下降26%;


生产及其它成本:主要依靠国产化、固定成本摊薄,5年下降26%。


根据测算,2020年国产Model3上市时入门版本价格可能落入30万元以内,在26万元左右(不考虑补贴、关税),进一步展望未来,接下来3年随成本不断下降,售价还有4万元的下调空间。


从这个角度来看,Model3国产后就会对其它国产中高端新能源车将形成比较明显的竞争,并还会与这个价位的典型燃油车奥迪A4L、宝马3系、奔驰C级竞争。竞争成功与否,就取决于特斯拉独特的组织结构和工程设计能否持续保持优势,进而支撑产品力和品牌力。


03ModelY接力,向年产100万辆出发


Model3之后,特斯拉规划了第四款大众消费车型ModelY定位入门版SUV,已于2019年3月14日正式发布、计划2020年下半年量产,按计划到2020年底全球(美国+中国)周产能将达9千辆。


同为入门版车型,ModelY为SUV,Model3为轿车,核心参数相对接近,但续航里程计划200-300英里,略低于同为入门版的轿车Model3,价格略高于Model3,对特斯拉大众消费车型产品线形成非常必要的补充,我们预计稳定后的总销量略高于Model3。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ModelY较Model3进一步完善了车型设计,结构更为精简,如马斯克称ModelY所用线束总长度仅100米,而Model3为1,500米,ModelS为3,000米,这对于车型的成本控制、生产复杂度、性能的优化都有相当明显的改善。


随2019年Model3继续放量、2020年中国厂开始量产、2021年ModelY开始放量,我们可以预计特斯拉总销量在2019、2020、2021年分别达到39万、50万、90万辆,对应增速59%、27%、82%,3年的销量年均复合增速54%,其中在2021年ModelS+X合计8万辆,Model350万辆,ModelY33万辆,中国工厂在里面大约贡献35万辆。


按这个预估,那么到2022年,特斯拉的销量就将超过100万辆。当特斯拉100万辆时,全球新能源车销量也将迫近1,000万辆,成本进一步贴近燃油车,市场将迎来新一波加速渗透。


04国内产业链配套机会


对中国的汽车、零部件公司而言,特斯拉国产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新的机会,尤其Model3年底国产,其新一轮供应商遴选也已开始。


从汽车配套惯例来看,一般老供应商继续入选概率较大,从就近配套惯例来看,中国零部件商供应国产特斯拉的比重也有望加大。


当前特斯拉的中国供应商主要集中于金属结构件、热管理二级供应商、内外饰二级供应商、电子电气二级供应商等领域。这些供应商多数在其自身细分领域中质地优秀,且配套产品有扩增空间,如横向扩充产品品类,或二级向一级拓展。


预计随特斯拉国产化、ModelY上市进程推进,这些供应商都有较大的潜在增配空间。同时江浙沪的优质零部件厂商,尤其已经配套海外车企或合资车企的,也有望在新一轮定点中打入特斯拉配套体系,配套特斯拉反过来将极大助力这些零部件厂商进一步开拓新能源汽车中高端客户,更好分享电动红利。


05中国电动车高端产业链爆发


不仅仅是特斯拉产业链迎来放量,电动汽车高端产业链也将进入量价齐升的长期通道。


相较传统燃油车,电动汽车新增电池系统、电动电驱系统、充电模块等系统,锂钴资源需求加大,热管理、轻量化、汽车电子等领域的成本占比均不同程度的提升。随新能源车品质提升,相关零部件的质量、数量(单车配套量)也将持续提升,伴随电动车未来快速放量,高端供应链迎来量价齐升,在这里面我们将看到一批优秀的零部件成长壮大,走上国际大舞台。


特斯拉成立十六年以来凭借独特优势持续引领汽车行业走向电动化、智能化变革深处,2018年开启的国产化给中国车企带来更多竞争,也给中国一大批优秀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带来了新一轮配套机会。在这里我们更应看到,特斯拉的浪潮以及特斯拉供应链随之发展的浪潮并非孤案,背后是汽车电动化的加速席卷、挤压燃油车,拥有绝对大市场和先发优势的中国正在孕育具备全球竞争力的高端电动供应链。


钜大锂电,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钜大核心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