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大LARGE | 点击量:997次 | 2019年07月14日
聊聊有望今年实现的新能源汽车技术
在今年内,新能源技术上也可能会有着一定的突破,只要提起新能源汽车,从驱动形式上来分,目前不外乎就是纯电、混合动力车型,以及今年一直在大力倡导的,以燃料电池为动力的车型,那么接下来小编就简单举几个例子,预估一下,今年内可能实现的新能源方面的技术吧。
“三电”研发陷入瓶颈,哪些方面值得期待?
跟电动汽车最息息相关的无非就是老三样儿:动力电池、电机、电控。小编觉得目前大街上所能见到的多数电动车,在这老三样儿上已经做到了基本水准,如果想要有更高的技术突破,必须在细节上有所提高。
·电池:
目前在动力电池方面,三元电池依然是当前车用动力的主流,由于其优势在于体积小,拥有高能量密度,因此颇受欢迎。但是,目前的三元电池多为锂离子电池,对于三元锂离子电池在能量密度上、安全性上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举一个例子,由于锂离子电池正负极之间是存在隔膜的,其中隔离膜位于两电极之间以防止彼此接触使电池短路,此外隔离膜吸满电解质的孔隙是电离子穿梭于电极之间的通道,隔离膜吸收越多电解质,离子传导率越高。
电池放电时,阳极上带正电的锂离子传输到阴极产生电力;电池充电时,锂离子从阴极流回阳极,由于电池在经过使用过程中不断地充放电操作,阳极表面容易因为锂沉积不均匀而形成枝晶,这些树枝状的堆积物最终会穿透隔离膜接触到阴极,导致电池短路,引发爆炸火灾风险。
与锂离子电池有所不同的是,由于固态锂电池采用的是固态电极和电解质,所以不会出现枝晶的现象,所以在安全性方面远高于锂离子电池,同时相对而言,由于电池的内部构造发生改变,无论是电池使用寿命还是电池密度都大大提高,所以及在接下来,固态锂电池将成为动力电池突破发展的主要方向,同时有消息称,今年基于811材料电池正极、硅碳负极的研发正在展开,技术成熟后会进一步提升锂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
·电机:
其实说到电机,我国电机的技术水平还是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内比较知名的有比亚迪、北汽新能源、精进电动等。目前国内、外驱动电机多数所采用的是永磁同步电机,由于体积小、材料省、效率高、导热强等优点,成为如今驱动电机的主流选择。
但是,对于永磁同步电机来说,也是存在一定的发展瓶颈的,主要存在几个问题,其一是功率密度问题,功率的提升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提高扭矩,另一种是提高转速。前者存在的隐患是过载电流加大,造成发热量过高,给散热造成较大压力;后者是当线圈高速运转时,铁磁损耗大,需采用高性能低饱和硅钢片,从而使成本提高,但是采用复杂的转子结构,又影响功率密度。
其二,目前国内的工艺水平方面还有待提高,在产品的制造过程当中还是缺少成熟的工艺,国内的生产水平完全达不到车企所要求的应用标准,对于下一阶段大力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所既定的目标,以目前的工艺水准还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结合以上两点来看,在电机的技术上与国外相当,但是在产品层面确实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小编还是希望政府和行业能多关注和提升关键基础零部件的制造水准,在1-2年内尽快解决这类基础性问题,争取在电机产业上有着至关重要的突破。
·电控:
对于电控来说,可以说是新能源汽车里尤为重要的一部分,而IGBT正是电机驱动的核心元件。IGBT又是什么呢?所谓的IGBT就是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简单的说就是一个开关,就像中学物理中与导线相连的开关,接通时相当于导线,断开时当做是开路。
为什么要特别重视IGBT的开发呢?是因为其在整个传导系统里是能源与核心硬件的桥梁,也是开发芯片的基础工作。不过在坚持开发IGT的同时,现阶段或许发现了取代IGBT的很好物质,即碳化硅。原因是碳化硅的体积功率密度可以达到100瓦时/升,这样控制器的体积会大大减少,且由于碳化硅控制器能够大幅提高电机转速,电机比功率也会遂即升高,据悉,目前我国已有四五个团队在进行相关研发工作了,所以对电机的“瘦身”工作也是迫在眉睫,或许在今年内会取得重大突破。
格局在变,氢燃料或强势进场?
从去年年末到今年年初,可能听到最多的就是要大力发展燃料电池汽车,其中,有的网友还产生疑虑,那以后纯电动汽车就扔在一边儿不管了?打算再在氢能源上着手做工作了么?其实这么理解也不完全错,下一阶段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大方向就是要遏制纯电汽车的不良发展,同时大力开展氢燃料技术的研发工作。
虽说要大力发展,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氢燃料电池技术相对薄弱,而且基础建设不是十分的完善,在储氢、运氢方面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国内对于氢能源的使用在前一阶段仅仅局限于商用车,在2018年7月25日,49辆福田氢燃料电池客车在河北省张家口市首次正式投入运营使用。不过下一阶段氢燃料电池未出现在补贴退坡的名单当中,所以今年国内很可能会出现像现代NEXO一样的氢燃料电池车型。
新能源汽车续航半径到底咋办?
如今的新能源车型相比传统汽油车,最大的问题就是续航里程问题,所以出行服务方面也存在着不小的问题。对待这类问题上,各家也是想尽了办法,近日,蔚来汽车的充电汽车标价“上市”了,新推出的加电服务不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这也勉强算得上今年在技术上的小突破?但是不知道网友对加电一次收取380元是否能接受呢?
其实小编一直认为,类比于加油站,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无论是换电站,还是加氢站,都是一个在基础层面上比较有新意的想法,但是,关键问题在于对于电动汽车来说,动力电池的标准尚未统一,换电站所服务的车型较有限,没有“标号”统一的电池还是很难进行规模化服务,所以,如果想走统一化的标准解决续航问题,就必须解决技术上的难点,生产符合刚需的产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原标题:加价不加“量”? 聊聊有望今年实现的新能源汽车技术
下一篇: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储能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