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大LARGE | 点击量:1026次 | 2019年08月03日
未来宁德时代与比亚迪等企业会不会抱团取暖?
也许,未来我国动力电池业两大巨头也会选择“在一起”?
一分钟导读:
1.“四面楚歌”是我国动力电池龙头企业面临的挑战。
2.资金压力、技术迭代速度加快制约着企业发展。
3.专家纷纷表态,合并?短期内不会,但未来有可能。
近日,奔驰与宝马旗下出行及相关业务合并案,在经过了长达9个月的“拉锯战”之后,最终获得了美国反垄断监管机构的批准。据外媒报道,两家巨头企业将基于合并的出行业务联合成立一家合资企业,该合资企业将于2019年1月正式运营双方的汽车共享项目Car2Go和Drive Now。
其实,奔驰与宝马在2018年的合作还很多。据彭博社消息,奔驰和宝马正在探讨进行全面的战略合作,将在纯电动整车平台、动力电池和自动驾驶领域展开深度的联合研发。
位于汽车产业顶峰的两家企业握手言和,这一迹象会否向上延伸至动力电池端?同处中国乃至全球动力电池产业头部的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力神电池、孚能科技等企业,它们自由组合“在一起”的可能性又有多大?
内外竞争形势严峻
用“四面楚歌”形容我国头部动力电池企业2018年的状况最为贴切。
外有各方势力的疯狂入侵。
2018年以来,松下、LG化学、三星SDI、SKI等日韩企业纷纷选择“回马枪”来华扩产。
其中,韩国企业在中国的野心异常庞大。三星SDI此前明确表示,将为中国的财政补贴政策在2020年结束做准备;LG化学已与华友钴业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共同生产三元正极相关材料;SK集团近期也收购了灵宝华鑫的股份,力求抢占上游部分铜箔市场。
外国车企也选择来华建厂以提升自身动力电池生产能力。2018年以来,特斯拉、宝马均在建设、扩建动力电池工厂方面“下狠手”;戴姆勒集团、本田、丰田等外资企业也把在中国建厂或扩产提上了日程。
此外,不容忽视的还有国外政府层面的压力。近期,德国与波兰、德国与法国先后明确表态,加强相互间在电池制造领域的合作。德国呼吁建立“欧洲电池联盟”,德法两国政府共同发表了《法德电池制造宣言》。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塞夫科维奇更表示,欧盟将加快审核通过对电池生产的补贴,并将该补贴纳入欧盟预算及区域援助基金范围。
内有国轩高科、力神电池、孚能科技等多家“兄弟”的正面厮杀。
势头最猛的当属“小弟”孚能科技,目前其镇江生产基地已开工投建,预计2019年软包电池将具备20GWh的年产能,到2020年国内总产能将达到40GWh,全球总产能将达到60GWh。更有外界猜测,戴姆勒集团逾20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564亿元)的电池采购计划中已有超过100亿欧元的订单花落孚能科技。
此外,国轩高科也曾公开表示,2018年在原有产能基础上将再新增10GWh产能,到2020年年底计划达到30GWh产能水平;力神电池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此前发布了8款新一代高能量密度电芯产品,以及3款在研产品。
不论是横向与全球企业间相比,还是纵向与国内第一梯队企业间对比,动力电池业前几大龙头企业都有些“压力山大”。
头部企业自身压力实属不小
尽管2018年1-11月,国内动力电池出货量靠前的五大企业几乎占据全国75%以上的市场份额,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出货量再高没有利润有什么用?确实,排名靠前的动力电池企业都面临不同程度的资金压力。
2018年前三季度,宁德时代实现营业收入约191.36亿元,同比增长约59.85%,实现归母净利润约23.79亿元,同比却减少约7.47%。
比亚迪、国轩高科的财务状况也不尽如人意。2018年前三季度,比亚迪营业收入约 889.9亿元,同比增长 20.35%,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约为15.27亿元,同比下降45.3%;国轩高科2018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0.97亿元,同比增长9.11%,实现归母净利润6.59亿元,同比增长3.02%,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母净利润4.01亿元,同比减少22.32%。
与此同时,大咖们都在“你追我赶”提升技术水平,彼此间感受到的研发压力也没有最大,只有更大。
国轩高科已于2018年年初公开表示,其已成功研发出能量密度高达302Wh/kg的三元高镍811软包电芯,计划在2019年建设新产品生产线;2018年6月,力神电池开发出了电芯单体能量密度达到302Wh/Kg,体积能量密度大于642Wh/L的高镍三元电池。
在研发投入上,龙头企业更是不惜“砸”重金搞创新。
2018年前三季度,比亚迪投入约37.2亿元用于新项目研发,相较上年同期的约27.6亿元,研发投入增长了34.69%;截至2018年8月,亿纬锂能研发投入为2.59亿元,同比增长258.43%,研发投入主要集中在三元软包电池、方型磷酸铁锂电池、三元方型电池。
拼资金、拼技术,成为动力电池企业存活下去的必然选择。
合并?短期不会 未来难说
未来动力电池企业能否“强者恒强”?动力电池产业内能否产生“奔驰+宝马”式的合作?未来又将形成什么样的格局?电池中国网就此采访了业内多位专家。
以宁德时代、比亚迪两家头部企业为例,短时间内可能不会进行合并或合作。“因为企业文化不同。但未来有可能进行合并或合作,以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 刘彦龙
业内普遍认为国内动力电池产业格局已定,但其实远未如此。“未来几年,我国动力电池前5家企业将占据70%到80%的市场份额。两到三年之后,宁德时代一家独大的局面肯定会得到改变。”
——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新能源汽车创业投资子基金合伙人兼总裁 方建华
未来市场占有率靠前的企业合作或者合并,其实是“被逼无奈”的选择。“国内动力电池行业集中度趋高、国际企业争相分食国内市场,而国内企业间拼杀惨烈,这些都促使市场占有率靠前的企业为守住地盘唯有‘抱团取暖’。”
同时,面对竞争,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必须“心明眼亮”。“不是会做锂电池的企业就会做动力电池,这二者之间不能划等号。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整车企业自建工厂生产动力电池?正是因为他们不认可部分国内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的产品制造理念,也是被逼无奈之举。”
动力电池企业和整车OEM的模式不一样,动力电池企业之间未来的合作可能会向上游矿产延伸。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标准与研究部主任周波
看了这么多,作为动力电池行业的一份子,您怎么看?
-
中国储能网讯:也许,未来我国动力电池业两大巨头也会选择“在一起”?一分钟导读:1.“四面楚歌”是我国动力电池龙头企业面临的挑战。2.资金压力、技术迭代速度加快制约着企业发展。3.专家纷纷表态,合并?短
-
2019-01-02
-
2019-01-02
-
2019-07-16
-
2019-01-25
-
2019-02-15
-
锂电池的应用广泛,从民用的数码、通信产品到工业设备到特种设备等都在批量使用,不同产品需要不同的电压和容量,因此锂离子电池串联和并联使用情况很多,锂电池通过加装保护电路、外壳、输出而形成的应用电池称为P
-
2018-03-13
-
2018-03-13
-
2020-08-31
-
2020-10-26
-
2020-11-03
钜大核心技术能力
- 磷酸铁锂电池低温 |
- 特种笔记本电池 |
- 12v磷酸铁锂电池 |
- 48v磷酸铁锂电池 |
- 36v磷酸铁锂电池 |
- 24v磷酸铁锂电池 |
- 36V动力锂电池 |
- 48V动力锂电池 |
- 激光设备锂电池 |
- 电力电池 |
- 无人船锂电池 |
- 锂电池 |
- 18650电池 |
- 锂离子电池 |
- 18650锂电池 |
- 动力电池 |
- 储能电池 |
- 磷酸铁锂电池 |
- 聚合物电池 |
- 12v锂电池 |
- 24v锂电池 |
- 36v锂电池 |
- 48V锂电池 |
- 防爆电池 |
- 低温电池 |
- 耐低温电池 |
- 充电电池 |
- 72v锂电池 |
- 软包电池 |
- 特种电源 |
- 医疗锂电池 |
- 智能锂电池 |
- 低温18650电池 |
- 低温充电锂电池 |
- 高温锂电池 |
- 高倍率锂电池 |
- 高低温锂电池 |
- 储能电源 |
- 备用电池 |
- 三元锂电池 |
- 动力锂电池 |
- 钛酸锂电池 |
-
2024-11-21
-
2024-11-21
-
2024-11-12
-
2024-11-12
-
2024-11-09
-
2024-11-09
-
2024-11-09
-
2024-11-09
-
2024-11-09
-
2024-11-09
-
2024-11-09
-
2024-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