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旬,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消息,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呈高速增长态势,2018年1月~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0.4万辆和49.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5%和97.1%。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能源局以及日本经济产业省有关领导出席了签字仪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南瑞集团等单位的代表共20多人见证了签字仪式。
一说到移动电池,是神秘?还是让你绝望?为了能够让我们手中的手机使用更长时间,用户尝试了很多稀奇古怪的方法来提升电池续航时间。不过,我们听到的可能都不全是真实的,以下就是我们对手机电池存在的10大误区
众所周知温度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温度过低时由于电解液粘度的增加,SEI膜阻抗增大,石墨负极动力学性能变差,会导致电池的电化学极化增加,极大的降低电池放电能力,例如一辆在23.9℃下能够行驶105英里的电动汽车,在-6.7℃下仅能行驶60英里左右。
无线充电存在的意义是为了给电池充电,如果对电池不懂,就不要谈充电,更不要谈无线充电,想了解无线充电,先了解电池,这里说的电池主要是指锂电池。这里只介绍电池的基础知识,适合无线充电行业的所有从业人员。
6月27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发布了《锂电池产业发展白皮书(2018)》(下称《白皮书》)。《白皮书》显示,去年我国动力电池的产能已经超过了200GWH,但总体产能利用率却只有40%,市场两极分化非常明显,高端优质产能供应不足,低端产能订货不足,出现结构性的产能过剩。
如何正确处置废电池,许多市民仍是一头雾水。经调查发现,与市民生活相关的每一种电池都有不同的回收利用方式。虽然对铅酸电池的回收处理已经很成熟,但在北京只有1%的废铅酸电池进入了正规回收渠道,即将进入爆发增长期的锂电池仍面临无处回收的尴尬,大量干电池由于回收成本过高正随着生活垃圾填埋或焚烧。
在8月22日由美国化学学会(ACS)举办的第256届全国会议暨博览会(ACS)上,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与罗切斯特大学研究人员展出了一种新型防火的锂电池,其电解液在遭到撞击时能够自发由液体变为固态,防止锂电池在破裂时起火。
新能源是当今科学研究的热点,储能技术成为目前调节可再生能源稳定性的重要支撑。尤其是移动储能系统,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瓶颈问题亟待解决。
随着对智能手机,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的需求持续增长,研究人员正在寻找改进锂离子电池的方法。锂离子电池是家用电子产品中最常见的电池类型,也是存储电网规模能源的潜在方式。
对于当今人类来说,能源几乎意味着一切——我们的吃穿住行都离不开各种能源的支持,而随着煤炭、石油等石化资源的急速消耗及其带来的一系列污染和气候问题,人们愈发渴求能够高效利用清洁环保的可再生能源。
铅酸蓄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电极材料为铅及其氧化物,电解液以稀硫酸为主。铅酸蓄电池具有电压特性平稳,适应温度范围较宽,安全可靠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电信电力、计算机系统以及国防军工、新能源等各个领域,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客观来看,目前中国纯电动车在世界范围内,不论是市场还是技术都处于领先地位,且从能源战略转型和交通合理性等方面来看,坚持以纯电动为发展重点符合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