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大LARGE | 点击量:1235次 | 2019年10月08日
动力电池补贴退坡 湖州动力电池产业谋求可持续发展
动力电池即为工具提供动力来源的电源,多指为电动汽车、电动列车、电动自行车、高尔夫球车提供动力的蓄电池。其主要区别于用于汽车发动机起动的起动电池。多采用阀口密封式铅酸蓄电池、敞口式管式铅酸蓄电池以及磷酸铁锂蓄电池。
面对补贴退坡带来的诸多不确定性,湖州的电池企业未雨绸缪,纷纷将目光瞄向了两年后补贴完全退出后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这种远见离不开湖州当地动力电池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环境,也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正如当地一位动力电池企业负责人所言:“背靠绿水青山,更要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电池产业。”
湖州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逐步完善
“新能源汽车是我国重要的新兴战略产业,湖州也把这一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大力发展,并积极为企业、产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湖州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湖州市新能源汽车已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吉利、万向、均胜、拓普等龙头企业正在积极围绕“三化”趋势培育核心竞争力,借助新能源汽车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本地企业在电池行业积累的技术和市场基础,湖州把动力电池作为重点产业大力发展。
据了解,目前,湖州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正在逐步完善,已涵盖整车制造,动力电池全产业链制造,电机、轻量化材料等关键零部件制造等领域。湖州各县区都制定了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其中,吴兴区、湖州开发区和长兴县在产业布局上更为完善,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长兴县画溪街道、湖州开发区分别被浙江省列入新能源小镇和智能电动汽车小镇;湖州市被列入浙江省五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基地之一。
目前,湖州市落地新能源整车项目6个,其中普朗特纯电动物流车和恩驰纯电动客车已通过工信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普朗特已有两款车型发布,规模化制造基地拟启动建设;恩驰首辆纯电动大巴已正式下线;吉利集团总投资326亿元年产30万辆新能源汽车、60万台变速器项目正式签约;游侠超级汽车项目也开始动工建设;中车城市交通有限公司投资的120亿元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基地、中山西易智电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22.6亿元的氢燃料电池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化项目均已落户德清县。
动力电池支撑力明显
“动力电池产业是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最重要的支撑点。”上述负责人表示,湖州的电池产业发展较早,积累了一定产业基础,超威、天能两家企业在铅酸电池市场的占有率高达70%,近年来又逐步拓展至动力电池领域,表现出一定竞争力。同时,湖州新能源汽车产业较好的发展态势也吸引了新的动力电池企业在这里布局,如微宏动力把总部设立在了湖州。
目前,湖州锂离子动力电池企业已经达到十几家,产业竞争力初步形成,对当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撑作用逐渐显现,已形成正负极、隔膜、电解液等关键原材料以及单体制造、系统集成、BMS等完整的产业链,永兴特钢还收购了江西一处锂矿,以进一步延伸产业链。
此外,湖州相关企业在技术路线上,涵盖了三元、磷酸铁锂、钛酸锂等多个方向,紧跟行业发展大势。微宏、天能、超威、天丰四家企业进入《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目录,全市锂电池现有产能6GWh,2017年实际配套约2.75GWh,约占全国总配套量的8%。在建项目有微宏三期、遨优、金冠鸿图等,全部达产后产能将达到50GWh。动力电池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为当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撑。
当前,我国动力电池行业竞争激烈,产业集中度不断加强,中小企业面临较大生存困难。为了更好培育产业发展,湖州除在政策上给予企业转型升级更大支持外,也在积极培育企业的创新能力。据了解,湖州已拥有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企业研究院9家;拥有院士专家工作站13个,高层次人才队伍中“两院”院士13位;引进了国家专家9人,省专家17人,“南太湖精英计划”领军型创业团队16个,领军型创新团队3个,创新领军人才8人。人才的储备为企业、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超威:向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转型
当前,动力电池产业深处“寒冬”,然而,一家拥有20年历史的动力电池企业却不惧“寒冬”,在行业整体低迷的情况下仍大力布局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这家企业就是超威集团。超威何来的底气?带着重重疑问,记者走进了这家老牌动力电池企业。
进入厂区之前,尽管前一天已经事先预约,记者还是遭遇了阻拦,一定要经过定点对接人的沟通并登记才能进入厂区。进入厂区之后,记者才发现,大门这一道关只是超威严格管理的一个缩影。
多元路线并举
1998年成立,2015年开始由电池制造商向能源制造商、运营商、服务商转型,超威从一个小作坊,发展成如今一个在全球设立108个子公司的香港主板上市、年销售收入达千亿元的新能源汽车集团,严格的管理确保了超威在技术上的不断进步。
走进锂电展厅,最先吸引记者眼球的不是超威这几年在锂电领域的各种研究成果,而是与展厅隔了一道玻璃幕墙的自动化锂电生产线。在这里,大量的机器操作取代了人工,锂电池在生产线上快速生成。这样高效先进的生产方式打破了记者对电池企业低端生产的固有印象,而敢于把这条生产线和展厅一起对外开放,更足见超威在生产方面的实力和信心。
“您看到的是我们今年刚刚开发成功并量产的新一代汽车动力锂电产品(方形铝壳),它在实现能量密度221Wh/kg的前提下,能够达到常温循环充放电超过3000次的长寿命,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及安全性比肩行业量产动力电池的最高水平。”超威集团锂电技术负责人介绍。他同时告诉记者,目前生产线上正在生产的是一款高能量、长寿命、高安全的新型锂电池,它是超威的第三代汽车动力锂电池,目前这款产品产能可配套1.5万辆新能源汽车。
除了生产工艺的提升,超威的锂电池技术也在向更加多元化的方向迈进。“在锂电池方面,我们始终坚持多条技术路线并行、自主研发与合作相结合的战略。在型号技术路线上,主要采取方形吕壳、软包形式;在材料体系上包括锰酸锂、三元材料、磷酸铁锂、高镍三元、磷酸锰铁锂等;在产品梯队上,高能量密度、高功率、超长寿命、低成本的产品已成型。这样的多元化战略可以保障我们拥有更广阔的市场。”该技术负责人介绍。
多方合作实现技术领先
为了保持技术的领先性,超威坚持“人才在哪里、技术在哪里、项目在哪里,就把研发平台建到哪里”的理念,在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家建立了17个研究院和研发机构;先后与美国通用电气成立合资公司,推动钠盐电池产业化;与德国沃拉博合作开展低压高功率电机研发;与法国SCPS公司合作锌镍电池项目研发;与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合作石墨烯材料项目研发;同斯坦福大学合作开展能源3.0研究等等,形成以钠盐电池为代表的多场景应用电池品种结构。
“我们预计2020年推向市场的电池能量密度可以达到300~350Wh/kg,目前,相关产品已经完成中试,随时可以量产;同时,我们正在与国外合作开发能量密度在300~350Wh/kg的电池,已经可以在无人机上应用,相信不久后也会应用到汽车上。”上述负责人表示,在技术上,超威一直秉承紧跟行业先进水平的原则,适时推出满足当前市场需要的产品,并做好技术储备,为未来市场做好准备。“动力电池攸关生命财产安全,不能一味追求速度。尽管我们的产品已经完成中试,但我们并没有大批量投入市场,而是在一步步调试,确保产品品质和安全性能达到最优状态后才会大规模量产上市。”上述负责人强调,作为一家立足长远、全面发展的老牌企业,超威在不断提升产品性能的同时,更关注产品安全,力求让每一个用户都能享受安全、高效的电池产品。
产品的技术保障坚定了超威向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全面转型的步伐。2016年,超威成立浙江普朗特电动汽车公司,致力于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研发生产。目前,该公司成功完成资质申报,首辆载重4.5吨的电动物流车被列入工信部第300批公告目录。公司先后开发了4.5吨平台鼎峰纯电动轻卡、3.5吨平台擎峰纯电动小卡以及2.5吨平台骏峰纯电动微卡三个平台。除了整车,超威还在新能源汽车运营平台、储能等领域进行了布局,向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延伸。
微宏:储备技术实力 蓄力未来发展
谈起微宏动力,业内在为其技术“点赞”的同时,也无不惋惜其与补贴的美丽擦肩。因为钛酸锂电池不受补贴待见,微宏错过了我国动力电池快速发展的两年。然而,如今回过头来看,这种错过颇有几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味道。当前,动力电池竞争激烈,产业集中度不断增强,技术路线也快速迭代,曾经风光无限的磷酸铁锂电池如今失了风采,而三元电池安全问题又备受关注。不过,这些困扰在快充电池领域积累了绝对优势的微宏面前完全不存在。
过去两年,微宏在快充领域的优势愈加明显,其第三代快充电池Mp-CO,能量密度较第二代已经提升了41%,并且在寿命和安全性方面都有了更好的表现。同时,微宏在进一步扩大商用车市场的同时,也在不断开拓新业务,在乘用车、特种车、储能等领域都可圈可点。微宏市场总监宋寒认为,微宏的技术积累和企业实力,可以让其在未来补贴退出后的市场上拥有更强竞争力。
智能化助力企业制造能力提升
“快速充电、长寿命和高安全是实现新能源汽车市场化运营必须解决的问题,尽管这些技术有些还不是现行补贴政策的重点方向,但当补贴完全退出后,具备这些性能的产品一定更受市场欢迎。”在宋寒看来,微宏持续不断在电池技术和生产管理能力等方面的积累,让其在快充市场上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力。
过去两年,微宏完成技术积累的同时,也在生产能力、管理、售后服务体系等方面不断改进。总投资5.1亿元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及系统数字化车间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这个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应用模式项目的车间,针对锂离子电池生产工艺流程,在集成开发和应用一系列安全可控核心智能制造装备和关键短板制造装备的基础上,构建了高安全、快充电、长寿命乘用车动力电池数字化车间,形成年产2.5GWh锂离子动力电池所需电芯的生产能力。投入使用后,帮助企业生产效率提升了30%以上,运营成本降低了20%以上,单班用工人数也从600人下降到了100人,且智能化机器生产极大地提升了电池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如今是动力电池企业的‘寒冬’,在这一时期,我们的策略就是积蓄力量、做好技术储备和市场布局。先‘过冬’,待真正的市场化竞争来临再全面发力。”宋寒表示,微宏在这两年会着力提升企业的智能化水平和高端制造核能力。
拓展业务范畴形成更全面竞争力
尽管仍处“寒冬”,微宏的业务似乎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在今年新能源商用车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微宏的装机量仍在稳步上升。同时,微宏还开拓了海外市场。2014年微宏快充锂电池进军英国市场,在与多家国际知名电池厂商历时一年多的竞争中,最终获得1000辆伦敦双层巴士订单,这是目前除中国市场外全球最大的电动公交车订单。之后,微宏快充锂电池相继进入德国、比利时、荷兰、韩国、新西兰等国家,并受到当地运营商的一致好评。目前,微宏快充电池系统产品已经在全球14个国家、160余座城市、装备超过2.4万辆公交客车并实现超过20亿公里的安全运营。
除了开拓商用车市场,微宏也在其他领域积极探索。微宏在新加坡港务集团的港口自动化、高效率、零排放改造中,成功为水平运输设备AGV(集装箱自动导引车AutomatedGuidedVehicle)首期项目提供电池,实现快充电池在港口的应用。
“我们今年将和长安汽车开展乘用车快充领域的合作,合作生产的车辆将主要用于网约车和出租车等业务。”宋寒介绍,这批车续驶里程在300公里以上,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达到125Wh/kg,工况条件下百公里耗电量13.5kWh。“关键是采用快充技术,20分钟可以充满电,这将极大地满足网约车、出租车用户的需求。”宋寒说。同时,微宏在储能领域也有了较成熟的产品和应用,早在2014年就被美国市场研究机构评为世界第四锂离子电池储能供应商。
针对当前备受关注的电池安全问题,宋寒说,微宏一直坚持定期检测、维护服务,保障所有产品都能安全正常运转。他介绍,目前,微宏在全球设立了五个重点服务站,并在中国和英国设立了服务公司。在中国,微宏建立了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设立华北、华南、华东、华中、西南五个服务中心,25个服务班组,遍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
天能:保持自己的节奏小步快跑
天能集团在铅酸电池领域的技术实力已经深受行业认可,几乎成为中国这一领域的代名词。未来,面对行业的激烈竞争和动力电池领域的严要求,天能又有着怎样的发展策略?“国家基于能量密度对动力电池进行考核,门槛越来越高,没有较强的技术实力,企业生存会越来越困难。作为一家在电池领域有着深厚发展基础的企业,我们的策略是抓紧时间进行技术升级,满足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同时,为企业发展积聚实力。”天能集团技术总监孙伟说。
技术和产品一定要满足用户需求
孙伟介绍,2017年开始,天能集团加快了对高能量密度电芯的开发速度,圆柱电池单体的比能量最高已经到达260Wh/kg,电池模组达到200Wh/kg以上。更为关键的是,天能对生产设备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全自动化生产工艺的采用,保障了天能电芯产品的一致性和安全性。实现产品安全可靠的同时,天能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在圆柱电池性能不断提升的同时,天能还在同步开发、生产软包电池和18650电池,电池包能量密度140Wh/kg,将全面满足高速、低速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的要求。
“天能的产品研发和生产制造一直紧紧围绕用户和市场需求,用户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我们既可以提供高能量密度的三元电池,也可以提供循环寿命更好的磷酸铁锂电池。”在孙伟看来,任何产品和技术都必须以用户需求为准绳才能找到生命力,而天能的技术研发和产品正是抓住了用户需求这一关键,进而成就了天能今天在电池领域的地位。
全面布局谋未来
“当前,动力电池市场正经历混战期,能否生存下来,不仅考验产品也考验企业战略和综合竞争力。”在天能集团营销总监程焱松看来,企业要满足补贴需求,必须提升动力电池能量密度。但也不能一味地追求能量密度,还要有自己的坚持,在商业模式和业务板块上有自身的特色。基于这样的考虑,天能推出了“小步快跑”的战略,如今看来,这一战略成效显著。
“我们保持自己的发展节奏,小步快跑,稳扎稳打。提供满足补贴需求的高能量密度电池,装机量去年排名全国第7。同时,根据产业发展需求,推出大动力(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小动力(电动自行车电池)、大储能(电网储能等)和小储能(3C移动储能)的满足四个细分市场需求的产品。”程焱松表示,未来,动力电池领域一定会回归完全的市场化竞争,而在这之前的市场混战期,企业要想生存下来,需要找到适合自身生存的方法。天能结合自身在铅酸电池的优势和30年来积累的实力,在四个不同细分市场进行了全面布局,目前,天能的事业版图已经横跨动力电池、储能备用、起动电池、智慧能源、循环回收等新能源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从市场反馈效果看,天能在各个板块都取得了相对较好的发展成效。
“在混战中,找准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咬定目标,做好自己,是最为关键的。”程焱松强调,补贴的存在使得很多企业养成了依靠补贴过日子的习惯,这在一定程度上让企业自身失去了造血功能。一旦补贴退出,企业将面临生存困难。只有走自己的发展道路,找到生命力,自我供血,才能在未来的市场中存活下来,并获得更好发展。天能希望通过在全产业链的全面布局,进一步占领市场,并赢得口碑,蓄势待发谋求更好的未来。
同时,程焱松指出,当前,国家对动力电池的管理越来越严格,一些技术实力较差的企业必然遭到淘汰,而天能在技术和产品上的实力是其熬过“寒冬”的资本。
本文摘自:中国汽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