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1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杭可科技曹骥:锂电后处理仍存两短板全自动化势在必行

钜大LARGE  |  点击量:853次  |  2019年11月28日  

“作为科创板排头兵,杭可科技也将顺应锂电池产业技术的发展方向,紧跟国家对智能化装备产业的政策导向和支持,优化产品结构,完善生产、销售体系,为锂离子电池制造商提供智能化的后处理生产线,引领锂电行业设备的发展方向,争创全球知名智能化锂电装备提供商。”杭可科技董事长曹骥表示。


有36年技术积累的锂电设备龙头杭可科技,成为了科创板的“旗手”和“新兵”。


杭可科技专注锂电后段工艺设备,搭乘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东风,市占率已高达近20%。据锂电池产业链内部人士介绍,锂电生产分为前段、中段、后段三个环节,其中后段直接决定电池性能,且在设备端也存在明显的技术门槛。以杭可科技核心后端产品充放电设备为例,具有技术含量高、定制化属性高等特点,毛利率近两年均保持在50%以上。


在成功登陆科创板之际,杭可科技董事长曹骥在媒体对话中,就市场关注的行业热点和公司问题进行了探讨。


行业仍存在两大不足


对于锂离子电池后处理系统行业,曹骥谈了自己的认知。他认为,该产业发展至今已不仅仅是简单的实现功能,现在关注更多的是设备的精度、充放电的安全性、电池产品的一致性、生产过程的节能环保。


这也是未来锂离子电池后处理设备要努力的方向,即向着高精度、高效率、系列化、节能环保以及全自动生产线方向发展,以满足下游锂离子电池对大容量、大功率、高性能、高稳定性等需求的不断增长。


不过单就现阶段而言,曹骥指出,国内锂离子电池后处理设备存在两大不足。一方面是单台设备的自动化水平不高,很多设备为手动操作或半自动操作;另一方面是物流的自动化水平不高,电芯在充电、放电、静置、检测时,需要人工取、放及搬运。


全自动化成必然选择


为什么全自动化对于后处理设备至关重要呢?曹骥解释称,全自动化不仅能保证生产工艺,还能使制造的电芯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从而保证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性能,提升系统的整体运转效率,提高空间利用率,降低厂房设备以及人工的投入。


“如今,政府部门也日渐意识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重要性”,曹骥介绍道,“在政策的强力驱动下,我国锂电池制造业目前阶段位于初级智能和恒定智能之间,且锂电池平均良率已接近90%。”


回应市场两大质疑


身处智能制造与科创浪潮中,市场也不乏有一些质疑杭可科技客户结构以及研发投入的声音。


曹骥回应,杭可科技自设立以来便一直重视研发工作,逐步增加研发投入,在过去四年间研发费用占当期收入比例始终均保持在5%以上,且研发人员配置占比也高达20%。虽然2018年研发经费占当年营业收入的比例较2016年、2017年略偏低,但这主要是因为2018年营业收入增长较快,导致占比出现了小幅下降。


此外,杭可科技也就客户覆盖进行了解释。曹骥称,目前在国内动力电池市场中,公司与比亚迪、国轩高科、天津力神、孚能科技、比克动力、亿纬锂能等主要动力电池生产商均保持了良好合作。


同时,公司的境外市场前景广阔,不仅与韩国LG于2017年起开展了动力电池领域的合作,与松下、三星SDI的动力电池合作也已开始。目前虽只处于样机评估测试阶段,但未来仍有机会获得订单,打开境外动力电池市场。


锂电国产化必将催生新需求


曹骥还对国内锂离子电池行业以及杭可科技均进行了展望。


曹骥表示,国产锂离子电池已逐步从进口替代走向国际市场,这必然将会催生新的设备需求。技术层面上,近年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从磷酸铁锂向三元锂电转变趋势已十分明显,叠加国家对锂离子电池生产的能量密度的提高,锂离子电池行业将被提振发展。而从技术面来看,自动化和智能化无疑是锂电池制造的关键一步,后处理工序的自动化生产将是必然选择。


作为科创板排头兵,杭可科技也将顺应锂电池产业技术的发展方向,紧跟国家对智能化装备产业的政策导向和支持,优化产品结构,完善生产、销售体系,为锂离子电池制造商提供智能化的后处理生产线,引领锂电行业设备的发展方向,争创全球知名智能化锂电装备提供商。


钜大锂电,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钜大核心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