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1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正极材料产业格局生变

钜大LARGE  |  点击量:1117次  |  2018年12月26日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步升温,正极材料行业掀起了一轮针对动力领域的扩产热潮,低端产能的过剩引发业内的担忧,但是天津巴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阮庆征认为,材料的产能过剩和中高端市场并无关系。

据调研发现,已有包括金瑞科技(600390.SH)、杉杉股份(600884.SH)、中信国安(000839.SZ)、天津巴莫、湖南瑞祥等在内的材料企业先后作出在动力电池领域的扩产布局。

扩产布局的一个行业大背景是,传统的消费性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的增速正日趋放缓。而在电动工具、轻型电动车、新能源汽车和能源存储系统等功率/能量型领域的市场规模有望在未来几年出现成倍增长的态势。

伴随着这种变化,多元正极材料凭借其性价比、能量密度、安全性等方面的优势,正逐渐成为新一代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的主流选择,也自然成为此轮扩产潮的一个主要趋势。

“目前,正极材料产业处于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阶段,高镍类和高电压多元材料将会成为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的主流选择,这种变化或将改写现有的产业格局。”主流材料企业积极建造正极材料生产基地,这将为新型正极材料的生产打下基础,也是为未来市场的爆发做准备。

“目前我们国内的动力电池材料还几乎没有进入国际高端的动力电池厂。”阮庆征认为,在最高端的正极材料领域,中国和日韩还有不少差距,这方面的产能是相当稀缺的。

国内材料企业一定要从价格竞争的非良性循环中挣脱出来,加大在研发创新、工艺改进、品质提升上的投入,通过高端产品来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品牌影响力。

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的不断完善成熟,锂电行业的竞争已经开始由企业之间的直接竞争向供应链的整体竞争转变。阮庆征认为,基于供应链利益之上的合作,将使得供应链企业在研发、产品、服务等方面更具竞争实力。

“电动汽车对于动力电池性能要求会越来越高,这就使得电芯企业对于材料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同时要求材料企业与电芯企业在供应链上的配合将越来越紧密。”阮庆征认为,锂电产业链需要共同打造健康可持续的行业生态,只有具备了这种行业的可持续生态,高端材料的进口替代自然水到渠成。

钜大锂电,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钜大核心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