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价格正在快速下降,随着全球大规模量产锂电池的Gigafactory产能逐渐开出,未来锂电池供给量与价格都还将更有利,并开启了许多应用可能性。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Enel)也展开新尝试,推出特制的锂电池储能装置,并进军交通领域,试图用该种储能装置协助俄罗斯铁道公司(RussianRailways)提升运量。
虽然现今氢燃料电池真实市场极低,仅日本、韩国、欧洲等为代表的少数国家和汽车厂商对它青睐有加,但在与锂电池之争中它却存在感十足。这是因为相比锂电池,氢燃料电池有着补给时间短、“零污染”、续航里程高等决定性优点。
还记得十年前,丰田普锐斯作为首款批量生产的混动车型进入中国,虽然外观经常被吐槽,销量也并不理想,但它的诞生确实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厄瓜多尔的第一大城市瓜亚基尔市,最近已经跟比亚迪签约了,出资770万美元跟比亚迪购买20台长达12米的全电动大巴车以及相应的快速充电装置,瓜亚基尔市说他们要用这20台大巴车,打造当地第一支纯电动化运营的公交线路。
说起国内自主品牌中的领头羊,相信吉利是当之无愧了,近些年吉利算是办得风生水起,不仅销量节节高升,还推出了旗下高端品牌领克,并受到不少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科学家们的薪火不断传承,推动着社会的车轮向前跃进,最终造就了美好生活。其实今天的我们和十年前是一样的,仍无法预测科技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在电子科技和新能源应用领域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加大电池领域的技术创新力度,成为电池企业增强发展能力、应对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
2018年被看作是动力电池行业的凛冬,行业洗牌,淘汰加速。许多上市公司股价回落,资产缩水,甚至有的上市企业经营失败,影响更大的是银行信贷也逐渐收紧,这无疑是让本就资金链紧张的企业雪上加霜。
最近,瑞士银行(UBS)又发布了一份关于全球动力电池巨头松下、LG 化学、三星SDI和宁德时代的研究报告,并预测LG化学将在2025年成为全球电池制造商之首。
今年5月份,在哈啰单车公司(运营主体为上海均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后台系统上,有大量的单车信号在夜晚消失,白天又重新出现,但单车的位置并没有移动。
一年前的广州番禺,几处从事废旧铅蓄电池回收的站点,工人们将含铅酸液直接倒进厕所。这是第一财经1℃记者暗访时看到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