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专家介绍,燃料电池是举世公认的高效、便捷及有益于环境的绿色能源装置。它利用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释放的能量直接将其变换为电能,工作时需要连续不断地向其供给活物质——燃料与氧化剂。
凡是以电作为驱动方式的车子,我们都称之为电动车,区分的核心部件就是电池了,电动车种类繁多,按照不同的维度划分,可以划分几个大类目,大部分的电动车是没有路权,是不能上路行驶的。
前面写过《普通农民会消失,职业农民会兴起!》的文章,文章看似写的农村的农民未来发展和生存的问题,其实主要表达的就是生产效率的不可回撤性。
如今,电动车行业发展势头非常迅猛,市场上的车型百花齐放,购买电动车的人也越来越多。尽管电动车有这样那样的好处,但对消费者而言,续航里程一直是他们最为担心的问题。
传统的液态锂电池,被科学家们喻为“摇椅式电池”,摇椅两端为电池的正负两极,中间为电解质(液态)。其中的锂离子如同优秀的运动员在正负两极间来回奔跑,在运动过程中即完成电池的充放电过程。
11月26日以来,锂电池概念板块表现亮眼。消息面上,由于新能源汽车销售火爆,主流锂电池厂普遍供货紧张。分析人士指出,我国动力电池行业进入高速扩张期,其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始终是决定整车性能的最关键因素,具备技术优势的电池龙头依然是关注重点。
据外媒报道,戴姆勒(Daimler)、蒂森克虏伯汽车系统工程公司(ThyssenKrupp System Engineering)、德国IAV公司和弗劳恩霍夫陶瓷技术和系统研究所(Fraunhofer IKTS)正合作一项名为EMBATT-goes-FAB的项目,该项目旨在研发基于锂离子技术的电动汽车双极电池,此类电池可让电动汽车的最高续航里程达1,000公里。EMBATT-goes-FAB项目的最终目的是在该项目成功完成的第一个阶段就可推进双极电池的工业化。
最近一段时间,舆论对于某品牌电动车的续航能力可是“关照有加”,大家甚至都开始痛打落水狗,仿佛续航不够的电动车根本就不配上市。同时还有个现象值得注意,那就是一众新造车厂商都偏向于打造大尺寸产品,难道是为了预留空间装载更大的电池组以保证续航?
在政策和市场的驱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产业近年来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新能源汽车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而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当前正朝着高端、智能化制造的方向发展。但智能制造发展之路并非坦途,互联互通困难、标准化不一等问题仍是阻碍动力电池实现智能化制造的重要因素。
梯次利用的定义是指某一个已经使用过的产品已经达到原生设计寿命,再通过其他方法使其功能全部或部分恢复的继续使用过程,该过程属于基本同级或降级应用的方式。
动力电池产品关乎用户的生命安全,其安全设计和要求在整个电池系统设计中处于最高优先级。这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池材料、优化单体电池设计、强化模组和系统的电气安全设计、应用FMEA工具综合考虑/分析各种安全失效模式和应对措施,从而设计出高性能、高安全的动力电池产品。
近日,宁德时代(CATL)副董事长兼首席战略官黄世霖表示,从十二五开始,锂离子电池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不断增加,到目前已经实现了400公里,下一步大概到500公里,最后会达到600-800公里。在电动汽车的带动下,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得到了很大提升,成本在快速下降。
目前,可穿戴设备集中发展的很快,形式也变得多样化,比如手表,腕带,眼镜,袜子,衣服,等等。今年,可穿戴技术的发展速度尤为明显,因为越来越多人已经开始接受可穿戴设备。
MIT今天宣布其在电池科技上的重大突破,电池能够在续航能力上有着更好的表现。锂氧电池则克服了之前MIT和其他研究机构热衷的锂空气电池的一些重大缺陷,因为后者发热会导致性能急剧衰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