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大LARGE | 点击量:1240次 | 2020年01月05日
比亚迪特斯拉噩梦:是什么在毁掉电动车?
买一辆电动车有多难
在比亚迪绿色公交发展事业部总经理王杰的办公室里,有一面小黑板,上面列出了很多比亚迪已经攻克和准备攻克的城市,却没有北京和上海。
比亚迪是中国最著名的电动车厂商。使用公司自己研发电池的纯电动车E6,目前在深圳有850名出租车司机使用,大部分已经跑了三年以上,最高单车里程据称超过43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跑10圈多,或者是私家车使用了约30年。
2013年是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化启动的第三个年头。但是,即便在北京和上海这样的新能源试点城市,普通消费者想买电动车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要买一辆E6更是难上加难。
为了让更多的消费者接受相对燃油车来说还比较昂贵的电动汽车,政府从中央到地方都提供了为数不菲的补贴:购买一辆36万元的E6,消费者可以从国家拿到约6万元补贴,从地方政府再拿到6万元左右的补贴,最终自己支付24万元左右即可将E6开回家。
但是,地方财政只愿意支持本地企业。由此导致的结果是,购买总部在深圳的比亚迪的电动车,深圳用户能够拿到总额为12万元的补贴,北京用户目前却只能享受6万元的国家补贴。这种不公平的补贴方式,熄灭了很多私人购车者的热情。
为了清楚地锁定补贴发放的对象,各地发明了为本地车企量身打造的新能源汽车地方目录,只有上目录的企业才能拿到地方的补贴。在复杂的双重补贴制度之下,中国的整个电动车市场,被割裂成了一座又一座封闭的城堡。
从2010年至今,王杰的主要工作,就是让比亚迪进入更多地方的市场,他总结为以投资换市场。至于北京、上海现在为什么不在名单之上,王杰避而不谈。
北京和上海是中国汽车保有量最大的两座城市,比亚迪没理由不想进,但它进不去——三年来,比亚迪早已进行过种种努力,徒劳无功。
比亚迪如此,其他厂商也好不到哪里去。比亚迪的E6进不了北京、上海;上汽的荣威E50、北汽的E150EV、长安的E30也进不了深圳。
补贴已经扭曲了市场,也扭曲了企业。在武汉举行的全球汽车论坛上,东风汽车总经理朱福寿的一个演讲最近在业内引起震动:很多企业在新能源汽车上投入了大量工作,却看不到任何产业化的希望。套取政府的专项资金和补贴成为很多汽车企业的惟一目标。至于与市场接轨与否,根本不在考虑。结果是,企业或多或少都得了软骨病:没有政府的扶持就做不下去;政府给多少钱就做多少事儿,然后继续等着扶持。朱福寿断言:这样的‘阿斗企业’是扶不起来的!
比亚迪为何进不了北京?电动车私人市场为何迟迟无法启动?在这些难解之局的背后,曾经寄望要弯道超车的中国电动车市场,正在被补贴阉割,乃至毁灭。
国务院总理也解决不了的问题
只有比亚迪E6上了北京市目录,才有可能解决在京买车上牌、建充电桩、申请政府补贴等一系列问题。
从2012年起,在一家电脑服务器技术支持公司工作的张帅就想买一辆电动车。经过比较,他选中了比亚迪的E6,因为E6充一次电可以跑300公里,而且E6在深圳的出租车已经运营很长时间,相对成熟,他觉得自己不用再当小白鼠(试验品)。虽然买一辆电动车比同档次的燃油车要贵很多,但作为一名环保加国货爱好者,他愿意多花些钱支持技术型企业。
下一篇:中国电源产品如何突破世界